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将拥兵太盛,李隆基说要想想怎么办,这里面有无奈的成份,也有事情确实难办的成份。
一个政策执行久了,总会出点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改革,改革就会有阻力,何况这次改的对象,是手握重兵的边帅。
李隆基打算怎么改,不清楚,但杨国忠的打算很清楚——就学李林甫。
李林甫什么办法?打一派拉一派。
之前王忠嗣身兼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佩四将印,控制万里,劲兵重镇,皆归掌握,自国初已来,未之有也。’势力比安禄山还大,结果三两下就被李林甫搞下台,怎么做到的?
一方面整王忠嗣的黑材料,机会合适就出手;另一方面,拉拢东边的安禄山,培养制衡力量。
杨国忠如法炮制,一手整安禄山的黑材料,一手扶持西边的哥舒翰,照他的想法,整倒安禄山不是什么难事。
恰恰相反,事情进行得相当不顺。
前面曾经说,用李林甫做首相,代表李隆基的皇帝生涯进入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特点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松’。
因为干久了、有成绩了,又因为年纪大了,李隆基抓工作没有原先那么紧了。毛主席说‘抓而不紧,等于不抓’,主要说的就是一把手。
他这一放松,宰相、尤其首相的作用变得十分重要,这个阶段他用了两个首相:李林甫和杨国忠,比起李林甫,杨国忠有不小的差距。
这个差距不光是资历功劳,更重要是水平,比如整人的水平。
整人是个系统工程,不是依葫芦画瓢那么简单,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李林甫整王忠嗣,抓手是太子,因为王忠嗣和太子是发小,可以拿这一点来做文章。安禄山不一样,他跟太子有过节,当初为了拍皇上马屁,故意不拜太子,还说太子是个什么官。你拍马屁就拍马屁,拿人家太子开涮,太子什么感觉?所以这方面不但找不到安禄山的毛病,相反,还是一条加分项。
第二,王忠嗣是汉人,安禄山是胡人,本身造反可能性又下降。
第三,王忠嗣驻陇右军区(青海),靠近关中,这个位子必须放最可靠的人,稍微有点不对劲,立刻就要拿下,而安禄山驻范阳(北京),离朝廷远,威胁性相对较小,对他的警惕性也相应较低。
柏杨《白话资治通鉴》
这么多不一样的情况,杨国忠想了什么针对性措施?还是耐心等了一个什么机会?
全都没有,上来就是简单粗暴‘屡言禄山有反状。’讲的什么反状不清楚,效果是清楚的:‘上不听’,皇上不认可。
我们现在写材料,第一条就是领导重视,领导都不听你的,还能办成啥事?
二把手的能力、一二把手的配合,都出了问题。
后人总结安史之乱,归结为外重内轻,造反是必然。这个必然的确存在,但必然中有没有偶然?碰上高人、假以时日,有没有可能再来一次改革,解决、或者缓解这方面问题?很难讲。
史书称安禄山造反也是必然:‘禄山兼领三镇,以旧时不拜太子,见上春秋高,颇内惧;又见武备堕驰,有轻中国之心。严庄、高尚因为之解图谶,劝之作乱。’一怕新老板上台收拾自己;二觉得有实力可以拼一拼;三身边有几个唯恐天下不乱的参谋。
这几条对不对?都对,但凭这几条,是不是一定要造反?也难讲。
形势在变化,安禄山也是走一步看一步,对自己有利,就多往前走点,不利,可能就退回去,老老实实当他的节度使。
事在人为,‘势’也在人为,形势坏了,有好的应对也可以变成不坏。历史的转折点上,关键人物就那么几个,天宝末年,正是‘李隆基-杨国忠-安禄山’这个三角关系,决定了唐朝的命运走向。三个人中,但凡有任意两人紧密配合,都可能化解危机,不幸的是,这三个人仿佛活在不同的世界里,各自走向三条不归之路,这既是他们个人的灾难,又是唐朝亿万百姓的灾难。
本篇修订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一分钟神思漫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