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管宏业
隧道尽头的曙光,就在所有人的期盼中悄然来临。
随着汽车产业供应链逐步畅通,复工复产节奏明显加快,汽车产销呈现恢复性增长。汽车工业协会昨日发布统计,5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92.6万辆和186.2万辆,环比增长59.7%和57.6%,同比下降5.7%和12.6%,降幅比上月收窄40和35个百分点。
产销逐步回暖,优惠政策渐次落地,仿佛一夜之间,汽车业变了一个模样。
尤其是对一汽-大众来说,在经历了长春长达48天疫情封控后,5月份的成绩,无疑是领军行业发展、彰显体系实力的又一次明证。
根据销量数据,5月份,一汽-大众终端销售新车达153 309辆,环比增长83.7%。其中,大众品牌销售89001辆;奥迪品牌国产车销售50008辆,进口车销售3300辆;捷达品牌销售11000辆。
1-5月,一汽-大众累计终端销售新车671892辆。凭籍此,5月单月及前5个月累计终端销量均位列国内乘用车行业首位。
凭借全体系争分夺秒奋力拼抢,一汽-大众在5月份取得阶段性成果,不仅有力提振了行业信心,更为疫情之下的乘用车市场和经济发展注入动力。
成绩来之不易。今年以来,长春、上海、北京等多地出现疫情,对一汽-大众主机厂、供应商、物流、经销商等相关领域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知情人透露,1-4月,一汽-大众事实上只有一半时间正常生产经营。
好在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从4月中旬开始,一汽-大众有序推进复工复产。5月6日,召开“聚焦奋战六十天,全力打赢上半年”动员大会,公司董事、党委书记、总经理潘占福表示:奋战六十天,打赢上半年!我们相信,时间是可以抢回来的。
一汽-大众董事、党委书记、总经理 潘占福
至暗时刻里,那些进取的决心、恒定的信心,比黄金更可贵。
咬住全年目标不放松,尽快为用户交付产品,带动全体系供应商及产业链抗疫抢产,进则全胜,不进则退,这也是一汽-大众作为汽车行业领军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封控长达48天,产能一度下滑超过50%,对一个企业而言,无异于极限承压。据了解,在公司坚守的员工,经常累到躺在长条凳上睡着;外埠基地深挖产能极限,营销团队全力以赴拼抢市场。通过制定分级管控策略,全力确保目标达成。
这个过程中,大众、奥迪、捷达三大品牌,各期启动了应急预案,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在疫情进入第三年后,一汽-大众在摸索中创变,通过行之有效的线上管理方式,大幅降低了停摆带来的影响。
有极限承压,就有极限突围。5月份,一汽-大众长春基地11次突破产能历史纪录,最高日产达3451台,五大基地累计生产新车达15.2万辆,相较于4月环比增长176%。
在销售方面,三大品牌相继推出多款新产品,并创新营销打法,针对疫情地区经销商开展多元化直播营销。大众品牌还推出六大举措,全面覆盖用户产品全生命周期需求。
在我们看来,一汽-大众快速走出低谷的意义不仅在于一个企业,而是为疫情反复冲击下的中国汽车业提振了一份信心,树立了一个典型。
如何提高供应链风险应对能力?如何进一步凝练体系自主可控力?甚至是如何“把时间抢回来”?这些都是之于整个行业可资借鉴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