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八·一五”光复,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东北地区实行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在此期间,为掠夺东北财富,他们实行了一系列统治政策,向东北地区移民就是其统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移民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日本移民和朝鲜移民。本文主要评析日本对东北朝鲜移民的政策。这一时期,日本向东北迁移朝鲜人的政策经历了一个从限制到积极鼓励的过程。
一、限制朝鲜人移民东北的政策
日俄战争后,日本向中国东北地区进行农业移民,但其移民侵略活动由于各方面原因,特别是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没有完全得逞。于是采取“把朝鲜人招到满洲来,然后把日本人安置在朝鲜的‘代位’”政策,[1](P406)积极鼓励朝鲜人移居中国东北。“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民间掀起了向中国东北移民的热潮,日本政府通过了“满洲农业移民案”,并组织五次试验移民,但此时期对朝鲜人移民中国东北却采取了限制的政策。1932年制定的《对朝鲜人的社会设施方案》称:“当前不宜于积极地招揽朝鲜人向满洲移居,对知识阶层的朝鲜人就更没有必要。”[1](P399)日本帝国主义在这一时期限制朝鲜人移民东北,其原因有以下四点:
1.为了稳定在东北的殖民统治。此时,日本帝国主义刚刚占领东北,各地抗日斗争风起云涌,使其殖民统治十分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大量日本移民的到来,以向东北地区渗透,稳固其对东北地区的统治。关东军在1932年9月10日接连炮制出《佳木斯移民实施要领案》和《满洲移民要纲案》,已清楚地表述了这一点。这两个方案明确提出并强调了日本农业移民所具有的军事、政治作用,即第一,是“在满洲国内扶植日本现实势力”的中心;第二,“充实日满两国国防”;第三,充当“维持满洲国治安”的合作者;第四,充当在“满洲国”建立日本秩序、日本文化的领导力量。[2](P37)
2.日本移民优先。在《对朝鲜人的社会设施方案》中称:“作为解决当前日本农村问题的根本途径,也只能是把大量日本农民送往满洲。所以,应把日本移民作为移民事业的重点。”[1](P399)20世纪20年代末,世界爆发了空前的经济大危机,大危机的飓风不可阻挡地迅速席卷日本,农村所受冲击更为严重,“米价大幅度下跌,部分农作物的价格甚至抵偿不了运输费,出现了‘丰收饥馑’。”[3](P324)这就是所谓的“当前日本农村问题”。
日本帝国主义认为,要解决危机带来的各种社会矛盾,最好的办法是向海外移民。“九·一八”事变为日本帝国主义向“满洲移民”创造了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4](P3)
3.担心朝鲜移民与日本移民争利。朝鲜移民一直从事水田耕作,经验十分丰富,而日本移民也以水田耕作见长。因此,日本担心如果大力鼓励朝鲜人移民东北,会影响日本移民的生存。
4.朝鲜知识分子有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从日本吞并朝鲜之日,一直为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如果这些知识分子随着移民来到东北,与在东北的朝侨反日团体以及中国抗日力量联合,那将给日本殖民统治以沉重的打击,正如关东军所称:将引起在东北的朝鲜人“思想倾向的进一步恶化,给满洲的治安带来恶劣影响。”[1](P405)因此,要阻止他们移居东北。
1931年到1937年,日本对朝鲜人移民东北虽然采取限制政策,但这种限制又不是绝对的。关东军在1932年制定的《朝鲜人移民对策大纲》中声称:“如果满洲治安逐步好转,并排除暴政及其他障碍,那么不招而至的移民就会不断增加,这是一个必然趋势。我们无须大力鼓励,但也不可极力阻止这些自发性移民。[1](406)
另外,在限制朝鲜新移民来东北的同时,日本对在东北的朝鲜移民又采取了安抚政策。关东军统治部在1933年制定的《在满洲朝鲜人指导方案》中称:“对于在满洲的朝鲜人应适当加以保护,以谋求生活的安定,指导其吻合于满洲的民族协和精神。为此,首先要谋求现住者生活安定之措施,然后再转向新移居者。”[1](P413)
为安抚在东北的朝鲜移民,日本帝国主义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要求伪满洲国当局承认在东北的朝鲜人与日本人一样享有特殊地位,并给当地朝鲜人以参政权;促进分散鲜农的集团化,并在金融、教育、卫生等方面采取社会救济措施。
日本对朝鲜人移民东北的限制政策以及对在东北朝鲜移民的安抚政策,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日本帝国主义把朝鲜半岛当作其领土的一部分,把朝鲜人也当成其属民。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拓殖省开幕宣言中曾宣称:“日本政府对朝鲜,一视同仁,不以殖民地视之。”[5](P89)明确表明朝鲜已是日本的一部分了,因此,日本统治集团对外要“保护”朝鲜人。另一方面,日本帝国主义要利用朝鲜人达到“以鲜治满”的目的,最终实现对朝鲜半岛及整个中国东北地区的永久占领,这才是其安抚政策的最本质目的。事实上,日本帝国主义从未对朝鲜人“一视同仁”,在一切问题上,仍然是日本人优先,而朝鲜人仅仅是二等公民。
二、积极鼓励朝鲜人移民东北的政策
1936年2月26日,日本爆发了“二·二六”事件,冈田内阁垮台,原外相广田弘毅上台,组成了听命于军部的内阁。广田内阁成立后,制定了七大国策,向中国东北大规模移民成为七大国策之一,随后,关东军制定了《满洲农业移民百万户移住计划案》和《暂行甲种移民实施要领案》。
1939年4月8日,伪满洲国将“百万户移民”计划作为其三大国策之一。这样,日本帝国主义实施了向中国东北“百万移民”的侵略计划。积极鼓励朝鲜人移民东北也成为其移民计划的一部分。根据这一计划,朝鲜总督与伪满洲国又制定了一系列朝鲜移民计划与措施。
1936年8月,日本关东军与伪满洲国制订《在满朝鲜人指导纲要》,规定:每年要把1万户朝鲜移民迁到延边及通化地区的23个县。9月,在朝鲜汉城和中国长春分别设立了专门从事朝鲜移民事务的机构——“鲜满拓殖株式会社”和“满鲜拓殖股份有限公司”。芦沟桥事变后,为了供应侵略战争所需要的粮食,加紧朝鲜移民工作,于1938年又增加南满和北满16个移民县。[6](P134)
1941年6月,根据《满洲开拓政策基本要纲》,把“满鲜拓殖股份有限公司”并入“满洲拓殖株式会社”,更名为“满洲拓殖会社”,以加强对朝鲜移民的控制。另外,为了鼓励朝鲜人移民东北,在《满洲开拓政策基本要纲》中规定朝鲜移民与日本移民享有相同的待遇。
日本采取各种手段鼓动朝鲜人移民东北的同时,又指使伪满洲国当局采取措施促进朝鲜移民的到来。首先,设立专门机构和人员承担对朝鲜移民的管理和指导工作。
1936年12月,伪满民政部拓政司制定的《关于朝鲜移民指导实施要领的决议》规定:1.于各省公署民政厅新设拓政科或拓政股,设置专职负责辅导朝鲜农民的工作人员,担任对各县朝鲜农民管理的指导工作;2.在间岛、东边道23县根据需要设拓政办事处,担任置办移民用地、移民地区建设及其他有关移民迁入的指导工作;3.于安东、图门、上三峰由鲜拓设置朝鲜农民辅导处,负责指定移民迁入地点及指导向移民地区的运输工作。[1](P434)其次,采取优惠措施使朝鲜移民获得土地。
1937年2月伪满民政部拓政司制定的《关于安定朝鲜民的指示》规定:通过鲜满拓殖股份有限公司收购租佃土地,然后将其以分期付款的办法转让给朝鲜佃农,使之转化为自耕农,以期趋向安定。[1](P447)第二年9月制定的《朝鲜农业移民须知》对此办法又做了修改,规定:如果租佃的条件合适,能使朝鲜农民有个稳定的生活,也可不排租佃的方式。
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迁入之初不妨按佃农安排,生活安定后再逐渐转向自耕农。[1](P458) 这一时期,日本帝国主义积极鼓励朝鲜人移民东北,根本目的就是为对外侵略、掠夺财富服务。一方面,1937年,芦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其战线扩大;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使其战线进一步扩大。在此情况下,为了获得更多的粮食,服务于侵略战争,日本帝国主义便积极鼓动有丰富水田生产经验的朝鲜人移民东北,利用东北肥沃的土地进行粮食生产;另一方面,日本帝国主义对朝鲜人民的侵略和掠夺,使很多朝鲜农民破产。日本帝国主义力图通过移民政策,使破产朝鲜农民获得土地,消弭他们的反日斗志,以缓和民族矛盾,使侵略战争有一个稳定的后方。
三、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首先,日本对东北朝鲜移民的政策都是以有利于日本人为根本出发点。1931-1937年期间,为防止朝鲜移民与日本移民争利,一方面限制朝鲜人向东北迁移,另一方面对在东北的朝鲜人也采取有利于日本人的政策。
在《对朝鲜人的社会设施方案》中规定:“在首先考虑保有日本内地移民土地的情况下,给鲜人安排的地位只能是佃农或长工……要使其集结在农事会社的日本人势力统治下,或者把他们分散在日本人农户家”。[1](P400)
1937-1945年期间,日本为适应其侵略战争扩大的需要,制定了百万户移民计划,积极鼓励朝鲜人移民东北,并将朝鲜移民送到偏远地区,开垦荒地,利用他们丰富的水田耕作经验,扩大东北的水田面积,生产更多大米,服务于战争需要。对朝鲜移民的最大“优惠”也就是在条件成熟时使他们成为自耕农。而对日本移民则大力扶植,直到使他们成为地主、富农。
其次,日本对朝鲜移民的政策始终都带有十分险恶的用心。日本的殖民政策,从来都不仅仅是掠夺别国的财富,而是利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伎俩,使殖民地人民丧失民族意志,逐步与日本人融合,最终使殖民地完全成为日本领土。作为其殖民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移民政策正是其同化殖民地人民的重要手段。
日本向中国东北迁移朝鲜人,同时将日本人移民朝鲜,并逐渐使之成为中国东北和朝鲜占统治地位的民族,为完全吞并东北和朝鲜创造条件。日本在《满洲开拓政策基本要纲》中已十分明确地表述了这一目的。《基本要纲》称:满洲开拓政策是以建设作为日满两国共同的重要国策、为建立东亚新秩序、道义的新大陆的据点为目的。特别是以谋求有助于日本内地开拓民为核心的各种开拓民及当地人的融洽、巩固日满牢不可破的关系、实现民族协和……为目的的。[2](164)
综上所述,日伪统治时期,日本对中国东北朝鲜移民的政策前后虽然不同,但不论限制政策还是积极鼓励政策,都是为其对外侵略扩张、掠夺并奴役东北人民和朝鲜人民服务的。这种移民政策具有极大的危险性,它通过所谓“以鲜殖满,以日殖鲜”的方式,进而泯灭朝鲜人民抗日复国意志,逐步同化朝鲜民族,使之成为第二个日本,同时使中国东北成为第二个朝鲜,最后实现占领中国、称霸世界的野心。
参考文献:《北华大学学报:社科版》
[1]黑龙江社科院历史研究所,黑龙江省档案馆.日本向中国东北移民[M].内部发行[2]左学德.日本向中国东北移民史—1905至1945年[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3]王斯德.世界现代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4]高乐才.日本“满洲移民”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刘金质等.中朝中韩关系文件资料汇编(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6]朝鲜族简史编写组.朝鲜族简史[M].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