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在喧嚣时代寻找内心的宁静

以丹聊历史 2024-11-04 15:14:32

过去一年,大环境可以用“百年变局”、“风高浪急”、“惊涛骇浪”来形容。在如此动荡的背景下,古语“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更显得意味深长。

波涛汹涌的海面无法映照出真实的倒影,只有风平浪静的水面才能反射出真实的自我。

曾在大理洱海旅行的经历,恰好印证了这一点。晴空万里下,平静的洱海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周围的一切。

当船停在湖中央,第一次在“海”的水平面上清晰地看到自己毫无扭曲的倒影,不禁让人感悟:或许人的内心亦是如此,唯有内心真正平静时,才能像湖面一样照出真实的自我。

古代典籍中的“静”

关于“静”的智慧,中国古代典籍中不乏精彩论述。《大学》中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清晰地阐述了获得智慧的六个步骤:知止、定、静、安、虑、得。

前三步正是“知止定静”。《周易》有云,“吉凶悔吝者,失也;其无所往而不得者,生也。

其动也天,其静也地;故能为天地主。” 《礼记》中也提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道德经》则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意为将心灵放空到极致,笃定专一地保持宁静状态,便能更客观地看待万事万物,洞察世间循环往复的规律。诸葛亮的《诫子书》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曾国藩在《治心经》中也强调:“凡遇事须安祥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盖天下何事不从忙中错了,故从容安祥为处事第一法。”

喧嚣时代与“静”的失落

从西周到清代,宁静在数千年的中国传统哲学中一直被推崇。然而,在当今时代,“静”似乎从公众话语体系中消失了。

短视频的兴起,使人们习惯于碎片化信息接收:三秒划走视频,一分钟看完一篇笔记,三分钟看完一部电影,五分钟完成一次直播购物……在这个时代,时间被切割得支离破碎,人们难以静下心来。社会现象似乎也在暗示:这是一个躁动的时代,宁静的智慧已离我们远去。

喧嚣的网红、追逐热点的博主,其收入可能是潜心科研人员的数十倍;短线操作的游资操盘手,收益也可能远超坚持价值投资的长期投资者。

在动荡中坚守“静”的力量

即便身处竞争激烈、充满焦躁的行业,宁静的价值依然显著。如何在喧嚣中保持内心的宁静?冥想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每天在碎片时间冥想两到三次,每次15到20分钟,无需复杂的场所,只需一两平方米的空间即可。冥想有助于将注意力从外界拉回内心,重温被忽略的“真我”。

如果觉得冥想过于抽象,也可以尝试更简单的方法:《大学》中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 指出,“止”是通往“静”的起点。最简单的“止”,就是停止一切动作,无论是身体上的还是头脑中的。

只需几秒钟,便能感受到不同。在暂停的瞬间,或许会发现,真正的敌人和障碍并非来自外界,而是来自我们不停运转的头脑。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曾发表文章指出,普通人每天大脑中会闪过1.2万到6万个想法,这些思维活动创造了一个虚假的自我——“小我”。“小我”充满担忧、恐惧等情绪,这些情绪扰动消耗着我们的能量,造成内耗。

研究还发现,受教育程度越高、越聪明的人,“小我”的能量消耗能力越强,这也解释了为何有时“聪明反被聪明误”。正如庄子所言:“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希望在2024年,我们都能多一些智慧,少一些聪明;多一些宁静,少一些焦躁。

正如陶渊明诗中所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0 阅读:4

以丹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