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浅方营养师。去年年底,我接触了一位客户李姐,她刚满50岁,体重基数不算特别大,但腰腹明显圆润。
她试过节食和跑步,但体重反反复复,总感觉“肉都藏在肚子里”。经过3个月的针对性调整,她成功减重20斤,整个人状态焕然一新。今天结合她的经验,分享一些普通人也能操作的实用方法。

李姐以前早餐爱吃白粥配包子,中午一碗米饭吃到饱。这类精制碳水消化快,容易让身体囤积脂肪。我建议她把白米面换成糙米、燕麦、红薯等粗粮,每餐主食控制在拳头大小。
比如早餐用燕麦片代替白粥,午餐用杂粮饭替换白米饭,晚餐减少主食比例,增加蔬菜量。粗粮中的膳食纤维能延长饱腹感。
具体操作:煮饭时按1:1比例混合糙米和大米;红薯切片蒸熟代替部分米饭;燕麦片用牛奶泡软,搭配鸡蛋和青菜。这些细节调整既能满足日常能量需求,又不会让身体负担过重。

很多人习惯先扒两口饭再夹菜,但调整顺序能带来意外收获。李姐的餐盘里,我会要求她先吃完一碗绿叶菜(如菠菜、油麦菜),再吃蛋白质类食物(如鸡胸肉、豆腐),最后吃少量主食。
这种顺序能发挥蔬菜高纤维的好处,同时避免因饥饿导致的过量进食。
李姐反馈,以前吃完一碗米饭还想添,现在先吃够蔬菜后,饭量自然减少三分之一。她常选的蔬菜包括凉拌木耳、清炒莴笋,搭配蒸鱼或卤牛肉,口味清淡但满足感强。

李姐工作忙,很难抽出整块时间运动。我建议她利用碎片时间做两件事:一是每天饭后贴墙站立10分钟,后脑勺、肩胛骨、臀部、脚跟紧贴墙面,收紧腹部;二是早晚各花10分钟揉腹,双手交叠顺时针打圈,力度以不难受为宜。
四、调整作息节奏,平衡身体状态国外一项追踪300人的研究显示,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群,腰腹脂肪增加概率比睡眠7-8小时的人高出30%。我让李姐把每晚入睡时间提前半小时,睡前半小时不刷手机,改听轻音乐或翻几页书。同时,她在压力大时会做5分钟深呼吸:吸气4秒,屏息2秒,呼气6秒,循环3次。
简单的方法帮助她减少情绪性进食。

最后想说,每个人的身体节奏不同,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比照搬“网红食谱”更重要。如果你也在为腰腹脂肪困扰,不妨从今天开始尝试其中1-2项调整,给自己3个月时间,耐心等待身体的正向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