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型依恋和自恋型人格障碍有什么联系?

虫虫情情 2024-04-06 06:24:34

最近在网络经常能看到一种说法,就是有的人比较极端,把回避型依恋和NPD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群体绑在一起,要是现实中有人出现回避行为,就会认为他们是自恋型人格障碍。

严格意义来说,这个说法是不太客观的,也有点以偏概全,并且把这两个心理学上的概念给混淆在一起。

回避型依恋,它指的是人的“依恋”模式。依恋这个概念,来自于安斯沃斯对婴儿的依恋类型研究。通过大量的现实观察,安斯沃斯发现婴儿对母亲的依恋会存在三种类型: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反抗型依恋。

这三种模式,代表着个体在亲密关系需求当中的真实反应,也是个体对待情感上所出现的态度特征。

依恋的存在,它更多是指人与他人还有关系的社会性联结程度,情感社会化的标志,是不是具有亲社会以及他人的属性。

NPD自恋型人格障碍,这个更多是指人的人格以及心理功能出现了紊乱,是属于精神以及心理症状层面的问题了。就像一个人胃痛,得了胃溃疡一样,是指人的功能层面出现了问题。

相比较回避型依恋,NPD自恋型人格障碍会更加严重一些,可能会反映出个体认知、情绪、行为以及意志活动层面的紊乱失调,工作、生活与他人相处不适,无法正常进行,甚至有可能会影响人生活中的许多事情。

倘若人有人格障碍,大概率他们生活中是会有很多困难的,严重的甚至会有社会功能异常的状态。

所以关于回避型依恋还有NPD自恋型人格障碍的问题,还是得客观看待。现象发生以后还是得找寻原因,看问题是出在哪里,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

现实中,回避型依恋和自恋型人格障碍有什么联系以及不同之处呢?

硬要说联系的话,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行为可能会加剧回避型依恋的模式存在。众所周知,NPD自恋型那个人格障碍的特点是缺乏同理心,人际关系具有剥削性,也会经常在人际关系中造成不好的影响,关系会经常破裂。

失去关系以后,NPD的人往往也会陷入极端的认知情绪里面,他会觉得“你们离开了我,都是你的错,我过得不好都是你们造成的”,有时候他们也会疯狂地指责他人。

然而这种指责,是不会带来什么正面反馈的。有些人受到伤害以后离开NPD,那么就会造成NPD孤独痛苦的心理。

长期孤独的存在,会让一个人社会化联结出现问题,他们有可能就不会再相信别人,对别人的善意和亲近表示抗拒,要是有人亲近,就会回避,不愿意去和别人进行亲密相处。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NPD自恋型人格障碍会有回避型依恋模式存在的原因。倒不是说他们刻意要这么做,而是生活的困境以及压力导致他们会出现这样的行为,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

而两者的不同之处,是在于可调整性。回避型依恋这种模式,它是可以调整的,相对来说难度要小一些。

这种模式,主要是在于缺乏情感能力,无法理解和掌握与他人亲密接触关系当中需要什么特质。例如同理心,还有为他人着想的心理,他们缺少这种能力。

要是有了,那么他们调整过来也是可以与别人友好相处的。

自恋型人格障碍,会比较难一点。由于人格障碍现实中会存在大量的共病特点,会跟抑郁症、焦虑症等情绪并存,可能会带来极大的调整困难。除了改善人格功能上的问题,有时还得面对创伤、情绪等方面的困扰。

调整的过程时间还有难度会比较大。

要是有人格障碍,疑似存在这方面的症状,最好的方式就是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把心理功能层面的问题给改善过来,提高个体的心智化能力水平。

这样才能改善其生活质量。

0 阅读:4

虫虫情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