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波动,也称血糖变异性或血糖漂移,是指血糖水平在其峰值和谷值之间变化的不稳定状态。
近10年来,越来越多的内分泌学家开始关注血糖的波动。大量研究证实,血糖波动可能对糖尿病患者造成一定的危害,包括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加、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疾病等,同时会增加患者的死亡率。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血糖变化有两种特殊机制:“黎明现象”和“黄昏现象”。“黎明现象”一词最早是由Schmidt等人在1981年提出的。“黎明现象”是指糖尿病患者在夜间血糖控制尚且平稳,即无低血糖的情况下,于黎明时分由各种激素间不平衡分泌所引起的一种清晨高血糖状态。“黎明现象”在1型糖尿病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中都很常见。
“黄昏现象”不如“黎明现象”那么广为人知。“黄昏现象”是指糖尿病患者下午血糖控制较平稳,但于黄昏时段,即晚餐前出现的短暂的、自发的高血糖现象。2型糖尿病患者“黄昏现象”的发生率约为27.3%。此外,在出现“黄昏现象”的人群中,还会出现血糖水平从晚餐前一直上升到睡前的情况。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目前,大部分学者认为“黄昏现象”与“黎明现象”发生的原因一样,即与多种激素的昼夜节律有关。胰岛素存在生理性分泌节律,波峰出现在清晨,低谷出现在傍晚。而与胰岛素拮抗的激素(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从零点开始增加,至凌晨4:00-6:00达到高峰,然后下降,下午的17:00-19:00是升糖激素分泌的另一个高峰。正常人的基础胰岛素分泌会随着升糖激素分泌的增加而增加,以维持血糖的稳定。但糖尿病患者因胰岛素分泌不足,不能有效拮抗升糖激素带来的升糖作用,因此在清晨和黄昏这两个时间段易出现血糖升高的现象。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如何诊断?了解了“黄昏现象”出现的原因以后,我们来了解一下如何诊断“黄昏现象”。
黄昏血糖差值(δDG):晚餐前血糖-午餐后血糖;
餐前黄昏血糖差值:晚餐前血糖-午餐前血糖;
餐后黄昏血糖差值:晚餐后血糖-午餐后血糖;
连续δDG > 0或仅一次δDG < 0可诊断为“黄昏现象”,而当发现连续δDG < 0或仅一次δDG > 0时,可排除“黄昏现象”。
δDG ≥ 1.067mmol/L,餐前黄昏血糖差值 ≥ 2.72mmol/L有诊断价值;
餐后血糖差值 ≥ 1.267mmol/L可疑似“黄昏现象”。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黄昏现象不仅会引起餐前高血糖,还会对全天血糖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包括夜间最低点、空腹、早餐后、午餐前和晚餐后血糖。对糖化血红蛋白和24小时平均葡萄糖的影响中值分别为0.4(–0.4,1.0)%和0.9 (0.2,1.4)mmol/L。
“黄昏现象”是短暂且自发的出现高血糖的现象。血糖的异常升高会导致人们错误地调节血糖,不干预会使血糖波动,过度干预会导致低血糖的发生。采用一般胰岛素皮下注射很难将血糖控制稳定,因此胰岛素干预必须是特异性的。
应用胰岛素泵治疗效果最佳。胰岛素泵是24h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能很好地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另外配合动态血糖监测,根据具体血糖情况进行胰岛素泵基础率的设定,可以使得各个阶段血糖控制达标且稳定。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糖友若怀疑自身出现“黄昏现象”,切勿自行调整用药,应及时就医,在与医生的沟通下合理调控血糖。个人健康是美德,传播健康是功德~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哦~
想要获得更多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知识可在评论区或私信中进行咨询~
资料来源:转自文糖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