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赵匡胤能善待柴荣的儿子,朱元璋却容不下韩林儿?

小屋成一统 2024-06-30 12:22:06

一山不容二虎,在过去那种封建帝制之下,一国两主的情况是实权者绝对无法忍受的。即使是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政治斗争的失败者尽管已经不再动辄满门皆死,身败名裂了,但一旦失败,一生都免不了流亡或者软禁的命运!今时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五代末和元末明初那种乱世了。因此,一国两主,那必然是天敌,强势的一方哪怕不计个人感情也绝不会放过对方,更遑论再加上贪欲、狠毒这些人的劣根性的影响了!

那么,同为天敌,为什么周世宗的儿子得享富贵,并且保全宗庙,而韩林儿却无容身之处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其一 宋太祖和明太祖不同尽管他们都是皇帝,都是一个王朝的开创者,但皇帝与皇帝之间还是有很大不同的。朱元璋更类似于刘邦,而宋太祖则更类似于近人。在出身上朱元璋是穷苦出身,早年家人多有饿死,甚至于无钱安葬。朱元璋为了活下去,不得不去寺庙做僧人,再后来趁着元末农民起义的浪潮,才最终成就了帝王基业。

至正四年,旱蝗,大饥疫。太祖时年十七,父母兄相继殁,贫不克葬。里人刘继祖与之地,乃克葬,即凤阳陵也。太祖孤无所依,乃入皇觉寺为僧。逾月,游食合肥。道病,二紫衣人与俱,护视甚至。病已,失所在。凡历光、固、汝、颍诸州三年,复还寺。 ——《明史·太祖本纪》

可以说,正是早年的经历逼出了朱元璋的帝王之路。但我想这些经历对他性格上的影响定是更为深远。凤阳受饥而死,无处安葬的父母兄弟,定是他心头永远无法挥去的噩梦。

因此,在他的心里,在他的骨子里,生存一定是第一位的,决不能将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决不能给别人一点儿机会!这在后来他和刘邦一样大肆杀戮功臣时表现得淋漓尽致。对待一起打天下的兄弟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对待正统的主公呢?他如果不死,那咱老朱哪里还睡得着觉呢?借一句宋太祖的名言那就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所以,无论如何,韩林儿是非死不可!他注定是历史进程的牺牲品。

而宋太祖就不同了,他出身于官宦世家,有良好的早年,有父母兄弟,尽管生于乱世,但像老朱那样吃不上饭的事情对老赵来说几乎是不存在的。尽管并不是所有优质的早年都会滋养出一个好的灵魂,但宋太祖很明显是按照正常逻辑走的,所以性格上,他既有与老朱同样的作为一个帝国开创者该有的气魄、智慧、坚韧以及铁腕强权,但相比老朱,作为武人却爱读书的老赵很明显地多了几分仁孝、宽容以及柔情。

太祖,宣祖仲子也,母杜氏。后唐天成二年,生于洛阳夹马营,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体有金色,三日不变。既长,容貌雄伟,器度豁如,识者知其非常人。学骑射,辄出人上。尝试恶马,不施衔勒,马逸上城斜道,额触门楣坠地,人以为首必碎,太祖徐起,更追马腾上,一无所伤。又尝与韩令坤博土室中,雀斗户外,因竞起掩雀,而室随坏。 ——《宋史·宋太祖本纪》

太祖的仁慈在传弟传子问题上表现的很明显。或许有人会说太祖这是优柔寡断,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仁慈,善良。正是因为此,他顾惜兄弟情义,不愿对老弟下狠手,才导致传承问题一拖再拖,无法解决,最终导致了斧声烛影,太宗即位。这是太祖政治上的失败,但这也是太祖人性光辉的侧面显现。他只是没有找到一种好的方法,既能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又不至于将弟弟送上断头台。

其二 柴宗训与韩林儿不同韩林儿盗贼出身,做过十多年的皇帝,而柴宗训只有七岁,无论是能力还是智慧,他都不足以与成年人韩林儿相提并论,甚至野心为何物,政治为何物,皇位为何物,他都恐怕弄不明白。韩林儿的父亲与韩林儿一样,也是起义军,但作为起义军其中一支的朱元璋的发展与他们并无直接关系,尽管朱元璋也曾尊奉韩林儿为义军领袖,但把不把他当回事就另说了。可还记得当年项羽尊奉的义帝熊心吗?

韩林儿的造化可能比熊心稍微强一点,但最终的结局却是无可避免的相似。若是个完完全全的傀儡但也未尝没有活路,像汉献帝那样最后做一个山羊公也算上天不薄。

但偏偏韩林儿的经历让人们无法把他当做一个完全的傀儡。就像义帝那样,只要在其位一天,就是对项羽集团的一个威胁,项羽无法容忍怀王之约的事情再次出现,朱元璋自然也决不能容忍一个定时炸弹时刻就在自己身边,尽管他可以不断延缓爆炸的时间,但他不可能也绝不会一直致力于这项工作,所以小明王,非死不可。

而柴宗训就不同了,他的父亲是柴荣,他的爷爷是郭威。当年赵匡胤流浪的时候投奔别人的路很不顺,直到投奔了郭威,郭威收留了他之后,他才逐渐稳定下来,逐渐有机会一展宏图的。

而柴宗训的父亲柴荣,对赵匡胤来说就更加意义非凡了。正是因为柴荣的赏识和提拔,他才有机会从一个无名小兵一步步快速地坐到高级将领的位置。柴荣对他可以说是青睐有加,委以重任,甚至于最后托孤于他。这用一个词来说那就是知遇之恩啊。士为知己者死,是古人,特别是有能力有抱负的古人的一种十分特殊的情怀或者说情结。所以说,面对人家小皇帝两代先人的重恩,赵匡胤又岂能说杀就把人家给杀了呢?这一点对赵匡胤的影响极其大。

如果不是因为感念,后周两代皇帝的厚恩,赵匡胤也不至于,不仅不杀柴宗训,还以太祖誓约的方式来约束后代子孙,以使得柴氏子孙保有尊贵而长存。

其三 赵匡胤和朱元璋所面对的状况以及所处的环境不同赵匡胤承接的是五代的乱局,他是通过军事政变的方式夺取政权的。可以说,当他在汴梁接受禅让登基为帝的时候,天下是不是他的还两说。那些实力雄厚不受约束的节度使们一旦闹将起来,一切就都玩完了。

况且当时天下分裂,南有富庶的南唐诸国,西有少数民族的党项政权,北有强大的契丹民族建立的辽政权。这各方的压力,让赵匡胤不得不先维稳,完成政权的平稳过渡。然后才能再图谋其他。

而维持稳定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各方安心。而让各方安心最主要的就在于对前朝小皇帝的处理。赵匡胤选择了善待,事实也证明了他这样做的正确性。最终掌握重权的节度使诸如符颜卿张永德等人接连表示拥护新朝,赵宋政权实现了平稳过渡。

与赵匡胤不同的是,朱元璋的天下是一寸寸打下来的。可以说凡是大明即将统治的地方,那都是留下过大明铁蹄脚印的地方,朱元璋的势力遍布了天下每一个角落。

他从抗元开始,再到与各路诸侯争天下,到最后可以说是仇眦皆灭,对于天下的掌控,此时的他远胜于当时的赵匡胤。所以,他并不在乎小明王死后的后遗症。比起这个,他更愿意用小明王的死来打击反抗势力,使他们难以再聚在一起。而且,他既没有仁心也绝无可能任由自己的的前主公活下去,尽管他只是名义上的,但如今的确需要他的头颅来铺成走向王冠的路。

总的来说,对于一个统治者,我们不能因为某一件事来评价他们的优劣,更不应该将政治行为与个人品行混为一谈。赵匡胤善待周世宗柴荣的儿子的确值得褒扬,但对于朱元璋容不下韩林儿我们也不应该苛责。

对于一个最高统治者来说,他们的每一个行为都会被无限放大,一个小小的错误,有时候也会变得无法收拾。因此,身处其境,对于他们来说,选择和判断是十分艰难的。

但是,客观上而言,无论是宋太祖赵匡胤还是明太祖朱元璋,他们都终结了乱世,缔造了一个长周期王朝,在他们有生之年,百姓都得到了善待,即使将他们与历史上的所有帝王作比较,他们也绝对是其中的佼佼者,这是我们应该肯定的。

遗憾的是处在现代与古代边缘的明王朝并没有完成历史的蜕变,脱离封建制度的泥潭,它的兴起与衰亡,并没有和世界的巨大浪潮发生关系,它不知道一个个不如它的领土十分之一百分之一的小国正在借助于新时代的力量逐渐摆脱土地面积和人口的限制崛起于世。它也想象不到,始终雄居世界之林的庞然大物即将倒下,即将开启它饱受困苦的屈辱岁月。就结果而言,大明是幸运的,它在那苦难岁月到来的前一刻便悄悄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以后的罪与罚,都与它无关了。

0 阅读:0
小屋成一统

小屋成一统

一个非虚构的历史写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