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上海的老张今年48了,他苦着脸走进医院:“医生啊,我这肚子老是疼,查也查不出原因,胃镜、腹部B超都做了,啥也没发现。”“别急,老张,咱们再做个肠镜看看吧。”医生建议。
一检查,发现老张的肠道里长了个大约2厘米的息肉。“这么大的息肉,可能会导致肠梗阻。”医生解释道,“肠梗阻的主要症状就是腹部胀痛。”
老张心里咯噔一下,但他没想到更严重的还在后头。“肠息肉最大的危害其实不是肠梗阻,”医生接着说,“而是怕它恶变。说实话,肠癌基本都是肠息肉恶变来的。
从息肉到肠癌,快的五年,慢的十五年。一旦变成肠癌,治疗起来就完全是两码事了。”
老张听完,心里五味杂陈,既庆幸自己早发现了问题,也忧心这个息肉究竟何去何从。
黄帝内经怎么说?
《黄帝内经》中有言:“气血不和,则五脏受损”,这句话提醒我们,人体内环境的平衡对整体健康至关重要。
肠道作为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一旦出现问题,就可能影响到全身的气血运行。
但许多人对肠道健康的警觉性不够,尤其是肠道息肉这种看似不起眼却潜藏巨大风险的状况。
肠道息肉虽多数情况下为良性,但其恶变概率不容忽视,因此,认识和及早发现息肉的早期信号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你是否了解,身体在肠道出现息肉时会有哪些表现呢?能否通过这些早期信号来采取措施,从而避免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肠息肉有什么危害?
肠息肉通常在结直肠内形成,它们可能是单个或多个,尺寸从几毫米到几厘米不等。
虽然大多数肠息肉是良性的,但它们存在恶变成肠癌的风险。根据不同的形态和组织结构,肠息肉可以分为腺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和错构瘤等类型。其中,腺瘤性息肉因其较高的恶变潜力而需特别注意。
恶变的过程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遗传倾向、长期的不良饮食习惯(如高脂肪、低纤维的饮食)、以及身体的炎症状态。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可能促使息肉的细胞发生变异,进一步发展为肠癌。因此,了解肠道息肉并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肠道息肉的四个早期警示信号
01大便带血:
发现大便带血时,许多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痔疮,因为它非常常见。
然而,大便带血也是肠息肉乃至肠癌的一个重要信号。特别是直肠附近的息肉出血,由于其与肛门的近距离,出血往往直接反映在大便中。
若发现无痛性大便带血,应立即就医进行更深入的检查,如肠镜,以确定出血源。
02腹痛腹胀:
在肠道息肉生长到一定大小时,它们可能会引起肠道阻塞,从而导致腹痛和腹胀。
这种症状通常发生在息肉较大或位置特殊(例如肠弯处)时。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腹部不适不应被忽视,必须尽快通过医疗检查找出原因。
03排便习惯改变:
肠道是我们的第二大脑,其健康状态直接影响排便习惯。正常情况下,人的排便应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周期性。
然而,肠道中息肉的存在,尤其是较大的息肉,可能会干扰正常的肠道功能,导致排便习惯发生改变。
这包括排便频率的增加或减少、排便困难或感觉排便不尽全。突发的排便习惯改变是一个警示信号,提示我们可能需要对肠道健康进行检查。
04大便性状改变:
息肉的影响可能导致大便的形状和质地发生变化。例如,如果息肉位于肠道狭窄的部分,大便可能会变得异常细长,这是因为大便在通过狭窄部位时被挤压。
此外,息肉出血或炎症也可能导致大便呈现异常色泽或质地,如黑便或血便。如果发现大便突然变化,如变细、变形或颜色变化,应及时就医,通过肠镜等检查找出原因。
如何预防肠息肉?
预防肠息肉的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已知有家族病史或其他风险因素的情况下。
健康的饮食习惯,如增加纤维摄入,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的摄入,可以显著降低肠癌的风险。
此外,定期的体检,特别是年龄在50岁以上的人群,进行肠镜检查可以及早发现息肉,及时切除可以极大减少恶变的机会。
当发现肠道息肉时,不必过分恐慌。通过内镜技术,多数息肉可以在无需开刀的情况下被安全移除。
此外,即便息肉被切除,定期的复查同样重要,以监控是否有新息肉的形成或其他潜在问题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