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咳嗽,痰少还没力气,消化不好也没食欲,怎么办?

谢有良养生说 2024-03-30 02:44:08

文源:罗大伦频道

春天不仅是草木复苏的季节,也是各种传染疾病的高发时期。今年尤其多,因为现在的生存环境很复杂,各种疫病接连而来,气温也是波动剧烈。

“疫者……邪自口鼻而入”,说明疫病是通过口鼻、接触,传染而发病的,外邪之毒还可能夹杂寒、湿等多种邪气共同致病。

肺为娇脏,疫病经过口鼻接触最先侵犯肺脏,以肺为主脏,导致如今呼吸系统疾病高发。

而疫病并不仅仅存在于肺脏,随着病情的发展,会逐渐影响各个脏腑。有些人病了之后,心脏出问题了,有些人病了之后记忆力下降,有些人免疫力被破坏了等等。

主要以肺为主,逐渐波及其他脏腑。

疾病的前期,消耗了人体很多的正气去攻打疫毒,因为疫毒很强,所以在恢复期也就是后期,身体正气已经很少了,这个时候虽然邪气已经衰败,但正气严重不足,不能驱散残余的邪毒,邪毒一直残留在体内,最后形成正虚邪恋、虚实夹杂这样一个复杂的状态。

外界有一点外邪便会引发潜伏在体内的邪气,内外勾结,让身体一直处于断断续续生病、咳嗽的状况。

疫病的后期,肺气虚损,肺气不足了怎么办?

和我们一样,有事情找母亲吧!肺脏的母亲是脾,孩子一直找母亲,母亲一直付出,最后母亲也病了,这是咱们中医说的“子病及母”。肺病到了后期,母亲脾胃必虚,造成肺脾两脏亏虚。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疫毒之邪还可能流窜化热,热盛伤阴伤津,发展到疾病后期易导致气阴两虚。

疫病的恢复期多数以气阴两虚、肺脾气虚证多见。我们今天来聊聊后期常见的肺脾气虚证。

肺脾气虚症状

咳嗽,咳痰,有痰的时候咳嗽排痰;还会有乏力的感觉,干点活很容易疲劳;喜欢躺着,能躺着就不会坐着,能坐着绝不站着;有时候还会觉得气短,气不够用。

脾胃方面,会觉得容易胃脘满胀,吃饭不容易消化,很容易吃的不舒服;也可能没有食欲吃的少;容易出汗,动一动就会出一身汗;神疲乏力,舌淡胖,有齿痕,薄脉沉细或缓弱。

以肺脾两虚为主的咳嗽,咱们抓住核心病变脏腑,肺和脾胃,补肺止咳同时调理脾胃。健脾补气、培补肺气,使母旺而子不虚,也就是五行学说中的“培土生金”的方法,肺先治脾,扶土并养金气,去改善反复外感、咳嗽这样的拖延病症。

怎样去培土生金,改善咳嗽、外感、神疲无力等症状呢?

试试艾灸吧!艾灸擅长改善久咳、虚咳。

艾灸

肺脾气虚的咳嗽,艾灸我们选取肺俞穴、天突穴、关元穴、足三里穴。

艾灸-腧穴-经络,这三者作用于一体,先是借助艾灸的火热之力、艾草的渗透之力,给人体以温热刺激,再通过腧穴、经络,发挥益肺健脾、调节阴阳和气机升降,使邪去正安。

肺俞穴

肺俞穴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左右各一穴。肩胛冈内侧端平第三胸椎。肩胛骨内侧缘和后正中线的距离是3寸,一半即1.5寸。

肺俞穴为肺的背俞穴,也是止咳要穴,一般的咳嗽都可以用肺俞穴来治疗。肺俞穴这个穴位本身偏补益,艾灸本身也是偏于温补之性,那么艾灸肺俞穴,不仅止咳还补益肺气。

《素问·咳论》“治脏者,治其俞”,肺俞为手太阴肺经气输注之处,肺俞穴可以调畅肺经的经气,经气旺盛,肺脏充实,宣降正常,咳嗽得消;肺气充盛,津液得以输布,痰浊得化。

天突穴

天突穴,天突穴在颈部,前正中线上,胸骨柄上窝中央。

天突穴这个位置很特殊,内部是气管,所以这个穴位能宽胸理气、降逆止咳。《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记载:“天突结喉两旁间,能愈痰涎并咳嗽”。

关元穴

关元穴,在下腹部,脐下3寸。

关元穴这里主要起到补肾和扶正之功。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久咳伤肺之后,我们要预防进一步伤肾,发展为喘证。而且艾灸关元还可以扶正,扶阳。

我们知道抗菌药物属于清热解毒药,药性寒凉,易伤正气,我们现在还是普遍喜欢使用抗生素,见效快,病情虽然得到了控制,但也造成人体虚寒,艾灸关元可以温补肾阳,进而温补全身的阳气,又散寒除湿,艾灸关元特别好。

足三里

足三里,在小腿外侧,犊鼻下三寸,胫骨前缘1横指。

足三里这里主要用来健脾和胃,化痰除湿,调和气血扶正。中焦脾胃调和,脾土健旺,促进肺功能的恢复,补脾来养肺,也就是培土生金。

这个时候邪去正虚,外邪可能会再次入侵,艾灸足三里和关元,不仅可以止咳补虚,还能扶正祛邪,防止外邪侵袭,再次生病。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脾为气血化生之源,肺脾肾三脏对气机的影响是最重要的。肺俞穴、关元穴、足三里穴,分别对应肺肾脾,温肾阳,促进中焦脾胃化生气血,刺激气血运行,加强肺脏气血滋养,以利肺气宣降,解决肺脾气虚的咳嗽等问题。

艾灸的方法

艾条悬灸,点燃艾条,对准穴位,距离皮肤2-3厘米,每个穴位灸5-10分钟。背部不方便的位置,可以用艾灸盒、悬灸盒等器具,或者家人的帮助下完成。

每日一次,艾灸完成之后注意保暖,并多喝些温水。

其他

另外,对于体质虚弱、咳嗽反复发作、特别是遇风寒就会复发的人,还是要做好预防为先,在咳嗽发作前灸曲垣和秉风穴。

肺脾气虚的咳嗽,还可以吃些中成药六君子丸缓解症状。

食疗上,我们日常可以吃山药粉、八珍粉,这些食疗方法,健康的时候也建议大家服用,增强体质,毕竟咱们的正气被这几次疫病削弱了很多,尽量及时的补回来,这样才能从容的应对下一次的疫病。

附:几点关于艾灸的疑惑

1施灸的时间

上午、下午都可以,一般阴晴天也不避忌。

2关于灸后洗澡问题

没有灸疮,一小时后都可以正常洗澡。

3施灸的副反应

由于体质和症状不同,开始施灸可能引起发热、疲倦、口干、不适等反应,但一般不需要顾虑,继续施灸即能消失,除非很严重,那立即停止艾灸。

4艾灸量

一般原则是壮数先少后多,艾炷先小后大,逐渐增加,不可突然大剂量施灸。刚开始用直接灸法,一定要用小艾炷,宁可多灸几壮,这也和用药一样“宁可再剂,不可重剂”。

5灸法补泻

目前只有艾炷灸有明确的补泻方法,补法点燃艾炷以后,不吹火,让艾炷自己慢慢的燃烧、自灭;泻法是点燃艾炷以后,用嘴吹艾炷,让艾炷快速燃灭。

咱们从这个方法来看,补法的火力比较温和,时间稍长,让真气聚而不散;泻法火力比较猛,时间稍短,促使邪气消散。

其他灸法,也是以温和和猛烈,时间长短来区别。

6艾灸的灸感和时间

有些人问表面热是不是没有用,一定要达到一定深度的热才有用。其实这个是因人而异的,看自己的感觉和体质。

灸感和针感一样,有的人灸感强烈,有的人灸感却并不明显。有的人只能感觉到表面热,但有的人表面不热而深部热,有的人感觉从表面热逐渐渗透到深部,有的人施灸局部不热而远部热,还有的甚至感觉相关脏腑热。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我们还是自己体会,不要一味的追求深部热,太过追求深部热或者脏腑热容易灼伤津液。

保健灸一周2-3次即可,治病可以每日灸1次。

7施灸顺序

如果上下前后都有配穴,那么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先灸上部,再灸下部,也就是先背、腰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以这个顺序进行艾灸。

0 阅读:1

谢有良养生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