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战略预警卫星,用上中国制造,中俄联手反洲际导弹,是时候安排

文逸说国际 2023-03-14 13:18:03

自从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西方对俄罗斯施加了“史上最严”制裁措施,几乎切断了西方高科技设备输送到俄罗斯的所有通道。俄罗斯也为此蒙受了惨重代价,但美国相关机构发现,在经过了一年多的痛苦折腾后,俄罗斯似乎正在逐渐地缓过气来。

按照美国的说法,这背后使大力气的就是中国。

(美媒相关报道截图)

美国《防务新闻》近日称,俄罗斯第六颗“苔原”(Tundra)导弹预警卫星去年底成功发射升空后,距离在2024发射10颗卫星的目标,还有四颗卫星等待发射。据介绍,俄国防部的“苔原”预警卫星星座集成了天基探测和作战控制系统,相当于美国“天基红外系统”,主要任务是持续监视美国境内洲际导弹的部署位置以及在大西洋和太平洋导弹潜艇的主要巡弋地区,用于取代苏联时代的老式“眼睛”以及“预报”预警卫星系统。

报道称,“苔原”卫星系统一共包括10颗卫星。2016年底,时任俄空天军第一副司令的帕维尔•库拉琴科中将表示,计划到2020年将全部10颗“苔原”卫星送入轨道。但该计划一再被推迟。《俄罗斯报》此前表示,俄国防部一度将部署10颗推迟计划到2022年。但俄空天军后来承认,整个发射计划完成时间被推迟到2024年。

《防务新闻》引用匿名消息人士的话称,西方制裁导致的生产延误是俄太空预警卫星星座部署计划一再推迟的主要原因。长期关注俄罗斯太空计划的西方观察员亨德里克斯说,俄卫星系统的发射延误的主要原因“一定是生产问题”。他表示,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对俄罗斯施加了严厉的制裁,“可以相当确定,俄卫星计划推迟在很大程度上与西方制裁有关。”

报道称,制裁带来的直接结果是对于俄罗斯卫星至关重要的电子设备出现短缺。“俄罗斯一家国防公司的经理告诉《防务新闻》,俄罗斯在太空技术方面严重依赖外国组件,尤其是西方的电子元件。”报道称,“由于供应商和组件的不断变化,每次发射前都需要对卫星系统进行新的测试,并根据国防部要求的特性对其进行评估。这本身就导致了产品的延迟。再加上西方制裁的不断加码,原先俄卫星系统大量采用西方电子产品;2014年后,主要变成了来自中国和东南亚的电子产品。如今在很多情况下,俄罗斯航天部门只能购买中国设备,从中拆取电子设备并将其安装在俄罗斯卫星上。”

今年1月,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总经理尤里•鲍里索夫对外表示,尽管西方制裁阻止了俄罗斯获得西方微电子产品,但“中国已同意出售用于火箭和太空相关技术的部件”。俄罗斯航天局总干事顾问尼古拉•塞沃斯蒂亚诺夫估计,要彻底取代俄卫星上的这些西方元件,还至少需要五年时间。

笔者认为,近来美国方面一再试图将中国与俄乌冲突联系在一起,多次毫无根据地炒作所谓“中国将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援助”。因此所谓“俄太空预警卫星依靠中国零件”的说法,不排除美媒是在报道中故意将中国向这个方向扯。

但另一方面,中俄在航天领域的合作也的确在快速发展。近30年来,中俄两国不断深化和扩大航天合作领域,在对地观测、月球与深空探测、航天电子元器件、空间碎片监测等多个领域已取得卓有成效的合作成果。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入新时代背景下,两国挖掘新潜力、推进新合作,正力求将航天领域打造成双边高新技术合作的典范。中俄代表此前已经签署《关于合作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谅解备忘录》。航天专家认为,该文件的签署开启了中俄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上推动国际月球科研站广泛合作、推进全人类和平探索利用太空的新时代。

(国际月球科研站想象图)

去年时任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总经理罗戈津也表示,与中国同行讨论参照“格洛纳斯”与北斗导航系统在两国境内互设导航站的成例,在卫星通信和地球遥感系统运行方面进行合作的问题。他强调说,“中俄两国在导航卫星群之间的合作,完全可以推广到通信及地球遥感卫星群领域。中俄将就此展开会谈,并将富有成果。”

还有一点很值得注意,就是中俄近年来数次举行代号“空天安全”的联合反导演习,以共同应对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对两国领土的突发性、挑衅性打击。现在俄罗斯用于导弹预警的战略卫星也用上了“中国制造”元件,其实在物质条件上也为两国联合反导提供了条件。在当前国际安全形势十分严峻的背景下,中俄两国联手实施反洲际导弹的反导拦截战略演习,也是时候可以安排了。

最后再说回太空领域的发展,中国航天就一直是在美西方的制裁下发展起来的。但西方的制裁不但没有压倒中国航天,反而让中国航天得以完全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相比如今俄罗斯尖端卫星还需要依赖外国电子产品,中国航天早已经实现了完全独立自主,可以在美西方标准外为国外用户提供完整的卫星设计、制造和发射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讲,越制裁越强大的中国航天,的确是让美西方没有办法的“特殊存在”。

0 阅读:50

文逸说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