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八月份,在门诊遇见一位62岁的老人,女性,首先看到的就是老人右手不停的颤抖,走路的样子也是有些佝偻,家人陪着前来就诊,看样子应该是比较痛苦了,不仅手抖说话的时候头部也会微微颤抖,声音比较嘶哑。这样的患者在门诊第一次遇见,如果是按西医的思维判断大概率就是“帕金森”之类的吧。
经过询问,老人说自己这样的情况已经有半年左右了,吃饭拿筷子都费劲,毕竟是右手使用的频率还是很高的。看老人舌象,舌红少津还有些细小的裂纹,脉弦细弱。用过雷沙吉兰片,刚开始效果还行,后来逐渐控制不住了,希望中医能有办法解决。
第一次遇见这样的病例,还是有些拿捏不准,想来想去忽然想到张大昌弟子衣之镖先生在《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临证心得录》中有一则医案,跟本案很像,翻看所用方剂是大阴旦汤加味。原文记载如下:
手颤抖医案:
本县经镇乡大赵庄赵某,男,64岁。2009年3月18日
初诊。
素患颈椎病,颈椎变直,4~5椎间隙变窄,于20天前双手持续性粗震颤,一周前晨起震颤加剧,手不可持物,在某医院诊治,医嘱每日2片安坦治疗,但患者误听为每次2片,日三次,3天后面部浮肿,自改服每日1.5片,刻下仍双手颤动不可持筷,并有口干音哑、困倦乏力等证,察其舌红少津,细小人字纹满布舌面,苔薄白,脉细弦,嘱停服安坦,用大阴旦汤加减:
柴胡30 克 ,党参20克,黄芩20克,生姜(切片)20克,炙甘草 15 克,白芍 25克,大枣(掰)12枚,花粉15克,生地15克, 葛根15克,竹叶10克,用水2500毫升,煮取1200 毫升,去渣重煎至600毫升,分三次温服,日一剂。
3月24 日复诊:手颤已止,除微音哑外,诸证消除,改用六味地黄丸药以善后。当年10月随访,病未复发。
按:大阴旦汤即《伤寒论》之小柴胡汤加白芍,为扶阴之方。以五脏辨证,属阴土剂(详说请参拙著《伤寒论阴阳图说》学苑出版社,2009年),可统三阴。此例主证手颤为风证,证见舌质红,细纹满布,乏津口干音哑,脉细,显系阴水不升,水不涵木而风动于上之证,故用原方加入生地以助阴液,葛根升阴气而通络,又加入主“烦热风痉”(《别录》) 之竹叶,遵《伤寒论》小柴胡汤口渴者去半夏加花粉之加减法,使阴气得升而浮阳下降,阴阳调和而风痉自止。
从以上医案可以看出,颤抖属风,肝木受病,然而肝肾同源,滋养肾阴肾阳同样很重要。
小柴胡加白芍,以花粉易半夏都是辨证思维,并非随意使用,结合本案辨证,决定给患者调整方子以疏肝健脾为主,加入天麻,杜仲两味药,观察变化。
组方如下:柴胡24克,黄芩12克,生姜10克,天花粉12克,党参12克,白芍20克,大枣6枚,生地12克,葛根30克,天麻10克,杜仲10克。五付水煎服,早晚服用。
五天后患者复诊反馈手抖大减,精神状态明显改善,食欲也变好了,希望进一步治疗,辨证后在原方基础上加了25克黄芪,并叮嘱配合六味地黄丸一起服用。后来患者家属反馈患者已基本恢复正常,就停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