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8年我国的房地产进入到商品房时代,就迎来了一个新的篇章,整个房地产市场伴随着中国经济迅速的腾飞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回想一下,在过去的那些年,不少人通过房地产实现了财富自由,也不少人通过房地产,争取到了人生中的第1桶金,也不少人通过房地产完成了财富积累。
当然房地产的发展终究是要面临着“挑战”,市场不可能持续性的疯狂,正如当年的发达国家,美国经历了房地产市场破灭,日本也经历了房地产市场破灭。
当然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也同样如此,经历了高峰期之后终于顶不住,现在房价已经回落了很多了,但是回落的时候还得要经历一波稳住、平稳、上涨。
在过去的几个月,很多政策都是为了推动市场回暖,而在10月份个人住房契税减免,让不少购房者都振奋人心了。
新政规定140平米以下按总房价1%收取契税,140平米以上按1.5%收取契税!
看到这个消息有人欢喜有人笑有人说我,9月份的时候才交了1.5%的契税,现在又变成了1%。500万下来的房子相差了整整2.5万元的税费啊!
2025年的房价走向如何?这是老百姓关心的问题,毕竟白菜价还是黄金价,好像都在这一年做出决定。
王健林对此早就做出了判断了。
1、房地产总量过剩
根据国家统计出来的数据,目前我国约有6亿栋房子,足以可以满足30亿人的居住需求,在过去的十年中有超过1.4亿农村家庭都在城市里面参加了城镇化率已经突破了65%。
目前整个房地产市场的需求量就是供大于求的,当然六亿栋房子是包含了农村的自建房的,所以从大体来看,住房需求是严重过剩的。
未来市场将会形成两极分化,大城市的住房人处于极度紧缺的状态,不要看大城市建那么多房子,其实大城市常住人口都是1,000万的2,000万,房子的套数都还没有人口的1/10,所以住房的需求是不够的,大城市人均住房面积都不足20平米。
而小城市由于大量的人口外出以及当年开发商为了圈地建房出现了供大于求,去到一个县城全部都是房子,去到一个城市全部的房子,没有足量的人去支撑一个城市就两三百万人房子都有接近两三百万套了。
未来市场是一边有房子多一边是不够住房。
2、刚需购房者改变了观念
在5年之前,购房的主力军大部分都是80后为主,现在购房的主力军主要是以90后为主,而90后懂的都懂,基本上是没有存款都是负债,如果买房的话负债就更夸张了。
90后也更多追求舒适了,没有房贷就没有束缚,所以最近这几年旅游业这么蓬勃的发展,很多都是没有房贷的人贡献。
3、房价收入比仍处于较高位置
目前我国的房价收入比是10.6相比,最高峰已经回落了3,但是这是平均数字像大城市房价收入比仍保持在20~30,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怎么可能买得起。
王健林对于市场的预测!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地方的房地产兴旺能超过50年,一般有20多年时间就能达到顶峰了。
房地产进入到深度调整期,房企盲目的高负债扩张导致陷入到债务危机以及烂尾楼的困境这些风险需要3~5年时间调整。
整个行业内要形成大洗牌房地产的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负债率高的直接攀升到100%,基本上都是面临着破产和重组。
王健林对于市场的预测也很明白了,未来的市场正如刚刚所提到的一样会形成两极分化,而且这个调整周期需要3~5年,目前过去三年时间了,市场没有得到好的回暖,那么明年、后年可能是房地产的见底!
市场见底还需要恢复周期,恢复周期的话,可能伴随着经济的调整会慢慢的好起来,从而提高购房者的信心。
对于房地产市场的表现,对于普通人更多的都是稳住。
形势早已巨变,房子那么多,现在把钱变成房容易,但是要把房变回钱可就难了。房价高对大家都不好(炒房客除外),最终买单的都是老百姓。很多人只看到价格到哪了,而很少考虑它到时能不能卖出去,好不好卖。房子是商品,卖不出去喊破天都没用,所谓的房价都是虚数,要有人买你的房才行。不管哪个城市,房子都是越来越多,叠加人口出生大幅暴跌,只会越来越难卖,越来越不值钱。越到后面剩下还没买房的往往越没钱,购买力越弱,都不知道你转手要卖给谁,卖给有钱人?他们都很多房等着卖呢。就算他们有改善需求,一般也会优先考虑买一手新房,而不是二手房。房子实际建造成本是非常低的。有人说土地贵,房价都跌了土地不跌吗?不肯卖?你爱卖不卖,不卖拉倒,别以为大家不知道,卖地是来钱最快的,也是最好赚的。房价低才能真正释放消费力,毕竟买房是大宗商品大额支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现在急的是卖房的人,没钱的人才急。对于买房的人不用急,手里有钱不用怕,有钱还怕买不到房子吗?有钱随时可以买到房,有钱想买哪里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