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有人说是身份和地位
最近看了一个经济学教授的视频,他演讲的主题就是说房价问题,开篇,他就说,现在再谈到房价问题,有一个现象,就是谁说房价下跌,就一片赞扬声,谁要说说房价上涨,就是一片指责声。
但是,他这开篇第一点,就说的不对,这些年来,说房价上涨的,上涨十年的,永远上涨的,都好几千万粉丝了。前几年,环京房价蹭蹭地上涨,不也是这些人炒起来的吗?
说房价下跌的人,才是常常被指责呢。这个教授认为房价是涨的,涨价的理由一个是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另一个是,经济发展预期。这也是有道理的,经济不好,人们收入就少,自然,也就没有太多的钱买房,需求少了,房价自然也就涨不起来了。
虽然这与其他人说的,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不完全一样,但是,也不能说有多大矛盾,因为,这其中,也都是互为因果的关系,经济好了,人口就增加了,金融松了,经济也就好了。
教授自己说,这个观点,却引来很多人的热议,反对的声音不小,支持的人也不少。但是,有一种模棱两可的观点,认为,这个观点,是有一定道理。但是,为什么西安的经济并不是很好,但是,房价却在全国名列前茅?厦门的GDP是福州的两倍,但是,房价却是福州的四倍?还有的小小县级市,房价高的吓人,比如福建的瑞安市、浙江的青田县。他们和也是县级市的昆山和义乌,不能比,因为,昆山和义务的经济非常厉害。瑞安和青田的经济状况,在全国排不上前列,但是,房价却比一些省会城市都要高,原因何在?
他认为,房地产不是商品,是资产,是一个特殊的资产。这个特殊性,就在于,房子是一个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他举了一个例子,这个视频,很多人可能都看到了,就是在上海的人民公园征婚角,一个大妈问,小伙子,你在上海有房吗?小伙子说,没有,上海大妈说,没房还有什么好谈的呀?小伙子说,我在老家有四五套房,大妈说,老家的房子不算的。
教授的意思是说,你看到了没有,上海的房子为什么价格高,因为他给你的是一个进入上海的进门证。没有房子,就不是上海人,上海人的标志,就是有房。老家有房不算的,这样的结果自然是老家的房子价格低,上海的房子价格就高了,做一个上海人比做一个老家人,有身份。
教授说这就完美解释了,房价上涨是由于房子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证明。比如在西安为什么房价高,因为,西安是古都,在西安有套房子,让人显得了身份。厦门房价比福州高,是因为厦门的房子更让人觉得有身份。瑞安和青田,因为是著名侨乡,回来的华侨都有钱,本身就有身份,因此,房价也就高了。
教授的这个解释,猛一听还是挺有道理的,房子不就是身份的象征吗?住别墅的和住大豪宅的肯定比住老破旧小区的人显得有身份。据说香港的财界大佬都在一个山头上建豪宅,一栋房子就几千平米,价值十几个亿。可不嘛?房子就是身份的象征,什么条件住什么房子,多么简单的道理。
但是,仔细想想,这个因果关系,只是一个正相关的关系,不能逆相关。有了钱,就能买豪宅,就能在上海买大房子,自然也就有了比较高的身份。钱越多,房子就越好,房子越好,房价就越高。这个逻辑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像教授说的,因为要显得自己有身份,就去房子贵的城市买房,哪里的房子贵就去哪里买房?不为别的就是为了显示自己钱多。有这样的人吗?
我想显得自己有身份,也想买大房子,但是,没有钱,不是一场空吗?想显示身份,只能是一种想法而已。
作为投资者来说,他们到哪里买房,就是去房价涨的快的地方,投资需求都是看房价预期的涨幅大小。
因为,为了显示身份,就只买贵的。那只能说是土豪的选择。但是,没有普遍性,更没有人以为,为了显示自己有身份,故意推动房价上涨,这不是傻子吗?即使再有钱的人,也会考虑以尽量小的成本获得尽量好的房子。
教授的这个逻辑,确实挺奇葩的。按照这个逻辑,房价只会越来越涨,越涨越高,因为,每个人都有虚荣心,都想买更好的房子显示自己身和地位。
还有就是,如果房价和其他因素没有关系了,调控也就失去效力了,你总没有调控虚荣心的工具吧?把人们的虚荣心,全部给调没了,这不可能啊。从而形成了教授这种房价只能涨不能跌的逻辑。【本文由“马跃成”账号发布于2021年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