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反史思明手下,能不能成功?从后面执行情况看,完全不是一个好主意,这反映出朝廷内部一些问题。
第一情报糟糕。
策反是个高风险的事,属于提着脑袋干革命,一步都不能出错,找哪些人、有多大把握,事先肯定要有个评估。
实际情况怎么样?
乌承恩到处找人谈心,结果转过头,这些人纷纷向史思明告发(‘承恩数诣诸将营说诱之,诸将以白思明’);出发前,唯一定了要找的人是阿史那承庆(‘赐阿史那承庆铁券,令共图思明’),结果到事情败露,也没见他露脸,而且后面,阿史那承庆一直效忠史氏,可以说是叛军死党。
这些都说明,朝廷的方案漏洞很多,经不起推敲;相反,史思明管理部下很有一套,队伍很团结。一个高风险的行动,一个想当然的、没有坚实情报基础的计划,失败是必然。
第二组织糟糕。
策反又是个很麻烦的事,不是说人派出去就万事大吉,前方后方,要有很好的联动和协调,但在这次行动中,看不到这种协调。
朝廷既没有大兵压境作后盾,又没有优待政策作呼应,相反,在此期间做了一件事:大规模审判两京投敌官员,杀了前宰相陈希烈等十几个人。
史思明抓住机会做底下工作:“陈希烈这些人,都是朝廷大臣,太上皇不管他们死活,自己跑去成都,结果现在治人家罪,掉了脑袋。我们这些跟着安禄山造反的,还想有好果子吃?”(‘希烈辈皆朝廷大臣,上皇自弃之幸蜀,今犹不免于死,况吾辈本从安禄山反乎!’)这话是很有说服力的。
第三个糟糕不太明显,但更加致命:军队话语权过大。
史思明靠不住,这个判断没毛病,但要不要急着下手?值得商量。
既然策反行动把握很小,折腾这个事最大的可能,是把史思明逼向朝廷的对立面,合不合算?
显然不合算。
朝廷、史思明、安庆绪,三方博弈,无论从拉一派打一派的角度,还是从远交近攻的角度,都不该在这个时候跟史思明翻脸。
什么时候能翻脸?朝廷实力够大,比如:消灭安庆绪以后。
柏杨《白话资治通鉴》
策反行动是李光弼提出来的,这里面有他一些小九九:他跟史思明打得最多,双方部队结仇很深,从感情上,不接受史思明投降;从利益上,他和郭子仪才封公爵,史思明一个叛贼,反而封王,能忍下这口气?
而且出头的是李光弼,背后代表着朔方军。万一招降成功,史思明他们反成了朝廷功臣,都要来瓜分胜利果实。李亨曾表扬郭子仪:‘吾之家国,由卿再造。’立下再造大功的朔方将士,能不能理解,能不能接受?
很明显,作为朝廷目前唯一的主力,朔方部队不情愿、甚至不可能接受史思明的投降。
做策反这样的事情,对军事集团有利,对朝廷不怎么有利,这叫什么?叫养寇自重。朝廷的去军阀化之路,任重道远。
最后讲讲乌承恩的行动。
他四处串联,又‘多以私财募部曲’、自掏腰包搞私人武装,史思明听说后,什么反应?
史书用了三个字形容:‘疑未察。’怀疑但没有查实。其实以史思明之狡诈,早就明白乌承恩在搞鬼,只是没有过硬的证据。
很快,证据来了。
乌承恩到了范阳,住在招待所里。他有个儿子还在范阳,史思明故意叫他们父子见面,而且安排留宿,搞不好还喝了顿酒。
“思明伏二人于床下。夜中,承恩密谓其子曰:‘吾受命除此逆胡,当以吾为节度使。’二人于床下大呼而出。”
没想到床下有人肉窃听器,这下彻底暴露。
史思明立刻把乌承恩抓起来,搜检行李,找到一个铁券和李光弼的信,信上说:“阿史那承庆能办事,这个铁券给他,办不成,不要给。”另外还有份准备处理人员的名单,有好几百页那么多。
胡三省这里有个评论:干这种脑袋挂在裤腰带上的买卖,乌承恩怎么可能随身带着李光弼的信?更不可能带那几百页的名单,这明显是史思明伪造,用来激怒下属的。
他这个分析很对,但就算伪造,派乌承恩策反总是事实吧?史思明又悲又气,半真半假演了一出戏:
“乃集将佐吏民,西向大哭曰:‘臣以十三万众降朝廷,何负陛下,而欲杀臣!’”
史思明可能三心二意,也可能中途变卦,但起码此时此刻,他有投诚之心,何苦逼之速反呢?
本篇修订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一分钟神思漫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