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伯夷列传》,看清司马迁的小心思

平民历史 2024-03-25 09:13:49

七十篇列传之首,司马迁用来记叙“义人”伯夷、叔齐的故事。

虽然《伯夷、叔齐列传》位居第一,但是他们并非司马迁倾慕之人。

在《管晏列传》文末,司马迁直白地表达了对晏婴的倾慕之情,“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假如晏婴在世,即使让我给他挥鞭驾车,也是高兴和向往的啊!

《伯夷列传》类似于夹叙夹议的散文,行文篇幅较短,其中两兄弟“义行”仅占小部分,而其余大部分却被司马迁用来“带货”了。

《伯夷列传》共分为三个部分:以尧舜禹禅让作为引子切入;叙述散佚的伯夷叔齐故事;阐述司马迁个人观点。

《伯夷列传》虽短却难读,毕竟伯夷叔齐事迹太少,而司马迁个人叙述太多,又很容易偏失方向。

名不见经传的许由

众所周知尧舜禹禅让天下的故事,然而帝位传承相当谨慎慎重的。尧帝将要退位,决定禅让给虞舜。而虞舜以及后来的夏禹,经过四岳九牧一致推荐,才试任官职管理政事。又经过了几十年,待到他们的政绩卓著,然后才传了帝位。

这些在《诗经》、《尚书》中有据可查,而且饱读诗书的学问人还从“六艺”中查考了可信的依据。

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统,传天下若斯之难也。——《史记·伯夷列传》

针对尧舜慎重择人然后禅让,司马迁提出了一个观点,这表明天下是最珍贵的宝器,帝位是极重要的统绪,所以传授政权是如此地谨慎郑重啊!

那么,禅让天下与伯夷、叔齐有什么关系呢?

读罢发现两者并无关联。

再继续往下看——司马迁从“学者”转折到了“说者”。前者为“载籍极多”,即饱读诗书;而后者则是“诸子杂记”,类似于野史传说。

但是,诸子杂记中却说:尧要将帝位让给许由,许由不肯接受,并以此为耻而逃避隐居起来。到了夏禹时,又出现了卞随、务光两个人,同样不肯接受帝位。

“此何以称焉?”——这又怎么说起呢?(他们又有什么值得称赞的呢?)

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史记·伯夷列传》

结合自己游历,司马迁说曾登顶箕山,那上面居然还有许由的墓呢。孔子编撰论述古代的仁圣贤能之人,像吴太伯、伯夷一类记载十分详尽。而他听说许由、务光他们德义极高,但是有关文字记载却很少。

这又是为什么呢?

第一部分内容,司马迁留下了种种疑问,但是却未作解答。虽仔细阅读多次,也未能第一时间参透其中含义。当继续往下读去,才发现诸多问题根本不需要解答,答案已无关紧要,司马迁继续行文。

伯夷叔齐广受赞扬

司马迁通过援引了孔子的话作转折,“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意思是:伯夷、叔齐,不记旧仇,因此很少有怨言。“求仁得仁,又何怨乎”,追求仁德又得到仁德,又有什么怨恨呢?

对于孔子的说法,司马迁好像有不同意见。“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我同情伯夷、叔齐两兄弟的用意,看到没有收入《诗经》的散见诗篇总感觉有些奇怪。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伯夷、叔齐本来是孤竹国君的儿子。孤竹国君打算让叔齐继承王位,孤竹国君去世后,叔齐却让位给伯夷。

伯夷却认为父亲遗命不能违背,于是离开了孤竹国。叔齐也跟伯夷一样逃出去,孤竹国无奈选择了老二继承王位。

伯夷叔齐两兄弟相约投奔周国。两兄弟即将到达时,周文王已经去世,周武王用车拉着周文王的牌位向东讨伐商纣。

兄弟两人于是上前拦住周武王的马而直言劝谏:“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伯夷叔齐以反问来指责周武王不孝不仁。

卫兵要拉一边杀掉这俩拦路者,“太公曰:‘此义人也’”,军师姜尚劝解说:“这俩是义人啊。”言外之意不要杀掉他们。

姜尚所谓的“义人”是指言行合乎正义的人,这说明伯夷叔齐让国之举广受宣传。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周武王灭掉了商朝,建立了周朝。“而伯夷、叔齐耻之”,伯夷叔齐认为周武王做法太可耻了。

“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坚守气节再不吃周朝的粮食,兄弟两人归隐首阳山,采摘薇菜充饥。最终饿死在首阳山。

第二部分主要记叙了伯夷叔齐的“义行”:其一两兄弟让国,从而呼应尧舜禅让的伟大;其二伯夷叔齐阻止武王伐纣,认为这是不孝不仁之举;其三武王建周,伯夷叔齐以此为耻,不吃周粟,饿死首阳山。

孔子赞伯夷为推广自己理念

每个人都有自己崇拜的对象,孔子也不例外。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乎!”在《孔子世家》中,孔子对伯夷叔齐追求正义的殉道精神不吝溢美之词。而这种坚守气节的行为大概就是所谓的“礼”吧。

而对于伯夷、叔齐让国行为,首先体现了“仁”的理念——人与人相亲相爱,其次又体现了“悌”——尊敬兄长。所以,孔子又赞扬“求仁得仁”。

姜尚也称赞伯夷、叔齐为“义人”——言行合乎正义的人。这仍是对让国行为的赞誉,此举无比高尚。至于伯夷遵从父命不作君王,也不违背父亲的遗愿,这又是“孝”了。

伯夷、叔齐死后,见于文献记载的,最早赞美伯夷、叔齐的人正是孔子。

不仅英雄惺惺相惜,圣贤亦是心心相印。

仁、孝、礼、义,这不正是孔子所倡导的理念嘛。所以,孔子自然要极力赞美伯夷、叔齐了。

但是,司马迁好像并不认同孔子一味地赞美。

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史记·伯夷列传》

伯夷、叔齐不吃粟,仅靠野菜难以维持生存。在将死之际,两兄弟作歌——

爬上那个西山哪,采这里的薇菜。用强暴的手段来改变强暴的局面,我不理解这样算不算对?先帝神农啊,虞夏啊!这样的盛世,恐怕不会有了。我们上那里去呢,真可叹啊!我的生命就要结束了。”

“由此观之,怨耶非耶?”从伯夷叔齐的歌词中来看,这到底是不是怨恨呢?司马迁这句话意味深长,言尽而意不止。

对此,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司马迁比较全面客观地塑造人物形象,毕竟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随后进入《伯夷列传》的第三部分,也是全文的重点,借伯夷叔齐表达个人观点。而个人观点就是司马迁“所带之货”。

作为列传之首,司马迁叙述内容明显多于历史内容,在七十列传中这是唯一。

司马迁要成一家之言

孔子认为伯夷叔齐“求仁得仁,又何怨乎”。然而,司马迁却不这么认为,如果伯夷叔齐没有怨恨,为什么《采薇》会有“我安适归矣”的抱怨?

继而引出司马迁对“天道”的质疑——指左右人类命运的天神意志。

人们都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天神真的会保佑善良的人么?

伯夷、叔齐、颜渊都是善良的人吧,为什么他们会饿死或者早夭?盗跖草菅人命,诛杀无辜,十恶不赦的坏人竟能长寿而终!

司马迁通过以往事例对比,旨在让人看清楚过去不存在所谓的“天道”。然后,再看近代这些事情,“天道”仍不公平,也不公正。

至若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史记·伯夷列传》

到了近代,品行不守法度、专门违法乱纪的那些人,却能够一辈子享受安逸,一代代传承富贵。而那些谨小慎微的人,选择好地方才下脚,考虑好时机再说话,走大路不抄近道,不公正的事情绝不意气用事,即使如此还能突遭灾祸,数都数不过来。

因此,所谓“天道”从古至今根本不存在,赏善惩恶报应论完全就是胡扯。所以,鼓吹“天道”,只是话语权操纵者安慰世人的精神“鸦片”。

司马迁为何如此“愤青”?因为此时司马迁替李陵辩解,而遭受宫刑奇耻大辱。义愤无法表达,痛楚无处申诉,司马迁表面上质疑“天道”不公,实则痛贬主政者。

“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伯夷叔齐因为得益于孔子的著作而贤名流传。“道不同,不相为谋”,这就是许由、卞随、务光没有被编入史书流传的原因。

对于那些善与恶,立场不同看法各异。就像伯夷叔齐,虽然主流观点褒奖他们仁孝礼义,但我司马迁也可以有不同的看法。

司马迁进而表达了个人志向,“圣人作而万物睹”——圣人著述论作才让万物的本来面目呈现出来。所以,“发愤著书”,不论是君子,还是闾巷之人,不让他们“堙灭而不称”。司马迁就是要通过《史记》成一家之言。

0 阅读:0

平民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