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急发湿瘀重!急则止痛,自拟清热祛瘀方:清热毒祛湿化瘀止痛

志邦的备忘录 2025-03-28 13:30:53

北中医李教授原创人文医学科普第871篇

大家好,我是北中医李老师,有患者评论区留言说自己的痛风因为前两天北方下了一点小雪,那天穿衣服也比较薄,在外面待的时间比较长,加过回家后痛风发作了。

痛风发作,按照西医的疗法,无非是在疼痛刚出现的时候,尽早从小剂量服用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那些病邪已经深入骨质血脉经络有痛风石的常规方法无效甚至需要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这虽然可以尽快缓解痛风关节症状,但一系列的毒副作用可让服药难以持续。

所以很多人也会用中药内服或外敷贴膏、凝胶等辅助治疗。

中医有什么好方法没有?

中医降痛风归位痹症范畴,且把痛风初期和急性期的痛风归类于热痹或湿热痹,病因乃饮食嗜食膏粱厚味醇酒,久之损伤脾胃,脾胃运化水谷精微能力下降,湿热内生,湿热痹阻经络关节,再外感风寒侵袭,内外邪合邪为患,滞塞气血津液运行,导致湿热煎熬生痰,痰凝络脉,络脉不通,不通则痛,发尾痛风关节炎症,多表现为红肿热痛。

如何治?

针对湿热痰瘀痹阻、痛风急发关节红肿热痛的特点,中医施以辨证分期治疗,急性期湿热为标,急则治标,可施以祛邪为主,也就是清热解毒、化痰祛瘀、通络消肿止痛,在依据患者脾胃亏虚的痛风本虚特征,而辅助以健脾和胃的方法。据此拟定出下面的调理方,组方(应平台科普审核规则不标详方):

苍术、黄柏、牛膝、薏苡仁、防己、泽泻、独活、秦艽、地龙。

加减使用方法:

关节疼痛剧烈的,加延胡索、乳香、没药。

关节灼热疼痛严重的,方加萆薢、生石膏,以清热通络。

如果久病关节肿大畸形的,则方加桃仁、山慈姑来活血海域软坚散结。

中医用此方在加强低嘌呤饮食、喝水、碱化尿液、坚持运动和调节作息等生活方案基础上治疗 30 名辨证为脾虚失运、湿热内蕴型急性期痛风患者,治疗五天。

然后同除了执行生活调摄方案基础上,加服塞来昔布胶囊,同时服用秋水仙碱。也是治疗五天。

然后对比临床疗效,结果显示:

降尿酸疗效:

中药组的尿酸均值从 486 降到 302,而西药组的尿酸从均值 490 降到 397,降尿酸相差近 100。

在缓解关节疼痛的疗效上,中药组能把疼痛积分从 2.24 降到 0.32,而西药组只能从 2.23 降到 0.63,这证明还是中药组缓解痛风关节疼痛的效果好。

在临床疗效上,中药组治愈18名,显效10名,有效2名,而西药组治愈11名,显效10名,有效6 名,无效3名。

所以无论从降尿酸还是缓解痛风关节疼痛,或者临床疗效,都显示出中药治疗急性痛风的优势。

这有什么道理?

上面的清热祛瘀方中,苍术能健脾燥湿祛风湿。黄柏功擅清热祛湿泻火。薏苡仁、泽泻可淡渗利水渗湿,健脾除湿。怀牛膝可活血通经,滋补肝肾。防己、秦艽能祛风湿、利水止痛。独活、地龙能祛风通络消肿止痛。

方子里的牛膝还能导引诸药直达病所。

总之全方诸药配伍合理,用药病证、方证合一,符合急性期痛风湿热瘀阻的病机,随证灵活加减,疗效确切。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下面的评论区留言讨论。

本文参考文献(图文来源于网络):2001年第1期《 中国中医急症杂志》李敬会等文章《清热祛瘀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0例》。。

0 阅读:0
志邦的备忘录

志邦的备忘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