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悦是一名高二年级的女生,从小就是一个懂事乖巧、学习刻苦的孩子。
从上高中起,阿悦就频繁入睡困难,有时彻夜难眠,同时经常感到沮丧、情绪低落。
入睡困难和情绪问题让阿悦在课堂上难以集中注意力,成绩排名也一落千丈,从入学时的年级前一百名跌落到年级倒数。
成绩的下滑让阿悦非常焦虑。
为了回到以前的水平,她开始疯狂补课、刷题,但是效果不理想。
高二上半学期,阿悦的情绪开始频繁地起伏,有时感到非常兴奋、富有活力,仿佛所有的困难都能迎刃而解,但是很快强烈的沮丧和绝望感又会席卷她的内心。
情绪问题让阿悦无法维持正常的学业,甚至无法听课和按时完成作业,后来只能请假回家休息。
阿悦在家期间,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高二下学期开学,阿悦因为无法复学,情绪又出现崩溃。
阿悦的母亲找到我,希望能为她进行心理干预,希望从根源上解决心理问题。
在阿悦四岁时,父母离异,阿悦跟随母亲生活。
母亲因为遭遇了事业和婚姻上的双重打击,将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希望她出人头地,弥补自己的遗憾。
阿悦也十分体谅母亲的难处,事事都顺从母亲的安排,是一个十足的乖乖女。
阿悦从小就在理科上展现出很高的天赋,加上学习非常刻苦,因此成绩总是前几名,这助长了母亲对她的高期待。
母亲牺牲式的付出和不切实际的期待,给阿悦造成了非常大的压力。
从初中开始,阿悦为学习几乎放弃了一切娱乐,甚至在初三时挑灯夜读。
之后,阿悦的努力在中考中得到了回馈,她考上了县城里好的高中,但是在高中,她遇到了更为强劲的竞争对手,即便她全力以赴也很难超过他们。
长期紧张的学习让阿悦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当阿悦打电话向母亲寻求支持时。
疲惫的母亲不但没有耐心抚慰女儿的情绪,有时候还骂阿悦,责怪她矫情,这无疑加剧了阿悦的情绪问题。
阿悦的父亲情绪较为稳定,经济状况也较好,但和阿悦见面较少,常年没有履行陪伴、照顾女儿的责任。
当阿悦想向父亲寻求支持时,母亲很担心女儿会被父亲抢走,因此有意无意地阻挠父女之间的联系。
阿悦迫于母亲的压力,加上对父亲的失望,放弃了向父亲寻求支持。
阿悦在父母那里很难获得情感上的接纳、抚慰和支持,所以她自然而然希望在学校获得这些体验。
在初中时期,阿悦碰到了一位非常好的班主任,能在学习上给阿悦提出很好的建议,还经常倾听阿悦的烦恼,鼓励她克服困难。
上了高中后,阿悦的班主任十分严格,不仅对阿悦缺乏情感上的支持,甚至在她出现情绪问题后责怪她没有及时休学。
阿悦在初中时期结交了很多好朋友,同学们经常在放学时结伴回家。
上了高中以后,阿悦的朋友大多没有考上她所在的高中,或者和阿悦不在同一个班级。
而且高中同学之间的学业竞争日益激烈,同学们或是视彼此为竞争对手,或是根本无暇交友,因此阿悦很难交到像以前那样的知心朋友。
社会关系的支持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上高中以后,阿悦从家庭中获得的情感支持较为有限,甚至成为压力源。
而从前给她很大支持的师生关系又难以发挥作用,这进一步引发了阿悦的情绪问题。
阿悦渴望高中时期在成绩上,依旧保持前几名,但是现实中,她的竞争对手实力比初中时期更强,让她很难实现这一目标,而且因为情绪起伏较大,她甚至难以完成学习任务。
阿悦的同班同学和她面临着同样的毕业压力,但是阿悦的冲突明显比其他学生激烈很多,甚至引发了严重的情绪问题,影响了她的社会功能。
阿悦从小生活在一个父母离异、经济较为困窘的家庭里。
母亲的自尊心很强,总觉得在亲戚面前抬不起头来,因此将希望都寄托在女儿身上,希望女儿通过学习改变命运。
阿悦一方面生活在母亲的期待和要求下,另一方面,她也在潜移默化中认同了母亲对世界的看法,即只有出人头地才能获得尊重。
阿悦从小学起就成绩优异,也因此收获了同学和老师的认可和关注,阿悦的母亲也经常在亲戚面前夸耀女儿的优异。
优异的成绩不仅让阿悦收获了认可与关注,还让她对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的光明未来有了更高的期待。
上高中后,由于激烈的学业竞争,阿悦难以在成绩排名中维持上游。
长期的学习影响着她的身体和情绪,使她难以保持之前的学习劲头,阿悦体会到强烈的焦虑感和撕扯感。
一方面,阿悦无法维持从前那种勤奋努力的状态。
另一方面,她无法放下对成绩的高度追求,因为放弃就意味着她赖以获得希望与爱的支柱倒塌了。
由于阿悦从小就习惯于用听话、顺从、懂事来处理人际关系,因此当她内心产生冲突时,不愿意与身边重要的人分享。
而是压抑自己的情绪和需求,不利于她直面冲突,更难以解决冲突。
阿悦的能力发展存在不平衡的状况,勤奋的能力过度发展,耐心、有条理、灵活的能力发展不足,这让她无法合理规划学习和生活,无法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学习计划。
在学习中遇到挫折时,她的应对之策是花更多时间在学习上,忽略了对学习方法的调整和改进,忽略了照顾身体、发展兴趣爱好、经营关系。
这种失衡的生活状态影响着阿悦的身心健康,直接引发了情绪问题。
阿悦在开始咨询以前,已经接受过一段时间的住院干预,入睡困难状况有所改善,但依旧能感受到强烈的挫败和焦虑,需要一个宣泄情绪的出口。
我主要倾听阿悦讲述她的烦恼,共情她的情绪体验,这为阿悦营造了安全、接纳的环境,使她能直面冲突。
因为阿悦有强烈的焦虑感,所以她在倾诉时语言杂乱无章,经常从一件事情跳跃到另一件事情。
我让阿悦感受到自己的情绪能够被理解和接纳,促进她情绪的稳定,让她认识到自己的困惑并非无解,给她灌注希望感。
我:那个时候你是怎么挺过来的,又是如何考上了这么好的高中的?
阿悦:可能因为那个时候有一位很好的班主任。
我:哦,她对你很好?
阿悦:是的,她是数学老师,她教得很好,经常给我提学数学的建议;我心情不好的时候也对她讲。
我:那她真是一位好老师。你现在处在一个困难的时期,她知道不?
阿悦:她知道的,我母亲给她打过电话。
我:虽然她是你的初中老师,但我想或许她也能在高中数学学业上给你一些建议。
阿悦:应该也能。
我和阿悦讨论如何科学安排学习和生活,从而能同时照顾到情绪和身体的需要,实现劳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
阿悦发现,除了刻苦学习以外,生活中还有很多内容,比如做饭、逛街、发展兴趣爱好和朋友交流等。
我在潜意识状态下找到了阿悦的病理性记忆,小学一年级二年级的时候,她几乎拿了满分,但母亲却说她扣了3分,因为母亲小的时候都是满分。
面对母亲的质疑和指责,她感到很委屈和无奈,于是她跑到房间把自己锁起来,躲在桌子前伤心地流泪。
到了初中开家长会的时候,她从前十名滑落了,母亲觉得很没面子,抬不起头来。
回家后,母亲也为此事抱怨了一番。听到母亲的抱怨,她感到非常内疚。
我对阿悦的病理性记忆进行重组,她焦虑的情绪下降了许多。
记忆重组干预两个多月后,阿悦顺利地返回了学校。
她对自身的现实冲突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提升了解决冲突的能力,痛苦情绪得到缓解,情绪更加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