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中战役:粟裕与老上司发生分歧,忍怒不说,后来如何化解的?

东效聊历史 2023-05-28 04:17:05

如题,粟裕骑摩托到三百里外开会,估计很多熟悉粟裕的朋友们也不大熟悉这个细节。

这个会肯定很重要,才逼得粟大将在大战将起之时,闹出如此动静。

会议主题说来颇是尴尬,粟裕是为了劝说几位军区领导同意自己的决策。

粟裕大将是位心地纯良、不善言辞的人,在各类传记、影视作品中,大家都很少见到他和别人争执的面红耳赤。

不过万事皆有例外,1946年解放战争之初的苏中战役,在这场紧张到令人窒息的系列战役中,粟裕大将留给世人最深刻的记忆,除了出神入化的指挥艺术,另一面竟是他连绵不断地劝服别人。

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是什么因素导致恂恂如鄙人(司马迁用来赞誉飞将军李广之言,诸君不要误会)的粟大将,在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下了如此大的功夫呢?

一、好整以暇的粟裕

1946年7月28日,苏中战役第一战胜利结束后,蒋介石大为震怒,再发大军10万人,直指华中野战军驻地海安县。

更大规模的战斗一触即发,但华中野战军指挥部却出现一大怪事,司令员粟裕消失了。

去哪了?

粟裕带着一个警卫员,正在开启一段300华里的艰难旅程。那时华中野战军可没有小汽车,只有一辆从日军手里缴获的破破烂烂的摩托车。

两人冒着酷暑一路狂奔,一口气跑了200里,经东台县、盐城县(那时盐城还没有升级为市)、湖垛镇(在今建湖县),准备到淮安城。

结果走到湖垛镇摩托车骑不了了,因为到处都是小河,而且没有平整的马路,骑摩托还没有走路快,两人便改为步行。走了一段时间太累,差点中暑,没办法雇了一辆黄包车,又坐船。

在距离淮安城50多里的地方找到一家我军的兵工厂,借了一辆自行车。自行车那时也是稀罕物,并不是谁都会骑。粟裕带的警卫员个子挺大挺壮实,打仗是把好手,骑车技术却不行,带上粟裕就骑不好,50多里的路,基本是粟裕骑车带着他走。

在路上整整一天一夜,两人来到了淮安城。

前线仗马上开打,司令员却跑到大后方去干什么?

去找张鼎丞、邓子恢和谭震林。

粟裕是不得已之举。

当时国民党军渡江北进的军队有10万人,加上之前已经进入苏中的12万人,总兵力22万多,几乎四倍于华中野战军。

国军主力直指海安城,这是华中野战军的根本重地。我军第一仗刚打胜,都决心在海安死守,如法炮制,再把国民党军打一顿,彻底断了他们的念想。

只有粟裕感到事情不妙,国民党军改变了之前分进合进的战法,新渡江北进的10万人采用密集靠拢的阵势,而且目标聚焦,直指海安,不太容易调开,粟裕提出放弃海安城,改以机动作战,一步步诱使国军进入我腹心区,再逐步分割歼灭之。

谁料这一想法提出来,遭到许多人反对。

粟裕感到事情比较大,不好一个人直接做主。华中野战军的顶头上级是华中军区,当时军区司令员张鼎丞、政委邓子恢和华中野战军政委谭震林都在华中首府淮安,粟裕便决定亲自返回淮安,开常委会,进行集体商议。

后来商议的结果自然是同意放弃海安城。

张、邓、谭虽然不太清楚前线的情况,也知道海安对于华中区的重要性,但既然粟裕不惮其劳亲自来商议,说明他考虑的已经很深入了,张邓谭就没有反驳。

粟裕感到劝通他们还不够,立即建议以张邓粟谭的名义向中央发报,论述放弃海安的必要性。

毛主席接电也感觉很意外,刚刚胜利,就放弃重镇,但他的战略观之宏阔、军事神经之敏锐,使他立即察觉到海安前线的严峻性,于是立即回电同意华中弃城之议,嘱咐粟裕做好丧失更多地方的准备,唯一原则就是打胜仗。

粟裕得到回电后不敢耽搁,再次狂奔300里回到海安,指挥部队开始行动。

一来一回600里,开了一个常委会,成功劝服中央、华中军区首脑机关,回来之后带着中央电令,向大家通报了中央的精神。

粟裕将军有一个特点,做人做事都不霸道,从不以势压人,虽有中央电令,他怕大家理解不了,以为他是强行压服大家,又耐着性子下发了一份《关于撤出海安的解释要点》。

这份文件有意思之处在于发文单位,不是以华中野战军司令部名义下发,而是以政治部名义下发,时任华中野战军政治部主任钟期光(开国上将,他的孙女是一位著名演员)名义签发的。

什么区别呢?

司令部发文基本都是命令,我怎么说你怎么做。政治部发文,大多是带有做思想工作性质的,不强令,不压迫,说服你为止。

可见粟裕心思之细密,对思想工作之重视。

二、苏中战役到底有多紧张

大家发现了吧,虽说国军进攻海安形势非常严峻,粟裕却一直好整以暇,在非军事指挥工作上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

难道我军就这么厉害,敌军打到家门口了还不着急?

我们且回顾一下苏中七战的第一战,看看国军的水平到底如何。

国民政府还都南京以后,各路精锐都集中到南京附近,其中用来进攻江苏安徽山东三省的,都是精锐中的精锐,在抗战中都打出过不俗战绩。

这些国军并没有把八路军新四军放在眼里,所以苏中第一战打得相当漫不经心,国军的战役组织水平比较低。

首战发生在宣家堡,那里驻防的是国军整编八十三师(师长李天霞)的一个团。该师原来的番号是第一百军,曾编入远征军入缅作战,半美械装备,战斗力较强。粟裕先是派出小股部队袭击宣家堡,造成我军只是小规模袭扰的假象,使国军放松警惕。

负责苏中战事的国军第一绥靖区司令李默庵本来已经派出整编四十九师前去救援,但听说宣家堡只有小股部队,而且李天霞胡吹牛皮说这是共军“敌驻我扰”的老一套,不用理会,李默庵便把整编四十九师撤走。

粟裕随即集结主力发动猛攻,连同守军,加上前来救援的李天霞其余部队,共歼灭两个团另两个营,约3000多人。李默庵再调四十九师去救,为时晚矣。

李默庵又气又急,不顾八十三师损兵折将,制定了一个三路夹攻的计划,以整编八十三、四十九、六十五共3个师,分路围攻粟裕,企图在如皋一带捉住华中野战军主力。

这正中粟裕下怀,他采取高速机动的战法,先在黄桥虚幌一枪,趁国军以为他的主力在黄桥时,急行军一百五十多里杀回如皋,暴打那里的国军,打了四天四夜,把整编四十九师打残,共歼敌1万余人,活捉了整编四十九师王铁汉(后化装潜逃)和整编九十九旅旅长胡坤。

毛主席事先对苏中战役不甚乐观,那里战场与南京近在密迩,很难有多大空间施展,之前与粟裕来往电报,多次透露可以放弃苏中的意思,对坚守苏中没有太大信心。

得知粟裕首战全胜,把国军精锐部队打残,高兴的迭电粟裕,追问歼灭多少人,敌军战斗力如何。

可见有时即使英明如伟人者,也有心虚的时候。只有亲临一线打一场,才知道里面的深浅。

粟裕正是通过首战之胜,看清了国军外强中干的本质,尤其是国军将领傲慢懒散,作战行动拖沓,这些老毛病在打红军时代就有,经历了抗战的磨练,却仍然存在。

这是粟裕敢于在大兵压境形势下,好整以暇地跑到后方开会,专门拿出时间做部队思想工作的底气。

其实不光第一战是这样,后来的六场战役,除了第七场因黄百韬整编二十五师拼死进攻,才打出点样子,其他几场的战役组织水平都是如此。

毕竟战争是各方面综合因素决定的,军队的指挥水平、行动能力,不因人的意志而转移,打得好就打得好,打不好就是打不好。

苏中七战的第二战李堡战斗,歼灭国军一个半整编旅共9000余人, 活捉了新七旅少将旅长金亚安和少将副旅长田从云,华中野战军上报的作战情况中说激战三天三夜。

毛主席去电询问部队休整有没有时间,战斗力恢复的如何。粟裕乐观地说,虽然首尾三天三夜,但部队实际战斗时间只有16个小时,并不算累。尤其是打的比较顺,部队士气非常旺盛。

所以说,苏中战役七战的强度,在粟裕看来并没有多大。

当然,我们回过头看一下国共两军的指挥官,粟裕是后来方面大军的军事指挥员,是人民解放军中顶尖超一流无与伦比的人中龙凤,而国军呢?众多师长级人物都是中人之资,一绥区司令官李默庵的水平给粟裕提鞋都不够,云中龙、山中虎,打的是浅水之虾、草泽之虫,粟裕自然应付裕如。

心里有底,就能拿出精力来干别的事,尤其是统一内部思想上。

话说回来了,打仗就打仗,粟裕打的那么好,为什么内部思想一直不统一呢?

这方面的压力,一源于下级,二源于上级。怎么说呢?

三、分歧与融合

先说下级的压力。

那时的华中野战军刚从新四军重编而来,编制不是很统一,各部之间的协作也不太好。从番号上看就很明显,华中野战军共有一师、二师、六师、七纵、九纵、十纵等单位,师和纵队级别略同。

这些番号各异、来派混杂的部队,不仅缺乏大兵团作战的意识,各单位之间还略有隔阂,有时协同作战不愿意配合,怕别人抢功,宁可自己打的苦一点也不想让兄弟部队上。虽说誓死奋战的精神可嘉,但从大局看并不值得提倡,反而要加以约束。

除了这些,还有许多缺点,比如浪费民力,有的排长级的干部就专配一到两名民夫帮助挑东西,有的吃粮食不注意节约,浪费比较严重。

有的没有很好的通信意识,到了作战地域不第一时间架起电话。还有游击习气比较重,打完一仗不善于立即快速休整,需要休息很多天。这都不适应新阶段的作战节奏。

粟裕在几次作战的间隙,多次召开华中野战军团以上干部会议,专门讲这些问题,要大家一点一点克服,把部队建设的正规起来,要坚决反对游击习气。

当然,对下的工作好做,上面来的压力却不好消解。

当时华中野战军相当于接受双线领导,一方面要受华中军区指挥,另一方面还要接受新四军军部指挥。

陈毅当时率山东野战军在北线作战,因为作战任务不同,中央赋予的职责不一,导致陈毅和粟裕对战略重心方向的判断出现歧异。

陈毅受领的任务,一是保卫鲁南和苏北,因为山东野战军大部是新四军主力转过去的,苏北与鲁南都是山东野战军的防区。二是截断津浦路,使国军南北无法相顾。

陈毅自苏中战役未打响之时,就强烈建议粟裕把主要兵力西开,到淮南一带作战,击破汤恩伯,与山东野战军达成南北呼应之势。

粟裕却不以为然,认为津浦路固然重要,但苏中军区经营多年,是比较稳固的根据地,不应贸然放弃。而且淮南一带人口不如苏中稠密,经济、财赋亦远远不如苏中,我军在苏中作战可有力威胁南京,使敌人主力无法北调。

陈毅三次调粟裕主力西进,都被粟裕婉拒。粟裕多次致电陈毅,力陈内线作战、坚持苏中的重要性,但陈毅一直都没有改变想法。

粟裕于1946年8月1日向毛主席发电,明确表示,我军各大战略区除在战略上做配合之外,在战役上不应要求一定之配合。粟裕语气激烈地表示,事实上很难做到。

尤其是陈毅屡次要求华中野战军一分为二,编组成两个野战军,兼顾淮南和苏中作战。粟裕尤其反对,说手中只有五六万人,一分为二,将会两面皆失。

粟裕在苏中战役期间的活动和各种指挥活动,以及与中央、陈毅、华中军区的往来沟通,在《粟裕军事文选》中有集中的体现。

如果大家去观察一下苏中战役期间粟裕的来往文电就会发现,粟裕一半以上文电,是用来沟通思想、达成统一认识的。尤其是与陈毅、与毛主席。

这说明,在解放战争开始之初,我军内部确实对形势的认知和判断,尤其是具体战役层面的问题,并没有快速形成统一的准确的认知。陈毅元帅也是高人,他的坚持截断津浦路以及抽兵西进的策略,并不能说错误,顶多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对中央作战意图的不同理解。

苏中七战七捷的光辉战绩,最终折服了所有人。毛主席、陈毅后来都十分认可粟裕杰出的指挥艺术,后来苏北局势恶化,苏中陷入敌人三面包围的困境,粟裕不得不率华中大军北上,与山东野战军会合。

毛主席定调决策,华中、山东两个野战军合并为华东野战军,由粟裕负责作战指挥,陈老总欣然同意诚心支持,由于战争形势益发明朗,当初的分歧和异见,也就自然而然地融合消除了。

7 阅读:1589

东效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