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悦读中医
今天为大家介绍千古第一方,它就是《伤寒论》中的首要良方——桂枝汤,不仅治疗恶寒发热、头痛鼻塞等太阳中风证有奇效,更能调和体内气血,治疗多系统疾病。如何才能将这张千古第一方发挥出全部功效?还是得回到医圣张仲景的原文中一探究竟。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这一条开始讲治疗。给出了治疗太阳中风证的一首基本方剂,全书第一方:桂枝汤。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掰)。
右五味,㕮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
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理解《伤寒论》中的药物运用,要以《本经》《名医别录》这样与之同时代或之前的文献为主要参考。
“牡桂,味辛,温。主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本经》的这一段记载,前面写的是主治病症,后面的“补中益气”是对桂枝总体功效的总结。
那么“补中益气”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说,对于人体而言,补中益气在人体中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这是理解桂枝运用的关键。补中益气,就是把内在的气补足,并引导、推动其达到满溢于外的程度。
桂枝汤,桂枝补气且益气,从里面补足一直补到表,偏重于动员卫气。芍药益气,动员营气,使内在的营气能与桂枝动员的卫气相匹配。二者相配,就能把身体的营卫之气调到相协调的状态下而均匀地散向体表,为体表提供更多的营卫之气,姜、枣、草在内部提供补充。这样,全方综合的效果就是在整体上增多了营卫之气,并增强了它们趋向肌表的调和作用。
桂枝温,芍药平,生姜温,甘草、大枣平。这样的组合在整体上,全方是偏温的。所以,可以说桂枝汤是一个偏于温补的方,但其目的不是为了补,而是在补足的基础上外散。这样一个方子,在对证的病人喝下后,会有周身暖洋洋的舒服感。有的时候,可能病人只喝下一口,就感觉症状明显减轻。
例如,我的一位朋友,50岁左右,男性,自学中医。一日打电话说感冒了,是桂枝汤证,头疼。但家中没芍药,要我带去。我去之后发现六月天他穿着很厚的衣服,脑门湿漉漉的,身上也明显有汗,头疼恶风。确定是桂枝汤证,就给他配了原方煎煮,滤出药汁待温度适宜后送给他喝。他捧着药缸则喝了一口,就放下手转头对我说:头不疼了。他觉得很神奇。
其实这与针刺治疗时针入痛止的道理是一样的。就是气机通畅了,疼痛自然解除。我们知道,头为诸阳之会,外感时的头痛,就是因为阳气都滞于头部不能下行。病人服药后,一口温热又有辛散药气的汤药喝进去,咽喉头项部位的经络被温通的药力打开,气走下来了,头就不痛了。
我还治过一位新发的感冒病人,发热,呕恶,喝水吐水,吃饭吐饭。给其开柴胡桂枝汤加味,服汤药则不吐。服药后片刻就大呼饥饿,再喝粥也不吐了。这都是对证的药气打开了人体的气机阻滞,气机通畅则病症自消。
桂枝汤要通过合理的服药方式,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我们都知道,吃中药是有很多“讲究”的。
在过去,医生、病人都很重视服中药的注意事项,现代社会的人,很多人都不了解中医药了,有时候去看中医,看完了怎么熬药、怎么吃药,也都不清楚,或者医生交代的服药注意事项病家并不在意,结果吃了药也没有效果,后来注意执行服药的宜忌后,才取得较好的疗效。
这样就能够知道,确实是服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不是开的方子无效。那么,这些“讲究”的内涵是什么呢?桂枝汤的方后注就在很大程度上回答了这个问题。
“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这是讲药后的忌口问题,此处特别提出表证后禁食酒酪,能够突出地强调在营卫失调的病情中,不要食用能够特别影响营卫的食物。事实上,在所有的疾病状态下,人体的营卫之气都是失调的。所以这个饮食禁忌也是普遍适应的,所有的中医治疗方案都会很重视饮食禁忌,也是这个道理。
所有这些因素都在整体上影响着人体,药物只是影响因素之一,没有整体上的各种注意事项的配合,只靠药物的摄入还未必能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其他因素如果在治疗的同时反而在于扰人体,那治疗的效果就更无法保证了。这也明确地提示我们,中医在治疗的时候,治的是整体的人,而不仅仅是在“治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