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藩镇割据中活的更久

江湖说事 2020-01-23 12:01:18

为何有的朝代即使存在藩镇割据,也依然可以存在数十年,甚至是上百年,而有的朝代一经出现藩镇割据却连十年都坚持不住呢?唐朝自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遍布天下,但唐朝仍屹立一百余年(公元763年安史之乱结束,公元907年唐朝被朱温所灭,历时144年),汉朝为弹压农民起义而设立“州牧”(公元188年,刘焉上书汉灵帝设立该职),但仅仅三十余年,东汉就宣告覆灭了,如果以董卓入洛阳(公元189)算起,仅仅一年就大权旁落。

如果说在平时,帝王和臣子、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是正常的上下级关系,那么,当地方割据形成后双方的关系更像是一个公司集团里大股东和小股东、董事长和各位股东的关系。帝王对于臣子、中央对于地方已经失去了绝对的掌控,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了。而臣子对于帝王、地方对于中央有了超乎想象的自主权,对于地方割据势力可以视自己的利益需要决定是否要遵从中央。例如唐朝的河北三镇(范阳、成德、魏博三镇)当中央政策不利时就反叛,自立为王,一旦中央服软,又偃旗息鼓重归王化。对于民间人才也可以自主选择效忠于各路诸侯,而不必苦苦挣扎于科举、察举等选人制度,例如汉末诸葛亮、庞统等人,无须理会当时的汉献帝。

   

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

——《新五代史·安重荣传》

在一家公司或者企业里,你是否还可以继续当这个董事长决定于你是否还具有一定的实力。同理,当天下割据形势已不可逆转时,帝王是否还可以是帝王也决定于这个中央是否还具有一定的实力。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李隆基急调西北边军勤王:

“其河西、陇右、朔方,除先发蕃汉将士,及守军郡城堡之外,自余马步军将兵健等,一切并附行营。各委节度使统领,仍限今月二十日齐到。”

此时,一支由抗击吐蕃前线而来的军队进驻了陕州,它的名字叫“神策军”。自此:

“以神策军屯苑中,自是寝盛,分为左、右厢,势居北军右,遂为天子禁军,非它军比。”

唐朝中央政府曾多次扩编神策军,至唐宪宗时期,该军达到全盛,总兵力超过18万。唐宪宗据此,先后平定西川节度使刘辟、淮西节度使吴少阳等叛乱,开创了“元和中兴”,成功的为唐朝续了命。日本僧人圆仁记载:

“左右神策军,天子护军也,每年有十万军。自古君王,频有臣叛之难,唯置此军以来,无人敢夺国宝。”

但当神策军的生命迎来终结时,唐朝也迎来了它的终结。公元881年黄巢义军兵临长安,此时的神策军

“神策军士皆长安富家子,赂宦官窜名军籍……闻当出征,父子聚泣,多以金帛雇病坊贫人代行,往往不能操兵。”

公元907年,宣武军节度使朱温率兵进入长安。就此,失去最后一点实力的唐朝彻底灭亡。

▲黄巢起义

3 阅读:104
江湖说事

江湖说事

冷眼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