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不听话,借用阿德勒教育理念,巧用阶梯式选择法,结果立竿见影

敖爸聊教育 2021-10-01 19:53:48

引言

孩子不听话,几乎是我们在生活中最常遇见的养育问题,面对这种问题,很多家长惯用的招数就是给孩子“讲道理”。可以说,“讲道理”是很多家长喜欢的一种教育方式,但大家发现讲道理对于很多孩子来说没用,越喜欢讲道理的家长,他的孩子往往越不听话。“讲道理”如果行不通,一些家长就把讲道理“升级”成打骂,最后不仅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还弄得家长心力交瘁,亲子关系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诸多事实证明,家长越是把“讲道理”当成教育孩子的“法宝”,孩子越是不领情,家长要说有多尴尬就有多尴尬。

这让我想起了去年暑假的一天,我带女儿去同事家串门,宾主双方正聊得热乎的时候,就看到同事家才4岁不到的儿子跑到墙边,拿起画笔就想在墙上涂抹,这时我才注意到,原先雪白的墙上已经有不少的涂鸦痕迹,居室的美感确实被破坏了。同事想立即制止儿子的涂鸦行为,赶紧告诉儿子:

“宝贝,不要在墙上画了,好吗?”

“不好不好,我就是喜欢在墙上画。”

“别在墙上画了,你看这墙壁已经变得丑八怪了!”

“不,我就要画!”小男孩继续坚持着。

……

看到孩子这么固执,当着客人的面,同事又不好对孩子发火,不得不尴尬地对我们做一番解释:“这孩子真是的!明明跟他说了不要在墙上画画了,可他就是不肯听话……”语气中充满了无奈。

01 从儿童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孩子不听话的成因

思想家卢梭曾说过,三种对孩子不但无益反而有害的教育方法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

上面这几种方法,不管是“讲道理、发脾气,还是刻意感动”,早已被证明行不通。就好像我同事给孩子讲了半天道理,孩子还是“不买账”,不能立即停止自己的行为。原因就在于这些方法并没有抓住儿童的心理、而是站在成人的角度来考虑,必然会在现实中不断碰壁。

孩子不听话,大都是有其心理成因的,总的来说,大致有以下两种心理成因:

一是自私心理

自私心理重的孩子,他常常表现出非常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这种现象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经常看到,例如有的孩子不懂得与人分享;有的孩子喜欢和别人甚至父母争夺东西等等。自私心理重的孩子不听话的概率相对更大。

二是叛逆心理

叛逆心理的外在表现通常是孩子为了证明自己,通过与父母对抗、不听父母的话等行为,来挑战父母的权威,同时。叛逆心理并不仅局限于青春期,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大概都会经历三个被称为“叛逆期”的阶段,分别是:2~3岁宝宝叛逆期;6~9岁儿童叛逆期;12~16岁青春叛逆期。

进入叛逆期的孩子往往会有如下这几种表现:

1、挑战父母权威,喜欢和父母唱反调,不喜欢顺从父母的想法;

2、认为大人说的话不对,大人的批评常常引起他们的反感;

3、家长同一句话只要超过两遍,就会使他们心生厌烦心理;

4、常常伴随着一些破坏性行为,比如生气就摔东西等等;

5、总想尝试一些跨越年龄段的新鲜事物。

当我们深入了解孩子不听话的心理成因之后,将有助于我们更有效地解决孩子不听话的问题。

02 借用阿德勒教育理念来帮我们家长调整教育心态

阿德勒是一个和弗洛伊德、荣格齐名的著名心理学家,在心理教育学上提出了很多著名观点。那么,阿德勒教育理念对我们教育孩子到底有什么启示呢?这就要先从孩子不听话的根源是什么说起。

从表面上来看,孩子不听话看似是孩子的问题,但如果认真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问题的根源其实还是出在家长身上。不管再好的教育方法,如果不从根源上去调整家长错误的教育心态,都只能让问题愈演愈烈,陷入周而复始的死结,甚至酿成家庭悲剧,比如近年来发生在上海卢浦大桥上17岁男孩跳桥自杀等悲剧就足以警醒着我们每一个为人父母者。

家长和孩子相处,最核心的教育原则就是要把孩子看作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尊重孩子的思想和感受,不要心心念念地想着让孩子什么事情都听父母的。

因此,在这里,我们不妨借用阿德勒教育理念来帮我们调整教育心态。阿德勒在儿童教育方面的核心教育思想就是对孩子保持足够的尊重与信任,平等对待孩子。也就是说,以下所有的教育解决方案都是建立在阿德勒的核心教育思想上的。当有了这样的前提,家长的教育心态自然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当然也就能正确处理在孩子身上发生的问题,比如在开头说的孩子不听家长的话而执意要在墙上画画这样的问题。

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并不是所有孩子不听话的问题都要纳入解决的范畴,这是因为孩子的童年需要“试误”,需要“不听话”。不允许孩子犯错误,要孩子事事都听命于父母,这犹如不允许学走路的孩子摔跤一样。这里所谈的“不听话”,是那些具有原则性的问题,家长若迁就或者不去解决,就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那么,这样的不听话问题就必须要得到解决。

根据孩子不听话问题的不同情况和不同层次,解决问题的方案大致可分成以下三个梯次。

03 第一梯次解决方案:主动给孩子提供两种选择

孩子不听话的直接导火索往往是对家长提供的方案不满,从深层次上来说,只不过是孩子的选择心理没有得到满足。为消除这种不满,最简单直接的解决方案,也是第一梯次方案,就是家长主动给孩子提供两种选择。

给孩子选择,并不意味着孩子就可以随便作出决定,而是要让孩子在既定的选择范围内,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选择权来做出决定。这样做,既满足了孩子选择权的需要,又能把可能造成的后果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这里以一个妈妈想让孩子吃青菜的具体事例来说明:

很多孩子都不太爱吃青菜,大鱼大肉可是他们的心头最爱,可光吃肉不吃青菜,缺乏维生素,营养必然出现不均衡,对孩子的生长不利,所以,在这件事上,家长的态度要旗帜鲜明,孩子必须要吃适量的青菜,可若强行逼着孩子去吃,孩子肯定不乐意。所以,我们常常会看到不少家长大体是这样和孩子对话的:

“宝贝,这里有妈妈煮的青菜,很好吃的,你把它吃掉吧。”(此时妈妈的口气是平和的,闪耀着一副慈母的光环)

“不吃不吃,就是不吃,我讨厌吃青菜!”(孩子的调门一下子拔高了,一副拒不接受的样子)

“……”(此时发生了N轮的你来我往,弥漫着一股“大战”来临的紧张气息)

“我已经说过了,快点把青菜吃掉!(眼见宝贝软硬不吃,想着孩子可能营养不均衡的后果,老母亲也急了,再也顾不得保持慈母形象,几乎是气急败坏地朝着孩子吼道)

这样的情景熟不熟悉?只能说是太熟悉了,几乎成为了一个教育“死结”。难道我们就没有办法打开这个“死结”?办法其实是有的,这就是改变我们的教育思路,主动给孩子提供选择,过程也许就会变成这样:

“宝贝,今天你是想吃胡萝卜还是想吃白菜呀?”(此时妈妈的口气是平和的)

“我选胡萝卜!”(孩子的调门虽然很高,但这是积极正面的,也是妈妈所期望的)

“……”(因为孩子已经干净利落地做出了选择,所以这里再没有你来我往的“斗争”环节)

“好的,那今天就吃胡萝卜吧,妈妈就去帮你煮这道好吃的菜”(妈妈最后不忘再来一次渲染,母慈子孝,好一派其乐融融景象)

这看起来好像不可思议,其实,只不过是家长主动给了孩子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孩子心理上的选择欲,自然就不会出现往常心理上的抗拒和反抗。

在给3岁和3岁以下孩子提供选择时,家长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选项内容要考虑周全。两个选项要有一定的反差,不要差不多,让孩子举棋不定。反差大的选项,更能让孩子在选择之后产生心理上的满足感和尝到甜头之感。

2、两个选项可能产生的后果都是家长可接受的。如果你不想孩子吃糖果,那就不要问他到底想吃糖果还是想喝牛奶,这样他一旦选择了糖果,而你又不同意,就变成了口是心非,会严重削弱孩子对你的信任。

3、每次只提供两个可选项,不要让孩子在太多的选项中“举棋不定”。这很好理解,大人有时候都会有选择困难症,对孩子来说,选项如果多了,更是让他们晕头转向,耗时耗力。

如果家长给孩子提供两个选择,孩子也不愿意接受呢?这时候就需要升级我们的方案,这种方案简而言之,就是让孩子在指定范围内进行选择。

04 第二梯次解决方案:让孩子在指定范围内进行选择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的增强,有时候家长给他两个选择他都会不满意,这时候就要弃用第一梯次方案,亮出第二梯次方案。

第二梯次方案的核心就是家长给孩子指定一个范围,让孩子在指定范围内进行自由选择。还是以妈妈想让孩子吃青菜为例。

“宝贝,今天你是想吃胡萝卜还是白菜呢?”(这时妈妈的口气依旧是平和温柔的)

“我都不想吃,我哪个都不想吃。”(此时,这种方法已经不奏效,老办法不行,那就只有启用新办法了)

“你想吃什么绿色的蔬菜呢?”(妈妈开始有目的地引导孩子,提供了一个可选范围让孩子去选)

“我想吃绿色的苹果。”(孩子不知不觉中就进入了妈妈指定的范围)

“宝贝,你弄错了,苹果是水果可不是蔬菜哦,你再好好想想,你还想吃哪些绿色的蔬菜呀?比如绿色的莴笋,还是绿色的云南小瓜?”(看到孩子接受了指定的范围,妈妈又进一步提供了更具体的选项)

“那就吃云南小瓜吧!”(最后孩子在指定范围内做出了一个选择)

当家长给孩子划定了绿色和蔬菜这两大范围,让孩子从中进行选择时,也就给了孩子一定程度的自由选择的权利。

如果孩子不解“风情”,非常地固执,继续把问题升级,比如什么都不选,此时家长应该怎么应对呢?这时候,就只能再次把应对方案进行升级改造。

05 第三梯次解决方案:给孩子提供“选择和结果”

我们知道,不管是哪种选择,其背后必然会伴随着相应的结果发生。不同的选择,意味着不同的结果。

对家长来说,由于社会阅历等方面丰富,当然会比孩子更清楚哪些选择会带来好的结果,哪些选择可能会带来不好的结果。对不好的结果,正确做法当然是要尽量避免这种选择。但大多数孩子只会看到眼前的选择,而不会意识到这些选择所带来的可能结果。这时候,就需要家长把不同选择背后的不同结果给孩子挑明,让孩子明白,如果选择做了,问题能够得到解决;如果不选择做,就需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通过这种“选择和结果”的界定,建立起了一种特殊的因果关系,教给了孩子什么是责任感,让孩子意识到,自己要对自己的行为和选择负起相应的责任。

比如,当我们带孩子去逛商场时,孩子不听劝告,全然不顾自身危险(可能跌到)和他人危险(可能把老人小孩给撞倒),总是在柜台之间来回穿梭。

此时,我们可以这样对孩子说:“你要么就呆在我身边,要么我就要把你抱到购物车上了,你自己来决定吧。”

如果孩子仍然乱跑,那家长为了确保他的安全,就需要把他抱到购物车上,这会让孩子意识到:乱跑导致的结果就是要回到购物车上去,从而被限制行动范围,也就是再也不能乱跑了。坐在购物车上的滋味可不好受,在商场不乱跑,才是最明智的选择,因为还有一定程度的自由。

不管孩子怎么选,选择的结果都是家长可接受的,而且这两个选择结果,都能让孩子乖乖地呆在父母旁边,达到我们一开始的目的。

结语

最后做一个归纳总结,当孩子不听话时,家长正确的教育心态是改变孩子的重要前提。具体来说,有三种梯次的方案可以帮助家长来解决孩子不听话的问题:

第一梯次解决方案:主动给孩子提供两种选择;

第二梯次解决方案:让孩子在指定范围内进行选择;

第三梯次解决方案:给孩子提供“选择和结果”,让孩子对自己的选择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以上这三种解决方案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一个渐进的梯次关系。能用前面一种方案,就尽量不要用后一种方案,只有在前一种方案不奏效的时候,才去考虑后一种方案。

知名教育专家尹建莉老师曾说过:不要害怕孩子犯错,所有的过失都是成长的功课。没有糟糕的错误,只有糟糕的对待错误的方式。

以孩子“不听话”这件事来说,“成人可以给孩子呈现规则,却不能强迫孩子执行规则。如果有什么规则特别需要孩子服从配合,要想办法,通过合理的方式,让孩子看到规则之美,心悦诚服地接受。在规则教育中,家长的榜样作用和包容心远比强制力更能让孩子学到守规矩。”

因此,上面三种梯次的解决方案都是在基于不偏离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而推出的,家长所有的努力都不是想要去强迫孩子执行规则,而是通过积极的正向引导,通过提供一定的灵活选择权等方式,既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又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而这正是我们在教育孩子中所应要秉持的正确教育观!

0 阅读:40

敖爸聊教育

简介:专注0-15岁亲子教育,有效解决父母教育困惑和养育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