《道德经》: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如何知人自知?

斯威国学 2024-03-21 02:18:03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我们来看一看本章的字面意思。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说的是能够了解别人的人是有“智”的人,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才是明白四达的人。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这句话我们这样去理解,就是能够战胜别人的人,是因为他有更大的能力。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当之无愧的强者。 知足者富。知道满足的人会富有。 强行者有志。持之以恒的人有坚强的意志。 不失其所者久。不忘初心的人才能走的更久远。 死而不亡者寿。肉体灭失而精神留传的人永远都是活着的。 了解完字面意思,我们来深入探讨本章《道德经》有哪些深意,能给到我们哪些启示,提升我们哪些方面的认知,以及哪些方面可以让我们在实践中去运用。 本章内容非常丰富,需要分几次去讲。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的这句话太出名了,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知道。但是,“知”什么?如何知人自知,并不是所有人都清楚。 有些人微信个性签名写着,日知为智。然而,这只是做人的一部分。明加上智,这个人才是完整的明智的人。智而不明,明而不智都是不可取的。 前面讲过,道分两个属性,一个是我们有可能清楚的,还有一个是我们有可能不清楚的。这两个东西在我们中国非常厉害,我们中国人天天讲这个东西,叫阴阳,有阴有阳。阳是太阳,阴是月亮。日月就是明,自知就“明”了。 自知,首先要了解我们每一个人自己就是一个道。这个道在我们身上是怎么体现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内有外。你把眼睛睁开的时候,我们能看到外面的世界,把眼睛闭上,我们就看不见。在我们身上要分阴阳,怎么分?就是我们能感知到的东西叫做阳,感知不到的叫做阴。 我们经常能不能感知到别人呢?是可以的。我们感知到别人很容易,但是我们很少感知到自己。一提到自己的时候就会感觉到,不提的时候,我们只能感受到别人。 所以,我们经常说别人不好,或别人好,我们很少说自己哪好哪不好。因为我们对自己有一个舒不舒服的要求。很少有人往门口一站,我是一个蠢货。 正常情况下,我们为了照顾自己舒服的感觉,不说自己不好。假如有一个人说,我就是一个蠢货,我就是一个垃圾。你立马就知道,这是不正常的。 不正常是从哪儿来的?不正常是跟正常相对比来的。正常的东西叫规律。不正常的东西不叫规律。 我们为了追求好的感觉,都往正向的去走,往负向跑的话,叫不正常。道分阴阳,负向的是阴,正向是阳。 阳是往上走的,阴是往下走的。阳是正向积极,阴是负向消极的,负向积极的。 以上是最基本的规律。 这样看来,好像我们了解别人容易,了解自己很难。实际上,都不容易。为什么?鬼谷子讲,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不知己,不可能知人。所以,这里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首先是要自知,才能知人,不能反。 我们能感知到别人,但是不一定了解别人。我们很少感知到自己,但是,我们最了解的还是自己。所以,知人首先得从知己开始。 知己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当自己充分掌握了规律之后,自己就变成了一个标准,去观照万物,你就会发现自己和他人哪些地方符合规律,哪些不符合,如何调整。 如何感知自己呢?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元认知。元认知能力是认知自己认知和别人认知的能力,并且做出积极的监控和调节。 什么意思呢?比如我跟朋友在茶馆聊天,那么,我首先对我自己有所了解,对别人有所了解,我当时是什么样的情绪,对方是什么样的情绪,我说出一句话,这句话的方向是什么?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效果不好,我如何去调整,如何把谈话达到预期效果。这时我就需要站在更高维度去看我跟朋友聊天的这个情境。我们坐在那里,还有另一个我在空中观察、调整自己的情绪、语言和行为。 元认知是心理学词汇,在我看来,用情境思维更为简洁,涵盖的范围更广。情境涵盖的是情境中所有框架,时间、地点、人物,人、事、物关系,双方的背景,目标等等。情境思维能力包括架构情境,经营情境的能力,这就相当于“我”既是导演,又是编剧,又是其中的演员,是一个集编导演于一体的人。看过《盗梦空间》的人都被其中的剧情所震撼,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的人,只不过每个人的编、导、演的能力强弱而已。 我们需要不停地练习,学会时刻感知自己和他人的状态。 能够做到跳出情境之外看情境中的人、事、物。那么,我们需要看什么,需要知什么? 面对一件事,比如写作,开会,演讲,人际交往,做饭等等,你启动元认知,却不知道要认知什么,监控什么,调节什么,做事仍然是没有效率的。 电脑自检都需要一项项程序去检测,有没有病毒,有没有问题。知人自知,我们也需要将一条条规律在大脑中检测。 我在经济思维中讲到知人自知的几项修炼,感兴趣的读者可移步前往文章结束处的延伸阅读。这里大概讲一下。 知人自知,首先需要了解我们人类普遍遵循的三大原则。 人的一切行为的背后,一定有需要和动机主导着。与数学和物理学的定理、定律一样,主导人的行为有恒定不变的三大需要: 第一,每个人都有追求良好感受的需要; 第二,每个人都有追求更为准确认知客观世界的需要: 第三,每个人都有掌控情境的需要。 这三条规律是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基础缺失,想象一下建好的摩天大楼地基不稳,轰然倒塌是迟早的事。只有地基稳定,你才能在上面随心所欲架构你想要的建筑。 很多时候人们做事情,做着做着遇到阻力了,失败了,也许并不是其他上层规则了解的不够,换一种思路看看,是不是没有了解到这三条最基础的规则? 第一,每个人都有追求良好感受的需要。 这一条规则简单、朴素,但是大多数人,甚至可以说几乎百分百的人都会在其中翻船。关于人这一方面我们说话不能绝对化,但是这一条,实在是要用百分百强化一下才能让人知道它的重要性。 每个人都有追求良好感受的需要,也就意味着,我有,你有,他也有。 多么朴素的道理。 但是,一到实践,人们却只以自己的感受好不好为出发点。比如在指出别人缺点的时候,你这样说不对。是不是忽略了别人的良好感受?如果别人回一句,你凭什么说我不对?两个人有可能会吵起来。 知人自知,是为了自己和他人更好的生存和发展,这就需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良好的人际关系必然是要维护自己和他人共同的良好感受,而不只是仅仅维护自己的感受。 比如广告公司出广告方案,要的是客户满意,而不只是自己满意。做项目,要的是业主满意,而 不是自己满意。只有对方满意了,我们才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有追求良好感受的需要,别人也有追求良好感受的需要,生活处处都是坑。随意指责、打击、否定、埋怨别人,处处体现我比你强,我的知识比你多,你的一切都是我给你的,只会把人越推越远。 那么如何达成双赢的局面呢?不仅直接给别人良好感受可以,批评人也可以。前面讲过先抑后扬,先扬后抑,都是非常好的既批评到人又让人有良好感受的方式。 我们中国人特别擅长的就是用隐喻,讲故事的劝谏别人。这样的故事很多,无论是前面讲过的楚庄王一飞冲天,海大鱼,晏子、徐公的故事,都是非常好的教材。 另外可以讲自己的事情,讲自己身边人的故事,而不是直接指出别人的问题,别人就很容易听进去。 学习一些花里胡哨的话术,不如真诚地把给别人良好感受放在第一位。你会发现,如果我让别人有良好感受了,别人也一定会把良好感受给到我,这样我们两个人就都有良好感受了。千万不要做反了,要别人把良好感受先给到我,我才把良好感受给别人。 当你在社会上碰了壁了,不要感叹人性,感叹人心叵测,十有八九是你做反了,先把这一条踏踏实实地落地再说。 人的三大基本需要之二:每个人都追求认知更为准确。现代人跟野人比起来,多了什么?关于主客观世界的知识。准确来说,认知更为准确了。过去电闪雷鸣,我们认为是老天爷在惩罚我们,现在我们知道了电闪雷鸣的原理,也就没有了没有多的恐惧,知道要避免什么,我们对客观世界掌握的规律越多,认知越为准确。 但是,我们对人类社会的规律恐怕不是那么清楚,所以,很多人都希望知人知己,我是怎么回事,这世界是怎么回事,怎样可以更好地在这世界上生活。 人类世界的规律跟物质世界的规律相似,很多规律都是层层交错的关系,只要人的行为一发生,一定是多个规律一起作用的结果。 就拿几个规律来举例子。 比如说心理学上有感觉适应这个规律,东西天天吃,天天吃,就适应了,美女天天看,也就一般了,今年三千块一个月工资,明年三千块一个月,你肯定不想干了。经济学上有一个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其实就来源于感觉适应,但是把人的感觉量化,这个就不太靠谱了,因为主观的东西是无法量化的。比如吃包子,经济学教科书上就有这样的案例,按照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吃第一个包子效用为10,第二个包子效用减少为8,吃两个包子的总效用为18,吃到第六个包子的时候完全吃饱,边际效用为零,到第七个包子的时候,已经撑了,边际效用为负,总效用就下降了。不知道这样计算的意义在哪里? 物理学上有惯性这个概念,大家很清楚。经济学家把这个概念用到经济制度的演进上,人家就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人也有惯性,这个惯性就是习惯,模式。人如果不注意惯性的存在,就会急于求成,比如瘦身,好身材的出现是以年计的,有的人才减几天,看效果不明显就会放弃。孩子写作业习惯的改变,是需要父母自己先作出习惯的调整,然后再调整孩子,孩子才能有所改变。有些父母耐着性子改变了自己一段时间,发现孩子的习惯没有调整过来,就忍不住又开始指手划脚,导致前功尽弃。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会合理化自己的行为,而且会外归因。比如说,两个人一起合伙做生意,做得成功还好,做失败了,一般情况下,都会认为对方是猪队友,要不是他当初怎么样怎么样,我们也不可能失败。而不是把责任归到自己身上,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如果人的认知不准确,不了解这些规律的话,就很容易犯错误。即使了解这些规律,也需要时刻检点自己的行为,是不是符合规律。 你的认知越准确,对这些规律了解越清楚,运用的越好,人际关系自然也会更强。 所以,我们在最初认知某个事件、某个人的时候,没有办法做出全面地较为准确的评价,这就需要我们保持一份客观的思维,认清当下所处的情境,只对当下情境中的某人某事做出符合当下情境的评价。或者当我们分不清当下情境具体状态的时候,我们也可以暂时不做评价,等我们把情境搞清楚的时候,再做评价。 第三点,每个人都追求自己掌控自己的情境。我们人类三大需要的第二条,每个人都追求更准确的认知,是为了实现更强的掌控力。 从本质上来说,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部追求掌控力的历史。人类在远古时期,各方面都不占优势,吃其他动物剩下的肉,摘果子,躲在山洞里瑟瑟发抖。但是自从人学会直立行走,把双手解放出来,就有了掌握工具的可能,接下来人类就像游戏开挂一样。恩格斯认为,随着人类学会控制周围的环境,除了原先的狩猎外,又增加了其他技能——农业、纺织、制造陶器、航海、艺术与科学、法律与政治,以及最后,人脑中关于事物的幻想的反映:宗教。随着财富的积累,少数人掌握了权力,并且强迫其他人为他们工作。 人类就是这样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不追求自己的良好感受,人类无法生存,不追求掌控情境,人类无法发展,没有准确认知,人类的行为效率会很低,发展不会这么迅速。 现在的社会经常出现这些现象,一个人脾气不好,爱发火,这个人就叫真实、直率,而和善的就可能叫虚伪,就叫有企图。我们一方面希望别人对自己付出真心,另一方面又很难对别人付出真心。我们一方面极度社恐,内心却又害怕孤独。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我们人类对物的掌控能力强到让我们现代人过得非常舒服,但是对人自身的了解,对人的掌控,却不是那么足够,我们经常会把对物的掌控用在对人的掌控上,忽略了人和物的不同。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要合作,但是没有人愿意被人当工具,当成木偶去对待,统一思想的工作也并不等于像老大哥(Big brother)一样控制人的思想。 所以,很多人有掌控世界的心,却没有掌控世界的能力。想掌控不等于有掌控力,当领导的不等于有领导力,这是管理的一大难题。这也是我写这一部分知人自知的原因,都谈知人自知,对人的三大需要这些最基础的规律不了解,知人自知只是镜中花,水中月。 但是,这世界上并不缺乏掌控力强的人。 掌控力强的人是把整个情境往正向引导的人,并不像美国大片中的超级英雄,光环加身,他们是含敛光芒的。美国大片中,反派一出来,超级英雄出场,下面万众欢呼,英雄消灭反派,任务完成,似乎这才是最强的掌控力,并不是。 掌控能力强的人,很多时候在问题出来之前就已经解决了,最差的也是能够遇到问题解决问题。《道德经》讲得很清楚,掌控力最强的人,是无为的人。 无为在情境思维里称为从动。 前面我们讲到了一个人的身份和角色,这里我们对人的情境做一些区分。 每个人大概有四种基本情境。 两个外在的情境,一个叫当下情境,就是现在我所面对的人事物和我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另一个是目标情境,指的是我希望的将来的人事物和我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两个内在的情境,一个叫做主动情境,就是从当下情境到目标情境的过程中,这个目标是我自己想要的,对自己在这个目标中的身份和角色是清楚的,并且为了这个目标使用积极行为的人。另一个叫从动情境,从动情境没有自己的目标,是以主动情境的目标为目标。从动情境的所有行为都是为了帮助主动情境实现目标,维护主动情境的身份和角色,并且补充主动情境能力缺失的人。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四个基本情境,1.是当下情境。2.是目标情境。3.主动情境。4.从动情境。 情境这块内容比较系统,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观看智学老师的视频。 知人自知的第二个方面是什么呢?如何了解一个人,就像住在他身体里一样,对他的能力和思想了若指掌。就像鬼谷子说的,若探人而居其内,量其能,射其意。怎样做到呢?这就是前面讲过的六条线,其中上三线目标、身份和角色尤为重要。 第一、目标。我们经常讲,做人要有大局观,要有长远眼光,目标是方向,组织发展的时候按照一条路径去走,就不至于跑偏,否则我们两眼一摸黑,跑到哪里就是哪里。 第二、身份,有了目标,我们还需要给自己准确的定位,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就是我们的战略定位。 我们对自己的定位要清晰,因为身份的背后就是使命,比如我们国家的远景规划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使命是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使命是一个人的着力点,使命不变,方向才不会变来变去,目标也不会随风飘来飘去。 第三、角色。我们在社会中被赋予不同的角色,每个角色要做哪些事,根据什么原则发生哪些行为。角色背后有责权利,领导布置任务,下属接受了这个任务就是接受了完成角色的责任。权力是角色自行决定使用某种形式的行为来完成任务。利益是什么?就是角色完成任务所获得的奖赏或者惩罚。 以上称为上三线,一个人的上三线最重要,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做什么事情,就会心中有数。我们在与人交往的时候,自己的目标、身份、角色是什么,对方的目标、身份、角色是什么,都写在我们和对方的语言和行为里。 如果说,我们每个人都这么思维清晰,每个人几乎是透明的,然而,现实并非如此。我们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是会出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就是因为我们都有一些限制性思维,让我们的行为无法展开。 知人自知,一定要了解限制我们的思维有哪些,我们才能解除这些思维,帮助他人提升。 第一,通过简单逻辑来定性客观事件。 人们经常靠简单的因果逻辑推理就认为自己所推理的一定是真实的。举个例子,老人摔倒,你扶还是不扶?现在的人扶老人的时候战战兢兢,生怕去扶的话,会被敲竹杠。被敲竹杠变成常态,而不敲竹杠并且感激不尽却变成美德。 这里,人们有一种简单的因果逻辑推理,就是因为南京彭宇案发生以后,扶老人就一定会被敲竹杠。 这就不客观了。 因为中国有十多亿人,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不可避免,扶老人并不会被敲竹杠的案例显然是远远大于被敲竹杠的。 如果人们认为,只有坏人变老了,才会敲人竹杠,这样也是不客观的。 客观的问题是,敲竹杠没有后果,这是其一,其二,说明人的道德水平普遍降低了。我们看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平是高还是低,肯定不是看社会阶层高的那一部分人,而是看社会最基层的老百姓。扶人的人代表了一部分老百姓的道德水平,敲竹杠代表了另外一部分老百姓。 这个问题经过网络传播、媒体演绎、有问题的裁判,导致利他主义受损,利已主义抬头。 这种习惯性的思维非常常见,有一句口头禅是这样的,你一撅屁股,我就知道是红的是黑的。或者是我认为、我以为、我感觉等等这样的一些态度很随意的简单的因果类比推理和逻辑推理。 种瓜得瓜,得瓜种豆得豆。我春天种下一颗种子,到秋天就收获一份果实,这个叫做演绎类的,是按照时间线来发展的。在人际关系中,用这种物理性的思维并不一定合适。 比方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物理上面可能会存在,但是在人际关系当中不一定存在。 比方讲,我要跟某个女孩形成一个很好的关系,必须得她也喜欢才行。并不是我只要耕耘了,就一定会有收获,假如她要是讨厌我怎么办呢? 有时候,我越耕耘她越讨厌我。是不是这样? 以及,因为他不喜欢我,所以我就去死。这句话成立不成立?合理不合理? 为啥不合理?失恋有没有跳河的?有没有去死的?合理不合理? 不合理在哪个地方? 这个里面因果关系是不成立的。他喜不喜欢你,跟你死不死是两回事。但是在我们生活当中,是不是经常会出现这个问题?因为老公怎么怎么,所以我怎么怎么,有没有? 特别是我们俩吵架了,我们是一家人。凭什么我先找他?你告诉我凭什么我先去找他?她不来找我,我去找他?他不跟我说话,我还跟他说话了? 因为他不跟我说话,所以我不跟他说话。 成立不成立? 不成立。 他跟不跟我说话,跟我跟不跟他说话,本来就是两件事情,但是我们认为他成立。 很多因果关系,你一定要问一下,这两个因果关系是不是成立? 这些比较简单的因果关系,物理性的思维反映在语言上,我们都需要谨慎对待。 第二个习惯是假设。如果我们认为我们所思考的事情在相当程度上是真实的,并且经过不断地实践检验,证明确实有效,那么,我们就有可能会用强烈的控制欲来要求别人必须要遵循自己的行为模式。表现在个人身上,就是我是对的,所以你就必须得听我的。 这一点在团队中表现的最为强烈,家长会要求孩子听话照做,管理者也会要求员工听话照做。 由于认为自己是绝对的正确,所以我们不太愿意把思维模型中的逻辑关系呈现出来,也不太去管别人是什么感受,而只需要别人听话照做,这就破坏了每个人都追求良好感受的原则。 很多时候,一些经验的确很宝贵,需要别人接受又不能强迫,怎么办?你可以通过修正别人的思维模式来让别人自愿地按照你的模式来行为。反之,就叫做我是对的,你只需要遵循听话主义就可以了。然而,我们并不能保证同样的经验,在别人身上重复也会得到相同的结果。因为,这只是一种假设而已。 第三个习惯是使用概括性思维,概括性语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使用概括性的语言,这本来也无可厚非。使用概括性的语言,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理解当下情境。然而,你要想知人自知,这无疑是巨大的问题。老子说,我们看清楚问题的方式是这样的一个步骤:1,挫其锐,挫其锐就是你需要保持价值中立,不受对方语言所呈现的表象所干扰。2,解其纷,解其纷就是把对方所呈现的事件,一件一件地呈现出来。3,和其光,是根据对方的目标来分析。4,同其尘,指的是根据对方的角色三观来分析。如果你习惯于使用概括性的思维,语言。那么就会失去对事件真相的敏锐的觉察能力。 这些习惯都需要从我们的思维中撇去,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些语言习惯,了解到别人的思维中存在什么样的限制。 了解到以上原则和思维限制,你就有了尺子,去测量自己和别人的语言和行为,你看人就会非常清楚。一个人说了一句话,他是往正向还是负向,有没有追求自己的良好感受,有没有给到别人良好感受,行为或语言准确不准确,掌控情境,掌控到没有?是主动还是从动?你自己的反应是什么?同样,就像计算机一样,自检一遍。 你可能会说,这么复杂!当然,这就像你刚开始学滑雪一样,别人动作熟练,你却要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反复练习,一次次摔倒,一次次站起,到后来能够丝滑地从山顶滑下,还需要去想吗?不需要。 知人自知也一样,这么多的内容,最后化作自动思维,无须思考即能作出反应。 第三十三章(一)
1 阅读:8

斯威国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