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8岁的于若木从北京到延安,被分配到陕北公学学习。第二年1月,她被调到中央党校学习,认识了后来成为她终生伴侣的陈云。
是年11月29日,延安召开欢迎会,欢迎于若木等有志青年的到来。陈云作为负责组织工作的中央领导,也坐在主席台上。于若木坐得离主席台近,上面的人看得很清楚。这是她第一次见到陈云。
于若木后来说,陈云的政治家风采和他带着上海口音的普通话,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于若木又两次在会议上看到过陈云。
两人真正的零距离接触,是在陈云生病的时候。
陈云1905年出生在江苏青浦(今属上海)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2岁丧父,4岁丧母,由舅舅把他抚养长大。由于营养不良,身体弱,从小落下了流鼻血的毛病。到延安后,陈云旧病复发,鼻血流起来止不住,不得不放下工作养病。
当时,32岁的陈云还是单身,组织上决定找一位女同志来照顾他。中央组织部秘书长邓洁找到全是女生的陕北公学5队,希望她们能推荐一个人出来。
5队经过研究,认为于若木既是共产党员,历史也清楚,是比较合适的人选。
于若木16岁入党,当时也才18岁,刚从北平女一中来到延安不久,既没学过护理,对陈云也不熟悉,对能否照顾好他心生犹豫。
邓洁鼓励她说,你政治上可靠,又是党员,组织上认为你可以胜任。而且陈云同志是党的重要干部,除流鼻血,并没有其他病,只要让他静卧休息就行了。
既然是组织的决定,于若木不再犹豫,接受了命令,随即去陈云那里报到。
陈云住的是单孔窑洞,没有多余的房间或窑洞供于若木休息。而于若木又不好意思整天待在陈云窑洞里,她干脆找来一张办公桌放到窑洞门口,坐在那里值班。陈云有什么事,就替他跑个腿,传个话,每天再帮他滴几次止鼻血的药水。
就这样,不到一个月,陈云痊愈了,于若木也结束了在陈云那里的护理工作,转到中央党校学习。
看似平常的一个月过去了,陈云和于若木二人也从原来普通的同志关系,彼此心生情愫,进而结为夫妻。
说起从看护关系到夫妻关系,于若木笑着说,战争年代的恋爱都直接而纯粹,大家没那么多时间谈情说爱,就想到什么说什么。
于若木说,陈云问了她的家庭和经历,也简单地介绍了自己的身世。后来,陈云问她谈过恋爱没有,于若木回答说:“我还不懂。”
陈云老实地回答说,自己以前结过婚,后来分手了,现在也是单身,并问她愿不愿意和他交个朋友。
陈云后来对于若木说了一段让她下定决心和他在一起的一段话:“我是个老实人,做事情从来老老实实,你也是一个老实人。老实人跟老实人在一起,能够合得来。”
当时恰好于若木的二哥于道源也来到延安,陈云就专门请他过来,郑重其事地和他说了自己想和于若木结合的想法,征求他的意见。
于道源知道陈云的人品和资历,对二人的婚事表示同意。
1938年3月,陈云和于若木在延安结了婚。
于若木说,陈云不喜欢铺张,结婚那天,他花一块多钱买了些糖果、花生,请中央组织部的几位同志热闹了一下,就算办了婚礼。
陈云、于若木结婚照(1838年3月)
后来大家知道陈云结婚,闹着让他请客。陈云手里还有些钱,但没有请客,认为没必要摆场面。
婚后,于若木写信给在英国伦敦的大哥于道泉,“……希望你送陈云同志一支钢笔,因为他没有……”
陈云当时是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却连一支钢笔都没有,可见延安生活之艰苦!
邓小平得知陈云和于若木的恋爱经过,写了首打油诗相赠:
千里姻缘一线牵, 鼻痛带来美姻缘。中山政策女秘书,先生路线看护员。
虽然已成夫妻,但于若木很长时间都在纠结怎么称呼他。
在外面,她可以称呼他“陈云同志”;两人独处时,再这样叫就别扭了,叫“陈云”又显得不尊重。后来于若木干脆啥也不叫,没有称呼。写信时不得不写上抬头,就称陈云为“云兄”。
于若木说,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自己比陈云小14岁,和他的政治水平、政治地位、年龄等方面差距太大造成的。
不过,陈云在家里总是亲切称于若木“陆华”。陈云说,她这个原名很少人知道,算是自己的“专利”。
他对于若木很有耐心,总是循循善诱,不断提高她的思想和觉悟水平,努力弥补二人之间的这种差距。
于若木也很努力,扮演着妻子、下级和学生的三重身份,在陈云的教导和帮助下努力成长着。二人相濡以沫,携手走过近60年人生路,成为老一辈夫妻相敬相爱的典范。
1995年4月10日,陈云因病逝世,享年90岁。
他去世时,工资为1336元,各种补贴250元,扣除31元所得税,到手工资为1550元。
陈云逝世后,国家一次性发给家属相当于10个月工资的抚恤金13360元。而他的全部存款,是不到2万元的稿费。
另外,《陈云文选》出版后收到的5028元稿费,他本想全部作为党费上交,但在秘书的劝说下,这笔钱后来被分别捐给了希望工程和北方曲艺学校。
陈云的实物“遗产”,是700多盒评弹录音磁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