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方二陈汤

老糖话健康 2024-05-29 07:58:38

【组成】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五两(各150g)白茯苓三两(90g)甘草炙,一两半(45g)

【用法】为末,每服四钱,用水一盏,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同煎至六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现代用法:加生姜3g、乌梅1个,水煎服)。

【功效】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湿痰证。咳嗽痰多,色白易咯,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肢体困倦,不欲饮食,或头眩心悸,舌苔白腻,脉滑。

[制方原理]本方为治湿痰证之主方。湿痰之证,多由脾失健运,湿无以化,聚而成痰,郁积而成。湿痰犯肺,肺失宣降,则咳嗽痰多;痰浊阻碍气机,则胸膈痞闷;停留于胃、胃失和降,则恶心呕吐,不欲饮食;湿滞脾胃,则肢体困倦;阻遏清阳,则头眩心悸。苔腻脉滑,也为湿痰之征。治宜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方以半夏为君,取其辛苦温燥之性,燥湿化痰,降逆和胃。橘红为臣,理气行滞,操湿化痰,气顺则痰消。君臣二药,相辅相成,增强燥湿化痰之力。半夏、橘红均以陈久者为佳,因陈久者无过燥之弊,故方名“二陈”。茯苓为佐,渗湿健脾,以杜生痰之源。炙甘草为使,健脾和中,调和诸药。用法中加生姜降逆和胃,温化痰饮,既助半夏化痰,又制半夏之毒;复用少许乌梅敛肺止咳,并防温燥辛散而伤阴。六味相合,共奏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效。

制方特点:主以燥湿化痰,辅以理气和健脾利湿,为祛痰方的基本结构。苦辛之中少佐酸收,散收相合,燥湿化痰而不伤气津。

[临床应用]

1.用方要点 本方为湿痰证而设,为燥湿化痰的基础方。临床以咳嗽,痰多色白易咯,呕恶,舌苔白腻,脉滑为使用依据。

2.临证加减 咳嗽痰多而兼恶风发热,加苏叶、前胡、荆芥;肺热而痰黄黏稠,加胆南星、鱼腥草、瓜萎;肺寒而痰白清稀,加干姜、细辛、五味子;风痰上扰而头晕目眩,加制白附子、天麻、僵蚕。

3.现代运用 多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胃炎、神经性呕吐、梅尼埃病等证属湿痰为患者。

4.使用注意 燥痰者慎用;阴虚血弱者忌用。

(内容摘自谢鸣主编的方剂学教材)

0 阅读:23

老糖话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