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慈禧的红人,同样是出宫办事:安德海被杀了,李莲英被夸了!

论文史谈哲思 2024-01-28 20:32:13

同样为慈禧身边的红人,同样是出宫办事:安德海出宫,为皇帝采选龙袍,结果,被杀了;李莲英出宫,陪同醇亲王奕譞检阅北洋海军,结果,被夸了!给慈禧挣足了面子,喜滋滋地说:“总算没白疼他。”

太监安德海为何而红?

(领导身边的红人肯定是为领导做了大贡献滴)

安德海,河北人,在八九岁时净身入宫做了咸丰帝的御前太监。

安德海一战成名,是在1861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31岁的咸丰帝避暑山庄急火攻心撒手归西。临终前,咸丰“顶层设计”了“八大臣+两太后”互相牵制的制度,以保证儿子载淳成年后顺利接班。

具体就是:咸丰立6岁的儿子载淳为接班人(同治帝),命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辅政,同时又把自己的两道印分别给了皇后钮祜禄(慈安太后)和载淳的生母懿贵妃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

但是,在这个“十人体系”设定中出了一个漏洞,有一个人有超出其他九人的野心,同时也有超出其他九人的能力和手腕。

这个人就是慈禧。

作为小皇帝的生母,26岁的慈禧是绝不甘心受到如此多的牵制和压迫的,但考虑到自己人单力薄,翻盘不易,所以她想到了精明能干却被“顾命八大臣”排挤出权力中心的恭亲王奕䜣。

恭亲王奕䜣是咸丰帝的弟弟,也就是慈禧的小叔子,当时不到30岁,被留在北京与英法联军谈判,不准到热河奔丧。

在得到慈禧的密报之后,奕诉欣然决定加入“政变军团”。双方在经过紧锣密鼓的准备之后,终于在咸丰帝驾崩一个多月后发动“辛酉政变”,一举逮捕“顾命八大臣”。

“顾命八大臣”或被赐死,或被流放,或被革职,自此烟消云散。

慈禧顺利地扫清了自己掌权道路上的一大障碍,之后自然要奖赏自己的盟友和亲信。

恭亲王奕䜣由此入军机处,获“议政王”头衔,权倾朝野。

而当时在热河和北京城之间传递消息的,就是安德海。

双方密谋政变的情报能从遍布眼线的热河传到北京城,再来回通报,慈禧需要一个极度可靠的人。可以说,安德海在“辛酉政变”中是至关重要的“牵线人”。所以可以想象,当慈禧上位之后,安德海受到了怎样的信任和宠爱。

年纪轻轻的安德海,由此官升六品蓝翎太监,关键是出任了总管大太监,成为紫禁城内红得发紫的人物。

安德海得罪人了

(有了一把手做靠山,其他副职就不放在眼里么?)

谁都知道安德海的靠山是慈禧太后,谁也不敢得罪他。只有安德海“得罪”别人的份儿!

安德海得罪的第一个人,就是恭亲王奕䜣。

其实安德海在“辛酉政变”中算是和奕䜣结成了战斗友谊,属于“一起扛过枪”的“四铁”之一。但是,掌握军机处,身为议政王的奕䜣是不可能不与试图大权独揽的慈禧产生矛盾的。在“辛酉政变”成功之后,慈禧和奕诉之间的明争暗斗就开始了。

作为慈禧最忠诚的亲信,安德海毫无疑问是站在慈禧这一边的,在慈禧与奕诉的斗争过程中,安德海煽风点火,起了不小的作用。

奕诉为咸丰帝同父异母之弟,从小天资聪慧,勤奋好学,文采武功均在咸丰帝之上,但争储失败后只能成为亲王,因为精明机警,人称“鬼子六”。

终于,慈禧在1865年成功扳倒了奕诉,摘掉了他“议政王”的帽子。而安德海作为慈禧的得力战将,自然也成了奕诉的仇人。再加上慈禧生活奢侈无度,奕诉一直认为是安德海在后面怂恿和纵容的,所以更是对他恨之入骨。

安德海得罪的第二个人,是慈安太后。

慈安太后表面上“温良敦厚”,但她15岁被选秀入宫,只用了6个月就连升4级,成了咸丰帝的正宫皇后,创造了清朝历史上最快的“晋升皇后纪录”,你能说她没有任何政治斗争经验?

在整场“辛酉政变”中,如果当时慈安以皇后的身份表态“遵从先帝遗命”,站在“顾命八大臣”那一边,那慈禧是断无获胜把握的,整个晚清历史也将被重写。

虽然和慈禧做过政治盟友,但作为两宫太后中的东宫太后,慈安的身份其实是高过西宫太后慈禧的,所以两位太后明面上没有争执,但暗地里的互相牵制乃至较劲是不少的。

从这个角度说,安德海与慈安“为敌”也是身不由己。全天下都知道他是慈禧的人,所以他是断无可能获得慈安好感的。

安德海得罪的第三个人,小皇帝同治

慈禧虽然是同治小皇帝的生母,但慈安曾是正宫皇后,所以是同治的嫡母。由于慈禧对同治非常严厉,而慈安宽厚仁慈,所以同治从小反而和慈安更亲近。

慈禧,有作为一个母亲的嫉妒之心,更有对失去权力保障的担忧,自然而然派忠心耿耿的安德海监视慈安和同治,让他将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汇报。

安德海自然“使命必达”,这也造成同治多次因安德海告密而被慈禧责备乃至痛斥。

咸丰死后,6岁的载淳就问:“我当皇上, 能说杀谁就杀谁吗?”

贴身太监问要杀谁,载淳在其手上写了“小安子”。

载淳还在当大阿哥时,就曾因小安子插话,当着慈禧的面大发雷霆, 让小安子掌嘴一百。慈禧虽然不大高兴,但为了维护皇子的尊严,也未加阻挡。

太监专权祸国,这是明朝留下的惨痛教训,因此,清朝对内廷太监的管理一直严格,坚决防止太监干预朝政。开国之初,顺治帝就于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颁布上谕,对太监管理做出了规定:

一、非经差遣,不许擅出皇城;

二、职司之外,不许干涉一事;

三、不许招引外人;

四、不许交接外官;

五、不许使弟侄亲戚暗相交接;

六、不许假弟侄名色置买田产,从而把持官府,扰害民人。

两年后,顺治帝又命工部将严禁太监干政的上谕铸成铁牌立于宫内交泰殿门前,以示警诫。”

1869年,同治皇帝14岁,他的婚事要被排上议事日程了。

太监安德海终于逮着个机会出宫了。

安德海那一年也就26岁左右,他从八九岁入宫,这么多年在宫内,尽管权势遮天,也难免会觉得烦闷,谁不想去见识一下外面的花花世界?

为了不违背太监不准出宫的“祖制”,安德海就找了个名目来说服慈禧:去富庶的江南为皇帝采选龙袍以及婚礼必备之物。

慈禧觉得,借此放他出去玩玩也无伤大雅,所以口头上算是答应了。

为了“双保险”,安德海又托同治小皇帝身边的太监去“请示”了一下,得到的答复是:“皇上不管这种事情。”

安德海把这条回复视为一种默认,心花怒放地准备去了。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自己已向死亡迈出了第一步。

如果按仇恨程度来排序的话,慈安、奕诉和同治三人中,最恨安德海的其实是和他并没有权力纠葛的同治,但那种恨是一种主子对不听话奴才的怨恨,放到一名14岁少年身上,更显得杀气腾腾。

得知安德海要离京, 皇帝立即去找慈安太后商量。慈安早知载淳有除掉安德海之意, 同时也认为安德海的确是一大祸害,如不除掉后患无穷。但如何除掉他, 确实费了一番心计: 安德海离京期间, 必有折子奏来, 只要慈禧不知, 事情就好办。于是慈安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 以慈禧近日身体欠佳为由, 建议让皇帝看奏折, 学习处理政事。慈禧也同意, 就传懿旨: 内奏处的黄匣子先送给皇帝, 让皇帝每天下了书房到自己的翊坤宫看奏折。这样一来, 皇帝就有了剪除安德海的良机。

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找到一个具体执行的人。这个人首先要忠诚可靠,其次要有出色能力,

这个人是谁呢?

山东巡抚丁宝桢。

丁宝桢是贵州人,咸丰三年 (1853) 进士,在招募士兵与捻军作战时立了不少战功,一路做到山东巡抚,堪称文武双全,能力出色。而且丁宝桢清廉自律,还是个有名的“硬骨头”。当年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架子颇大,表示接见巡抚以下职位的官员时不给座位。当时只是山东按察使(相当于省公安局局长、检察院检察长和法院院长)的丁宝桢让人传话:给座位就见,不给就不见。众人皆大惊,连僧格林沁本人也对丁宝桢另眼相看,尊敬有加。

有一次, 山东巡抚丁宝桢叩见慈禧太后, 不慎顶戴失落。那时服装不整或佩带有缺, 是对皇上的大不敬。可当时, 慈禧并没吭声怪罪。而安德海却站在一旁狗仗人势, 装腔作势地大声说:“丁宝桢!你好大胆, 竟敢在老佛爷面前失仪, 你还要脑袋不?”丁宝桢赶紧弯腰,要捡起来。这时, 安德海走近,脚一抬就把丁宝桢的顶戴踢到一边去了。

也是在这一年(1869)正月,山东巡抚丁宝桢奉诏进了一次京城。拜见同治皇帝后,回来后写过一道“谢恩折”,其中有一句话:“惟有恪遵圣训,殚竭血诚。于一切应办事宜,正己率属,认真经理,驭之以严肃,矢之以慎勤。”

丁宝桢是山东巡抚,施政一方是本职工作。皇帝如果再给他嘱托其他什么事情,丁宝桢才要强调一句“一切应办事宜,殚竭血诚,认真经理”。这句话,让人觉得是有所指的。

这一年(1869)4月,直隶总督曾国藩的心腹幕僚薛福成去济南拜访丁宝桢,住了20天。薛福成的弟弟薛福保在丁宝桢手下做事。薛福成回忆,当时丁宝桢对他讲了这么一段话:

“方今两宫垂帘,朝政清明,内外大臣各职其职,中兴之隆,轶唐迈宋。惟太监安得海稍稍用事。往岁恭亲王奕䜣去议政权,颇为所中。近日士大夫渐有凑其门者,当奈何?有间,复言日:吾闻安得海将往广东必过山东境,过则执而杀之,以其罪奏闻,如何?”

这段话,薛福成透露了五点信息:

第一,丁宝桢和薛家兄弟关系非比寻常,什么话都敢说。

第二,丁宝桢和恭亲王奕诉的关系非比寻常,因为在那场宫廷内斗中,恭亲王被剥夺议政王头衔背后有安德海的“功劳”,区区一个外省巡抚是不可能知道的。

第三,安德海出宫置办龙袍一事极为机密,当时同治帝的老师翁同穌都是事后才知道的,丁宝桢以一个外省巡抚的身份早已知晓此事,很可能是因为有人事先告知。

第四,安德海去江南置办龙袍,必须要经过山东。

第五,以安德海的身份和背景,丁宝桢居然有了在自己地盘上杀死他的想法,是临时起意。

综合起来看,正月丁宝桢那次进京,很可能是得到了重要人物的面授机宜,不然以一个巡抚的身份,丁宝桢再不畏权贵,他也不会主动去杀慈禧身边的第一红人。而到了4月间,丁宝桢给薛福成的感觉是早已运筹帷幄,在山东布下了一张天罗地网,就等着安德海钻进来了。

不作死就不会死

1869年8月,安德海率随从三十余人,沿运河坐船浩浩荡荡出宫南下。

一路上,一切都按照安德海的预想,极尽招摇之能事:雇太平船两艘,小船数只,坚“奉旨钦差采办龙袍”的大旗,一路南下。值得一提的是,安德海还命人挂起一面“日月旗”,日月图案旁,是一只三足鸟。根据远古神话,三足鸟的主人为西王母,外出则专为西王母采食。毫无疑问,安德海是在暗示自己在为西宫太后慈禧外出办事。

途中怡逢安德海生日,生日当天,安德海拿出一件龙衣陈列在椅子上,他所带的男女对龙衣下拜,然后为他热闹祝寿。当时船停在运河中央,两岸百姓观者如潮。要场面有场面,要内涵有内涵,安德海确实下足了功夫,却不知这些排场都成了他之后作死的砝码。

安德海进入山东的第一站是德州。

一进德州,丁宝桢就已经得到了消息。随后,丁宝桢做了两件事:第一,立刻下令山东各路官员严密监视,随时采取行动;第二,立刻修奏折一封,派信使经驿站日夜兼程,加急向北京发送。

那封奏折主要列明四点:

第一,大清建立两百多年来,从来没有派太监到外省办事的先例。

第二,朝廷要置办龙袍,有专门的织造局奉旨照办,根本不用太监来办,这样做铺张

浪费,劳民伤财。

第三,就算是派了太监,也应该有相关派遣文件。

第四,安德海一路铺张浪费,居然还把龙袍拿了出来,这明显有违体制。

这封奏折的潜台词是:以朝廷的圣明,肯定不会做出派太监来采办龙袍这种低级的事情,肯定是这个安德海假借朝廷之名,自己出来游山玩水,搜刮民脂民膏。

而且,在奏折的最后,丁宝桢还加了一句话,表示自己已安排属下“一体跟踪查拿”。这就有些意味深长了:你不是要请示朝廷吗?怎么朝廷的决定还没下来,你就自己安排人“跟踪”和“查拿”了?

以丁宝桢历来的严谨,是不会做出这种低智商的事的。最有可能的解释就是:丁宝桢这封奏折是早就准备好的,也是事先和朝廷里面通过气的,因为时间紧迫分秒必争,所以必须两条腿同时走路。

万一安德海出了山东境,事情就难办了。

丁宝桢还真不是瞎紧张。

当山东各路官员反应过来的时候,安德海一行已经在山东境内过了两站了。

第一站是德州。德州的知州赵新虽然在第一时间就奉命向丁宝桢做了汇报,但用的是“夹单密禀”的方式。这种方式有一个特点,就是虽然做了汇报,但是不存档。换句话说,万一你丁宝桢没搞定安德海而被秋后算账,我赵新是留了一条后路的——没人知道我禀报过你。

德州详情:7月20日, 太平船驶入山东境, 抵鲁北古城德州, 安德海令船靠岸, 说明天是他生日,要在船上庆寿, 差人们就忙了起来。次日挂起了他从宫中带出来的龙袍, 船中舱并排放两把太师椅, 一把摆着龙袍, 翡翠朝珠一挂, 一把坐着安德海。船上娈男妙女都给他磕头拜寿。

尔后, 浓妆艳抹的女戏子, 给安德海演了“八音联欢”, 十分热闹。运河两岸看热闹的百姓越聚越多, 河堤上站满了密密麻麻的两道人墙。只见船头插一面三角形、镶牙边的旗子, 旗中绘有一太阳, 太阳中间一只三足乌鸦。船两旁两面大旗, 一面写着“奉旨钦差”, 另一面是“采办龙袍”, 还有迎风招展的龙凤彩旗多面。安德海大开酒宴, 过了有生以来最得意的一个(也是最后一个)生日。

安德海在德州停船庆寿的消息, 像长了翅膀一样, 一时轰动州城。德州知州赵新得知后,心里一惊?钦差过境,怎没接到“明降谕旨”呢( 清朝派遣大臣出京, 军机处外发公文, 沿途地方官员按礼迎送) ?差人下船买东西也没出示“勘合”( 清朝奉命出京兵员由兵部签发身份证件, 途经各地, 不需花钱买东西, 可凭证取得地方官府供应的物资) 。

赵新心中十分纳闷, 便带上差人来到城西侧的堤岸察看, 见船已出了德州地界。

赵新带着两名心腹随从, 主仆三人直驰济南, 直奔山东巡抚衙门 递上手本, 通报德州知州有要事拜见抚台大人。山东巡抚丁宝桢把赵新让到西花厅叙谈。

第二站是东昌(今聊城)。东昌知府程绳武倒是听话,立刻派人全程跟踪安德海一行,但是跟了三天三夜,就是不敢动手。

安德海船行到临清,因河水浅无法前行, 他便让人用了20余辆大车, 浩浩荡荡沿大道到了聊城。聊城东昌府署理知府程绳武, 一向办事谨慎,担心安德海万一有懿旨, 怕惹出麻烦, 自己担当不起。于是,他便换上便装带精干兵员由聊城尾随跟踪,来到了汶上县, 安德海又折道东行, 直奔泰安。

连过两城,安德海毫发无伤,可见当时大家对他的惧怕程度。

一转眼,安德海一行从水路转陆路,就到了第三站:泰安县。

正所谓“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泰安知县叫何毓福,何毓福接到命令后,当即带人包围了安德海一行下榻的客栈,一举抓住了安德海,连夜押解至济南。

泰安知县何毓福,汉军镶红旗人, 以名进士莅泰。他在京内任监察御史时, 曾因参奏安德海而被安德海陷害入狱。后因证据不足, 又因何毓福的母亲是同治的乳娘, 才得以释放, 贬为泰安七品县令。何知县是跛脚, 据说是当时受刑所致, 所以何毓福痛恨安德海。

何毓福安排泰安参将姚绍修, 率领泰安营士兵, 把客栈包围起来。何知县同守备刘英魁带领马快、二壮、东西两班和补班( 外班) 冲进义兴客店, 很快就把安德海随员逮了。结果就是不见安德海。何知县和守备刘英魁命士兵严加搜查。店内灯笼火把一片通明, 屋内外、厕所、马棚全搜遍了, 还是没有他。何知县又命士兵屋内院内仔细搜查, 最后终于在院内水井中发现了他。原来他听到动静, 见事不妙, 自己便带着部分从皇宫盗出来和沿途搜刮来的金、银、珠宝等, 悄悄溜进后院把它藏进水井里。士兵发现后,很快把他捉住。何毓福命人将井里藏的东西打捞上来, 连人带东西连夜解省。王总兵等带骑兵夹车护卫, 天明已达济南。安德海被押交抚院。丁宝桢命标中军绪承参将、臬司潘蔚, 把安德海寄押历城监狱。

八月初五夜, 丁宝桢亲审安德海。开始安德海傲然兀立,满不在乎不开口。

丁宝桢便大声喝问:“安德海就是你吗?”

安德海说:“丁宝桢!你连安老爷都不认得,做什么混账抚台?”

这时, 王心安 伸 手 在 安 德 海 头 上 使 劲 一按, 来了个“泰山压顶”。安德海双腿一软, 跪倒在地, 他才说是奉西太后懿旨出京。

安德海的最大信心无非来自一点:我是奉慈禧太后之命去江南采购龙袍,你一个小小的巡抚敢抓我,怕是活得不耐烦了?!

而丁宝桢的态度也很明确:好的,奉旨?那你有红头文件吗?不然就是假冒钦差大臣!此外,你带妇女,用龙袍,一路铺张浪费,就算你真的是钦差大臣,这些行为也是死罪!

安德海当然没有携带任何文件,机灵如他,一听丁宝桢这话,就知道对方有备而来,而自己这次凶多吉少。

此时的安德海终于收敛傲态,“形色惶恐,俯首无词”。不过,丁宝桢暂时还不能杀他,因为再急也要讲程序。他还缺一份圣旨。

丁宝桢的加急奏折一到北京,就被送到了慈安太后手里。

按理说,这封奏折也要到慈禧太后手里过一道,但怡好慈禧太后染病,就直接由慈安太后拿主意了。

这个时间点是否纯属巧合,现在无从得知。但以慈禧太后在宫中的耳目之多,一封与她最宠幸的太监性命有关的奏折,她应该不至于不知道。

在慈安太后的召集下,同治帝、恭亲王奕诉一起讨论了这封奏折,并叫来内务大臣核对情况。

当时,同治帝说了8个字:“尔曹如此,该杀之至。”

随后,“三人小组”召见了军机大臣,下令立刻用加密件的形式向直隶、两江、江苏、山东的督抚发去急讯,要求他们只要一发现有安姓太监进入所辖境内,立刻抓起来“毋庸审讯,即行就地正法”。

密谕全文:

该太监擅离远出,并有种种不法情事,若不从严惩办,何以肃宫禁而儆效尤。著丁宝桢迅速派委干员于所属地方将六品蓝翎安姓太监严密查拿,令随从人等指证确实,毋庸审讯即行就地正法,不准任其狡饰。如该太监闻风折回直境,即著曾国藩饬属一体严拿正法。倘有疏纵,惟该督抚是问,其随从人等有迹近匪类者,并著严拿分别惩办,毋庸再行请旨。

军机处的密谕说得很清楚,安德海违反了祖制,该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这道密谕就是最后的判决,不需要再向别人(慈禧太后)请示了。

1869年9月15日深夜,早已做好一切准备的丁宝桢,收到了加急送来的朝廷旨意。

第二天,安德海被公开斩首示众。

丁宝桢在斩杀安德海之后,下令将他“裸尸暴市”,让老百姓围观。

为何要如此“斩尽杀绝”?是不是太不给慈禧面子了?

但按一些野史和笔记的记载分析,这怡怡是丁宝桢聪明的地方一他是在给慈禧留面子。

当时京城内盛传的是,慈禧之所以宠幸安德海,是因为安德海当年并没有被完全阉割,是个“假太监”,所以一直与慈禧有不可告人之事。而丁宝桢下令将安德海的尸体示众,恰怡是在为慈禧证明清白一证明安德海确实是太监之身,不可能与慈禧有什么风流之事。

在京城的帝师翁同飫听到消息后大呼:“快哉!快哉!”

与丁宝桢一度不太对付的李鸿章,在得到这个消息后立刻通报给了自己的幕僚们,并且加了一句点评:“稚璜(丁宝桢的字)成名矣!”

曾国藩当时患眼病,在听到这个消息后,说自己的眼睛都为之一亮,称丁宝桢为“豪杰之士”。

当慈禧得知安德海被斩的消息后,说慈禧不动怒,是不可能的。即便她对安德海的感情有限,但“打狗还要看主人”,这次斩杀安德海事件,摆明了就是打她慈禧的脸。

但就算动怒,又能如何?

安德海“假冒”钦差大臣,动用违禁之物,沿途铺张浪费,每一条都有实在的证据,这是怎么翻也翻不过来的。更何况,丁宝桢还上奏从安德海身上搜出了两张纸,上面是地方官员的请托之事,这更坐实了“太监干预朝政”之事,每一条罪状单独列出来都是凌迟之罪,更何况数罪并罚?

这很可能也是慈禧一直按兵不动的原因。

而光按兵不动是不够的,等于是被人打脸不还手。当时才34岁的慈禧,随即使出了一系列老辣手段。

第一,下令将安德海随从太监6人、管家2人、负责保卫工作的镖客5人,一并处斩。

第二,下令抄没安德海在北京的家产,并且将安德海在北京的管家王添福绞死。

第三,下令将“斩杀安德海事件”前前后后的所有奏折、上谕统统汇编成条例,规定今后再发生这样的事,就以此为范本操作。

命令一出,慈禧的形象立刻扭转,赢得朝野上下一片称赞。

可以说,同治的“三人联盟”借杀安德海挫了慈禧的锐气,丁宝桢因为杀安德海名满天下(在1876年升任四川总督。死后赐太子太保衔,谥“文诚”,入贤良祠),而慈禧虽然痛失亲信,但之后做出的一系列姿态也为自己博得了一个好名声。

多方全赢!

唯一倒霉的,只有那个安德海。

李莲英继安德海任“太后掌案”“后,由于前车之鉴,所以一直是谦恭待人。后由“掌案”升“总管”,原太后“掌案”一职由王俊如继任。王俊如失宠后被发往盛京(沈阳)秘密处死。”

李莲英的前任和后任都做了刀下之鬼,为了保己终身,不得不谨慎从事。安德海就是李莲英的前车之鉴,他做到了敛财而不干政,营私而不结党,并且时时谨慎,处处低调。

一位名叫曾毓隽的老先生,清末曾做过一任大城县令,知道李莲英是当地人。一次,李莲英返里省亲,曾毓隽便硬着头皮去拜谒,不禁诚惶诚恐。没想到这位李大总管以客礼相见,一口一声“老父台”。告别时,李莲英送到二门,曾毓隽说:“请总管留步,以后总管家”“有事尽管吩咐。”李莲英听后,作色道:“老父台,这可不行,我家的子侄和族人如有什么不轨之事,你要严加管束,否则,你我都要被参啊。此事我拜托了,你要切记。”言词中态度非常诚恳。曾毓隽在任上,确未发现李家有什么不法之事和不轨行为。”

李莲英官居二品,戴红顶子,着黄马褂,权势之炙热,得慈禧之宠信,无人能出其右,实权不亚于一品军机大臣。

李莲英 (1848-1911),自9岁入宫到61岁离宫,凡52 年,几乎伴随了慈禧的一生,参与了辛酉政变、戊戌政变等与慈禧有关的许多重大政治事件。细细考察他实际掌管清廷后宫长达 30年的历史岁月,在服务之道上却也不乏可圈可点、可资借鉴之处。

精通业务,成为宫中不可多得的“人才”

清代最讲究国法礼仪,各种维护封建统治的典章礼仪制度严谨完备,定制极其严明。这从宫廷筵礼仪中可见一斑。清代宫廷不仅对皇帝饮膳、筵宴设立专档,还将重要的筵宴定为制度,如除夕、元旦、端阳、中秋、重阳、冬至等宴列为法定宴日。法定宴日的礼仪极其繁琐。

比如乾隆二年除夕,自下午两点开始摆设宴席:乾清宫正中南向座北摆皇帝金龙大宴桌,左侧面西座东摆皇后金龙宴桌,下面东西一字排开摆设内廷主位宴桌。西边头桌贵妃,二桌纯妃,三桌海贵人、裕常在;东边二桌林妃,三桌嘉妃、陈贵人。另设陪宴若干桌。三点半左右,乾清宫两廊下奏中和韶乐,乾隆帝御殿升座。乐上,后妃入座,筵宴开始。首先进热膳。先送皇后汤饭一对盒,接着送内廷主位汤饭一盒,各用份位碗。再进奶茶。后妃,太监总管向皇帝进奶茶。皇帝饮后,才送皇后奶茶及内廷主位奶茶。第三进酒馔。总管太监跪进“万岁爷酒”,皇帝饮尽后,就送皇后酒,妃嫔等位酒。最后进果肴。先呈进皇帝,再送皇后、妃嫔等。宴毕,皇帝离座,女乐起,后妃出座跪送皇帝还宫后,才各回住处。礼仪制度无小事。清律还规定,如果“失仪”,最轻者也要罚俸,重的还会降级、丢官甚至判刑。

可见,要想在后宫混得好,仅靠溜须拍马、阿谀奉承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真才实学”。李莲英就是宫中不可多得的“人才”。

他虽然读书不多,却心思灵巧,并勤于学习,对于后宫礼仪、事务颇为精通,像祭祀大典、皇帝“大婚”等大型活动,宫中物品的陈设位置和礼仪程序,无不烂熟于心。李莲英又善于统筹协调,安排调拨,宫中大事都能完成得很出色。他接任总管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即为同治帝筹办婚事,通过精心部署,婚礼办得异常壮观,得到了慈禧的夸赞。后来,宫里的太监遇到难题都会向他请教,甚至王公大臣家有什么喜事,特别是慈禧要“临幸”时,往往都请他前来指点礼仪和布置,以讨得慈禧的欢心。

“事上以敬,事下以宽”

李莲英对他服侍的主子慈禧太后,忠心耿耿,细心周全,真正做到了患难与共。《晚清宫廷生活见闻》记载:每天三顿饭,早晚起居,李莲英都会派太监或当面向慈禧问候。

患难之时最能见真情!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在仓皇“西狩”的路上,李莲英对慈禧更是“呵护”备至。一次暴雨过后,路面极滑,在慈禧的骡车即将翻入深山之际,李莲英挺身而出,用身体拦住了下滑的骡车,不顾生命危险使慈禧脱险,而且在身受重伤的情况下,仍不忘询问慈禧的安危。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面对这样的服务,慈禧怎能不感动?

实际上,不仅对于慈禧,就是对与慈禧不和的光绪,李莲英也尽到了“奴才”的本分,还算厚道。参与过维新变法的晚清文人王照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

“炎凉世态不堪论,蔑主惟知太后尊。

丙夜垂裳恭待旦,膝前呜咽老黄门。”

诗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慈禧和光绪西逃回京途中,走到保定住下。李莲英伺候慈禧睡下后,来到光绪的住处探望,发现里面居然一个太监都没有,只有光绪一个人对着油灯枯坐,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因为没有铺盖,在隆冬季节无法睡觉。李莲英慌忙跪下抱着光绪的腿痛哭道:“奴才们真是罪该万死!”随后便赶紧把自己的被褥抱来让光绪使用。光绪从小就因为受到他的看护而夸他“忠心事主”,这次回到北京以后,回忆西逃的苦楚,更是经常念叨:“若没有李俺答 (满语意思为师傅),我恐怕活不到今日。”

光绪的最后十年,经常被慈禧为难,李莲英不但没有落井下石,还尽可能地给他照顾,相比其他趋炎附势的太监来说,真是云泥之别。不过也有人说李莲英两面讨好,若是讨好能做到这一步,也足以令人翘大拇指了。

难能可贵的是,李莲英“走红”后,还能够做到宽以待人,爱护下属。对于一般妃嫔宫娥、女官命妇,有了舛错,惹慈禧不高兴,他总是尽量美言遮盖,曲意回护,所以后宫许多人都对他心存感激。墓志铭中说他“事上以敬,事下以宽,如是有年,未尝稍懈”。这应该算是李莲英的心得和成功秘诀之一吧。

牢记教训,恪守底线

历史上,包括赵高、魏忠贤在内曾经不可一世的宦官,几乎没有善终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能与外官和谐相处,要么结党营私、干预政事,要么仗势欺人、张扬跋扈,触犯了外官为官为人的心理底线。安德海就是李莲英的前车之鉴。

作为李莲英之前最受慈禧宠爱、信任的太监,安德海为人嚣张,招权纳贿,做事不留余地,结果自取其咎。

安德海之死对李莲英震动很大,他充分吸取教训,深刻认识到如何摆正主子和奴才、外官和宦官之间的关系,做到了敛财而不干政,营私而不结党,并且时时谨慎,处处低调。后来的史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1886 年,北洋海军建设初具规模,李鸿章奏请朝廷派员前来检视阅兵,慈禧拟派醇亲王奕譞。作为光绪的生父,城府很深的奕譞生怕慈禧猜忌他擅权,便主动要求让慈禧身边的红人李莲英陪同前去,以表示自己没有二心。慈禧也想趁机让李莲英出去见见世面,于是奕譞便作为朝廷正使、李莲英作为副使,前去视察北洋海军。

太监作为朝廷钦差大臣外出视察,在清代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为了堵住悠悠之口,李莲英出发前特意把慈禧破格赏赐的二品顶戴换成四品顶戴 (按理太监最高只能获得四品顶戴)。

一路上,李莲英也丝毫不摆钦差大臣的架子,而是每天穿着朴实,拿着一支旱烟袋跟在奕譞的后面,随时装烟、递烟好生伺候,就连晚上洗脚,都亲自给奕譞打热水。

李莲英牢记安德海的教训,回到住处则关门闭户不见一个访客,这让想要巴结他的地方官员大失所望。

检阅的时候,李莲英也是刻意和奕譞、李鸿章保持距离,他拿着奕譞的大烟袋,低眉敛目,远远的跟着,让人误以为他是给奕譞站班伺候的。

这次出差,李莲英给慈禧挣足了面子,慈禧后来喜滋滋地说:“总算没白疼他。”

李莲英常对手下人说:“一个内务府,每年稳稳当当的十万两银子足够我花的,用不着交外官,交外官是有危险的。”庚子之后,袁世凯、杨士骧之流给老佛爷进贡时,总派差官先给李莲英送一份。李莲英闻送礼的差官将到,早早迎出门去,不待差官请安,就先屈膝下跪等候。所获之礼如值“一千”,次日必还礼“八百”,用心可谓良苦。因为拒收得罪人,收下又怕惹出不好应付的事来,故用“八百”对“一千”之策,来个两情相抵。

事实上,处于风口浪尖的李莲英,无论如何做都不可能摆脱汹汹清议。不断有人上奏弹劾他“干预朝政,广植私党”,“妄自尊大,收受贿赂”,理当查处,等等。

不过这些抨击最终都没什么结果,除了慈禧对他爱护有加外,主要还是因为这些攻击都源自一些道听途说,没有真凭实据。

清史学家分析得好,想谋官位的人大都走过李莲英的门路,但以慈禧贪权、喜怒无常的性格,就是李莲英也未必轻易敢去疏通。不过事情办成了,人们以为是李总管的作用,事情没办成,就是李总管不给面子,真真假假谁又能说得清呢?

光绪三十四年(1908),慈禧死于北京西苑的仪鸾殿。李莲英办理完慈禧的丧事后,于宣统元年离开了生活52年的皇宫。总结来看,李莲英的服务受到了清廷的高度认可,当时内宫主政的隆裕太后,特准其“原品休致”(带原薪每月六十两白银退休)。李莲英死时,清廷还出1000两白银为他在北京恩济庄的太监墓地修造了一座豪华坟墓。

安德海和李莲英的不同结局,对身在职场的你,可有启发和启迪?

资料来源:

《历史的温度6:站在十字路口》

赵玉良《丁宝桢诛安德海》

史海威《李莲英的服务之道》

周简段 著 冯大彪主编《北京从来不缺故事-神州轶闻录系列》

0 阅读:0

论文史谈哲思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