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张氏中医第六代传承人张喜海,专注骨病40年。
中医讲,湿气作为阴邪,特性黏滞、重浊,一旦在体内滋生,危害极大。起初,它阻滞气机,令脏腑经络之气的 “通道” 堵塞,气血运行不畅,身体马上发出警报,像被湿棉被裹住一般困重,做什么都提不起劲,只想躺着。
进一步探究,湿气对五脏的侵蚀不容小觑,今天我就跟大家讲讲五脏有湿气都会有哪些症状,我们又该如何调理。

咱先从心有湿气说起。这类朋友往往心神不宁,晚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好不容易睡着了,还多梦易醒,白天就昏昏沉沉,记性也变差了。而且时常感觉胸口憋闷,好像有一团雾气笼罩,情绪上也容易焦虑烦躁。这是由于湿气阻滞心脉,气血运行不畅,心神失养。调理的话,可以试试用茯苓、莲子煮粥。茯苓利水渗湿,能把心经的湿气导出去;莲子养心安神,二者搭配,每天喝上一碗,给心脏 “祛湿”,让您重拾安稳睡眠,心情舒畅。

再讲讲肝有湿气。您要是发现自己最近头发油腻得快,一天不洗就打绺,脾气还特别急躁,一点小事就发火,眼睛也总是又胀又红,看东西模糊,甚至关节还肿胀难受,那可得留意是不是肝有湿气了。湿气在肝,影响疏泄,气血不畅。这时候,用玫瑰花、菊花泡水喝就很不错。玫瑰花疏肝理气,菊花清肝明目,既能化解肝中的湿气,又能疏泄肝火,喝上一段时间,头发清爽了,眼睛明亮了,脾气也温和多了。

脾有湿气最为常见。不少人整天觉得身体困重,仿佛被湿棉被裹着,双腿像灌了铅,走几步就累。肚子老是胀胀的,吃一点就饱,大便还不成形,黏在马桶上冲不干净。这是因为脾主运化,湿气困脾,运化失常。要想改善,就熬点薏仁红豆汤吧。薏仁健脾利湿,红豆利水消肿,二者强强联手,把脾湿一点点祛除,身体轻松了,胃口也变好了。

肺有湿气的人,一到换季或者天气变化时就咳嗽,咳出来的痰又白又黏,还总觉得嗓子眼儿痒痒的,胸口发闷,肩背也酸酸沉沉的,好像扛着大石头。这是由于湿气犯肺,肺失宣降。试试蒸个橙子吃,橙子理气化痰,在橙子顶部切开,撒点盐,上锅蒸熟后食用,能有效缓解肺湿引发的咳嗽,让呼吸顺畅起来。

肾有湿气也不容忽视。这类朋友常常腰膝酸软,站一会儿就累得不行,晚上起夜频繁,小便浑浊不清亮,还怕冷,手脚冰凉。这是肾阳不足,湿气内生。日常可以吃点芡实,芡实益肾固精,祛湿止泻,煮在粥里或者煲汤都可以,可以增强肾阳,驱散肾湿。

养生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了解五脏湿气的症状,对症调理,才能让身体机能和谐运转。希望大家都能把这些知识运用起来,远离湿气困扰,拥抱健康生活。
要是症状严重,还是得找专业医生好好瞧瞧,毕竟每个人的体质不同,精准调理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