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 形象)
先秦时期有个十分有名气的偶像男团,叫做“天下十豪”,意思是当时天下间最有名气的十位思想家。
这个名单是谁定的呢?是吕不韦。
榜上有名是一种什么滋味?声震寰宇又是一种什么感觉?
哲学家生于先秦,虽说战乱频发,生活动荡,但有时,也是一种幸运。
这十位仁兄之中,我们比较熟悉的,一般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道家学派的大思想家列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著名军事家孙膑。
而剩下的,则属于是比较冷门,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关尹,田骈,阳生,王廖,儿良。
关尹,阳生,田骈是思想家兼教育家,而王廖和儿良则是古代名将。
今天作者要讲的,就是该团体中的冷门人物,田骈。
田骈,也叫陈骈,是齐国人。
我们知道,齐国有一个十分亮眼的机构,叫做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官办学府,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社会科学院。
稷下学宫里,人才济济,当然最多的还是社会各界的名流,他们以客座教授的身份在学宫里讲学,顺便传播自己的思想和见解,比如我们熟知的孟子,就曾长期活跃于稷下学宫中。
田骈的名气,当然没有孟子高,因为放眼天下,水平能超过孟子老兄的,那也属实是没有几位。
(孟子 形象)
不过,没名气不代表没实力,事实上,田骈仍然是那个时代不可多得的名士。
他这个人,在思想辩论的问题上,很有一套。
稷下学宫的建址,是在齐国的都城临淄,那么很显然,该学宫本质上,是为了齐国的政治生态服务的。
作为齐国名士,田骈在稷下学宫当然也有一席之地,而且,他这个人很有责任心,有事没事就跑到齐国国君的面前,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有一次,田骈找到齐王之后,一顿高谈阔论,搞得齐王不厌其烦,相当上火。
因为田骈的思想对齐王来说,实在是太大了。
田骈动辄就是宇宙啊,天下啊,万民啊,这位老兄把一切都说的很大。
齐王认为,这不太行,于是他告诉田骈,大道理你就不用讲了,我是齐王,不是天下之王,我现在所拥有的,只不过是齐国的这一片土地,如果你要给我上课,你只需要告诉我如何治理齐国就可以了。
齐王的不良情绪,我们也应该予以理解,因为稷下学宫的名士实在是太多了,这个也要给齐王点看法,那个也要给齐王点建议,我佛如来都难免做狮子吼,又何况一个小小的王呢?
(齐威王 塑像)
田骈对齐王的心情很理解,但他的表达欲望很显然并不能刹住车,面对齐王的训诫,他不吭不卑的解释道:
政治这种东西,就如同一片大树林,难道天下间缺乏木材的人,都会去种植一片大树林么?
不,他们不会种植树林,而是会从树林中挑选良好的树木砍伐掉,然后为自己所用。
现在我和你讲如何治理天下,难道你就一定要如我所说去治理整个天下么?你完全可以从天下间的政治中找到你想要的政治,学会之后用来治理齐国。
田骈的这段话,说的还是很有水平的。
彭祖长寿,三代兴盛,五帝昭明,神农伟大,想要成就一番大事儿,别的先不说,至少你得听人劝。
那齐王有没有听人劝呢?
作者很想要告诉大家,但问题是,史书到这里的记载戛然而止,所以本着严谨求实的历史态度,作者只能说,我也不知道。
田骈劝谏的这个齐王,按照时间推算,应该是齐威王。
(唐子 形象)
当时齐威王身边,还有一位叫做唐子的大臣。
这个唐子,平时和田骈就不太对付,他眼见田骈有事没事就拿话来挤兑齐威王,于是立刻跑到齐威王的面前说田骈的坏话。
想来,当时那个阶段的齐威王,还没有被淳于鬓点醒,开启他“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人生,所以面对唐子的挑拨,齐威王很快暴怒不已,下令将田骈抓住杀掉。
国君下了诛杀令,齐国,田骈是混不下去了,虽然田骈了解“孔曰成仁,孟曰取义”的道理,但问题是,要看这件事儿死得值不值。
某位哲人曾经说过,杀身固然可以成仁,但却不能成事。
而想要成事的田骈,只能暂时跑路。
天大地大,慌忙从齐国奔逃出来的田骈突然有些迷茫,走出齐国临淄,一时之间,他也不知道该往哪里去。
幸好,一个叫做田文的人收留了他。
田文,绰号孟尝君,战国F4之一,齐国宗室子弟,生平最喜欢招揽门客,世道上有一时困顿的名士,田文必然会伸手帮上那么一把。
(田文 塑像)
这个人急公好义已经到了一定程度,乃至于后世有这种爱交朋友,爱帮助别人的人出现,人们都会说,这人有孟尝之风。
田骈在稷下学宫上班的时候,那也是知名教授,是有职称的,眼下田骈落了难,田文立刻把田骈接到了自己的住处,五险一金安排,四菜一汤供养,那福利待遇可以说是妥妥的。
孟尝君田文的封地,是在薛邑,也就是今天的山东省枣庄市境内。
枣庄离齐国都城临淄,那还是有段距离的,贴心的田文考虑到这个因素,还时常跑到田骈的住处,询问田骈是否想念齐都。
思念家乡,这是人之常情,一句我想回家,是无数在外漂泊的游子,内心的写照,就如那一句死后的入土为安,这是也是一个人一生之中最后的,也是最无法拒绝的请求。
田文问田骈你想不想家啊,田骈表示我不想家,但是我想一个人。
田文很奇怪,因为他知道田骈已经把妻儿老小都带了过来,临淄城里已经没有田骈的故人了,既然如此,田老兄还能思念谁呢?
田骈说:我思念的不是别人,正是唐子。
如果田骈说出其它人的名字,田文不会觉得奇怪,但唐子两个字说出来,田文的内心可以说是充满了疑惑。
本来你在稷下学宫待的好好的,如果不是唐子给你下绊子,再过两年你搞不好都能当上副校长了,他是你的死敌才对啊,你怎么可能会想他呢?
田骈表示,道理虽然是这样,但话不是这么说的,以前我在临淄的时候,虽然地位还可以,但是日子总体来说,过得还是很清贫的,那时候我吃的是糙米,喝的是菜汤,但现在我在你田文这里吃香喝辣,这都多亏了唐子啊。
此谓毁人而反利之者也,是故毁誉之言,不可不审也。
(田骈 形象)
看来,田骈倒是一个十分洒脱的人。
他在田文账下的时候,薛邑曾经有位齐人慕名而来拜访田骈,这人见到田骈立刻发问:
我听说先生你的品德十分高尚,你的人生信条就是绝不入仕,而要融入民间,多为百姓办实事。
田骈听完若有所思,反问道:敢问阁下是听谁说的?
齐人微微一笑,表示自己是从邻居家的女子嘴里听到的。
田骈一听,觉得齐人说话有点不太对味,询问他说这些话到底是什么意思,齐人则说,我邻居家的女子,曾经立志终身不嫁,但她虽然不嫁人,却已经生了七八个儿子,这就好比先生,每天嚷嚷着自己不做官,但却被孟尝君好吃好喝伺候着,每月还能领到不少银钱,所以你说你不愿意做官,实际上你比做官的人还要富有。
田骈知道齐人是在笑话他,只是轻轻摆手而已。
面对质疑,或者说面对事实,田骈选择了沉默。
又有一位哲人曾经说过,如果你想要学习到人生的智慧,你就要学会沉默,假如你想要学到更多,那你就更要沉默。
老实说,有关田骈同志的史料,其实并不是很多,尽管我们相信,他在他自己当下所处的那个时代里,一定是风光无限,有着精彩的人生,但碍于史料的匮乏,我们无从得知他具体的一生。
诚然,这不是田骈一个人的现状。
(贾谊 形象)
十豪中的名将王廖只出现在贾谊的《过秦论》中,贾谊把他和战国时期的吴起,孙膑,廉颇,赵奢相提并论,但我们却无从得知他的生平,更不知道他来自于当时的哪个国家。
而那个被庞涓砍去双腿却仍然能触底反弹的孙膑,尽管他拥有着传奇的一生,但我们却仍然无法得知其生卒年。
外国人研究历史,总是会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的国家往往年代太短,史料太少,研究来研究去,就那么点东西,而中国人研究历史,同样也要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年代太长,史料太多,从商周时期就开始记录历史的史官们留下了汗牛充栋的著作,一个人哪怕穷极一生,也很难完全搞明白。
尽管历史长河如此源远流长,但总还是会有一些沧海遗珠,成为了斑驳的过往。
但我之所以还是要把田骈的故事写出来,是想要告诉你,所谓帝王大业,所谓辉煌一生,所谓千古留名,其实在某些角度看起来,并不能算什么。
这个某些角度,就是你观察你自己人生的角度。
你活得是否快乐,你是否真正开心,你是否自由自在,你是否真正的感到舒适。
用喜欢的方式度过自己的一生,在键盘上敲敲打打很容易,但放到现实生活中,其实很难办到。
不知千年前这位略不太知名的隐士田骈,有没有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