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读五遍《红楼梦》,研究人物做人行事的智慧

宁拙说 2024-12-09 18:10:46

《红楼梦》进入高中教材,不少教师根本不引导学生研读,而是轻描淡写地讲几个所谓专题就结束了,学生也许根本就没有《红楼梦》。

我对学生讲,《红楼梦》是很适合于研读的,因为人物不仅性格鲜明独特,而且充满行事做人的智慧,更重要的是叙述留白十分丰富。

只要思索人物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这样说,就发现内含的智慧十分深厚。

我对学生说,只要学会王熙凤,社会就是凭你驰骋的沙场;只要学会薛宝钗,人世就是任你表演的舞台。

作者藏得很深,绝不表露态度,总是冷静客观地叙述故事,人物在干什么及怎么干,可绝不说人物为什么这样干,为什么这样说。可是人物言行间总是藏着做人智慧。

毛泽东为什么要读五遍?书中可研究的东西固然丰富,可作为政治伟人,大概是对人物行事的智慧最感兴趣吧?而人物行事的智慧恰恰不易弄透彻。

这里举四十四回“喜出望外平儿理妆”,平儿遭凤姐冤打后,宝玉向其献殷勤的故事。宝玉有四大动机。

第一 表现对漂亮女孩的悲悯

宝玉是女性化的男人,因为对女孩的关怀在脂粉群里大受欢迎。女孩是最受礼教凌辱的对象,宝玉叛逆礼教,也就亲近女孩。他对不幸女孩的怜悯是除爱情之外最重要的情愫,也成为读者受到女孩不幸命运感染的中介。

平儿无故遭到凤姐夫妻打骂,很委屈,是下层女性不幸命运的写照,触痛宝玉的怜悯之心,引出宝玉精致的关怀,读来情趣盎然。

宝玉“便让了平儿到怡红院中来”,对她巧用心思,“……这里有你花妹妹的衣裳,何不换下来……把头也另梳一梳”。

不过,宝玉却用关怀表达怜悯。既要换衣,又要梳头,还要施粉。用语更是款语软言,说到平儿心坎上,无不表达真切的同情,跟贾琏的邪恶,凤姐的狠毒,不是形成强烈对照么?一个丫鬟得到主子如此厚爱,不是喜上眉梢么?

第二 为凤姐夫妻道歉

从兄弟考虑,宝玉也是替凤姐贾琏道歉。“好姐姐,别伤心,我替他两个赔个不是罢。”

宝玉深知贾琏的滥烂邪恶,凤姐的势利狠毒,平儿夹在二人间必然备受凌辱,也就替二人陪不是,既是对二人含蓄的批评,又是对平儿的同情和支持,深切的关怀怎么不令平儿感动?

不过,道歉也是献殷勤的最好借口。

第三 为自我找乐子

凤姐的生日又是金钏(因宝玉而死)的生日,宝玉一天不乐,眼下平儿不是正送来乐子吗?“在平儿前稍尽片心,也算是今生意中不想之乐”。因为做了件小小的好事,宝玉怀悼金钏之痛得到慰藉,转悲为乐。

这是宝玉特有的“浅薄”情怀,只要自觉到动了有益的悲悯,做了有益的琐事,就自得其乐。为平儿献殷勤,既安抚平儿,又快乐自己,完成长期以来想做而没有机会做的事儿。

不仅如此,就是祭奠一回金钏,洒两滴泪,也获得心灵的惬意,感到满足。他的怜悯与快乐只有一步之遥呢?

第四 表现对漂亮女孩的泛爱

宝玉对漂亮女孩充满一种孩子似的生理性的迷恋,作者称为“意淫”,尽管委实尊重女孩,跟贾琏辈截然不同,可到底对漂亮女孩有种“泛爱”情结。

“宝玉素日因平儿是贾琏的爱妾,又是凤姐儿的心腹,故不肯和他厮近,因不能尽心,也常为恨事。”可见宝玉对平儿一直在远处关注,总希望表达亲密的情愫,眼下平儿受到莫大委屈,不是送来的好机会么?

“姐姐还该擦上些脂粉,不然倒像是和凤姐姐赌气的似的”,亲昵地称姐姐,出的主意要那么契合平儿心意,并亲自将“宣窑磁拿揭开”,“拈了一根(玉簪花棒)递与平儿”,细心体贴不亚于闺蜜。

平儿不仅受宠若惊,而且非常受用。不过,平儿是否体会到宝玉特别的亲昵呢?是否领略到宝玉泛爱的情结呢?多么富有个性的公子哥们!

0 阅读:10

宁拙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