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盟博物馆坐落于锡林浩特市经济开发区锡林郭勒文化园内。其建筑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圆形的外观、顶部的全玻璃式穹顶,灵感来自蒙古包或者蒙古族帽子。文物藏品数量上千余件,其中珍贵文物44件套。是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对于了解锡林郭勒盟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以及蒙元文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锡林郭勒盟博物馆的元上都遗址展览呈现出非凡的历史文化价值。作为游牧与农耕文明融合的代表,其建筑风格独特,艺术价值颇高。它见证了元朝的辉煌与兴衰,是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
世界文化遗产——元上都遗址展。元上都遗址是内蒙古自治区目前为止唯一的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公元1256年。元上都遗址的建筑布局,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局形成发展的重要考古实证,2012年6月29日:该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职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本展览从民族融合、城址布局、元上都遗址申遗等角度展示了元上都遗址及其相关遗存的重要史科和实证,有利于我们更深层了解这座世界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
元上都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上都镇北的金莲川草原上,地处滦河上源闪电河北岸。1251年忽必烈驻帐金莲川,建立了金莲川幕府;1256年忽必烈命刘秉忠择地兴筑新城;1259年新城建成,遂命名为“开平”;1263年将开平定为上都,元上都是元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堪称融合农耕文明、游牧文明精髓于一座城市的范例,在世界文明史和城市规划设计史上拥有独特的地位,也是元代都城系列中格局独特、保存较完好的都城遗址。
辽阔的金莲川草原 民族交融的共同家园,是中国古代诸多民族的游牧地。
阴山南北长城内外,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北方游教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交错杂居的地带,各族人民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使这里逐渐形成了多元文化互相交汇不断为一体的地带,中国北方民族东胡、匈奴、乌桓、鲜卑、柔然、库莫奚、契丹、女真、蒙古等都曾在这里生存发展、繁衍生息,元朝时期,这里成为核心统治中心,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莫定了坚实的基础。
元上都遗址以官城1号建筑基址大安阁遇证为遗产区中心,由宫城,皇城,外城,草葬区,烽火台等组成,遗产区面积25131.27公顷,绥冲区南职150721.96公顷。
农耕游牧相融合 依山傍水元上都。1251年,蒙哥派其弟忽必烈经略漠南,忽必烈驻帐金莲川草原,在这里运筹惟,施展政治抱负。忽必烈在金莲川草原招贤纳士,聚集了一大批来自不同民族的贤臣猛将,逐渐形成一个文武兼备的政治集团,史称“金莲川幕府”
农耕模具·元代(公元1271-1368年)
铜饰件·元代(公元1271-1368年)
鎏金马鞍·元代(公元1271-1368年)
三彩鸱吻·元代(公元1271-1368年)
修建抚州。1251-1253年,忽必烈先后设邢州安抚司、河南经略司和陕西宣抚司,建立了中原传统模式的统治机构。1254年,为解决幕府人员的住所,忽必烈命人修建已在战乱中破坏的抚州。
青铜门把·元代(公元1271-1368年)
开平城与上都的关系。1256年,忽必烈命刘秉忠选择桓州城东、滦河北岸的冲积平川为筑城地点,修建城郭,这里“北控沙漠,南屏燕蓟,山川雄固,回环干里”,“龙岗蟠其阴,滦江经其阳,四山拱卫,佳气葱郁”,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聚落及城市选址山环水抱、依山傍水的模式。
滴水、瓦当·元代(公元1271-1368年)
刘秉忠建开平城。1256年,刘秉忠开始规划营建新城。首先,合理安排城市的平面布局,全城由三大部分组成,城址本体、关厢及城外防御设施。其次将功能建筑按照设计好的格局,严格划定建造区域。再次,在具体建筑的位置上,充分利用原有条件和草地、湖泊沼泽等地理环境,注重建筑与周边草原环境的协调与统一。
赏瓶·元代(公元1271-1368年)
改开平为上都。1260年农历三月,忽必烈在开平继蒙古汗位,五月“建元中统”,始有年号,1263年,改开平为上都,元朝两都巡幸制度由此形成。
螭吻建筑构件·元代(公元1271-1368年)
四系罐·元代(公元1271-1368年)
绛釉瓶·元代(公元1271-1368年)
元上都城址布局。元上都城的选址规划,既体现了中国古代“背山面水”的传统聚落选址理论,又结合了北方草原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传统居住方式,是两者有机结合、相互交融的产物。元上都的城市格局分为城址、关厢、铁幅竿渠。其中宫城位于皇城内中部偏北,皇城位于全城的东南部,外城位于皇城外的西北两。外城的东、南、西、北四面为关厢地带,城外西北面的铁幅竿渠,是整座城市的防洪设施。
元上都城址的城市布局。元上都城平面为方形,坐北朝南,边长2200米,面积484公顷,分为宫城、皇城、外城三部分。留有城门13座,以宫城正北中央大殿穆清阁和宫城南门御天门至皇城南门明德门为南北中轴线、皇城外、外城外均设有护城河,各城均由高大的城垣围合,通过城市主干道路网和城门系统连通。
钧窑碗·元代(公元1271-1368年)
宫城。元上都城宫城位于最中部,星长方形,南北长605米,东西宽542米,宫城作为都城核心区域,属于皇帝朝政和起居生活的空间。
皇城。宫城外国的一层城垣是皇城,皇城东西宽约1410米,南北长约1400米,围合于宫城外围,这里官署、寺庙建筑分布较多,属于朝廷衙署的分布区域。
钧窑香炉·元代(公元1271-1368年)
外城。皇城外围的另一层城垣是外城,外城西、北两墙长2220米,东墙长815米,南墙长820米。皇城以北的外城部分是皇家苑圈“北苑”,是培植奇花异草,蒙养珍禽异兽的园林。
关厢位于外城外围,向东、南、西、北四方展开,地表可见遗迹的分布面积约1220公顷,是元上都城市生活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雀蓝罐·元代(公元1271-1368年)
明德门前御道两侧是南关,这里是驿路的必经之地,供驿路往来者吃住之需,“明德门前万骑过”滦水桥边御道西,酒旗闲挂木橡低”、“滦河美酒斗十干,下马饮酒不计钱”,便是元代诗人对南关华景象的写照
外城的西边是西关,为手工作坊和牛马车市所在地,是一个繁华的商业区域
铁锈花玉壶春瓶·元代(公元1271-1368年)
皇城的东边为东关,靠近滦河北岸,是水草最为丰美的地方,供来上都的王公贵族驻扎毡帐,元朝有诗描绘为:“西关轮舆多似雨,东关帐房乱如云”
北关主要是驻扎护卫部队的地方。
目前据考古研究推测的粮仓共4座,面积大小不一,其中最大的广积仓南北长232米,东西宽147米:最小的粮仓位于北关厢,南北长72米,东西宽82米。
上都大都中轴连 古迹遗存展文明。元上都的皇城和宫城之间有一条中轴线,在中轴线上有四处巨大的建筑基址。从南向北依次为:明德门遗址、御天门遗址、大安阁遗址、穆清阁遗址。这是元上都城的主要建筑。
元上都遗址的中轴线和四大建筑遗址(明德门、御天门、大安阁、穆清阁)。
大安阁遗址位于宫城的中心,有一座呈凸字形的建筑基址,为大安阁遗址,建筑是按照北宋汴梁城熊春阁的形制建筑而成,推测大安阁的高度在70米左右。元朝有六位皇帝在此登基。
琉璃龙·元代(公元1271-1368年)
铁锈花鱼图盆·元代(公元1271-1368年)
元代诗人眼中的上都城
元代诗人杨允孚、萨都刺、胡助、周伯琦、郑彦昭、王沂、宋本、乃贤等吟咏上都的诗篇多达五百余首,题材包括山川、气候、动物、植物、风俗、宴饮、朝会、佛事、宫廷、园林、街市等等也有对一些重要建筑的赞颂
描写大安阁宏伟壮丽的诗包:“大安御阁势岩亭,华阙中天壮上京”,“层甍复阁接青冥,金色浮图七宝楹”;
描写水晶殿的诗句:“冰华雪翼眩西东、玉座生寒八面风,巧思曾经修月手,通过元在五云中”;“一派策韶起半空,水晶行殿玉屏风”。
描写洪禧殿的诗句:“镂花香案错琳鏐,金瓮蒲萄大白浮,群玉诸山环御榻,瑶池只在殿两头”。
描写睿思殿和仁寿殿的诗句:“睿国阁下琐窗幽,百宝明珠络翠袭……榜题仁寿睿思东,星列钧陈绿阁重”。
中华文化传久远 世界遗产闪光芒。1964年元上都遗址被公布为第一批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元上都遗址是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草原都城遗址
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依据。
(一)元上都遗址符合《实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中规定的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标准中的第II、III、1V、VI条标准.2012年6月29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二)元上都遗址将中国游牧文化的传统非定居方式与农耕文化传统定居方式相融合,这种融合所产生的理念、制度、经济举措对之后中国多地区的价值观念影响深远。
(三)元上都遗址为13-14世纪欧亚大陆的文明大转折和延续近百年的中国元朝历史时期提供了特殊的实物见证
(四)元上都的址遗迹及其环境展现出亚洲北方独特的游牧和农耕两大文明兼容并蓄的城市多元文化的典范模式
(五)元上都的遗址所在地正蓝旗至今仍保留了浓郁而纯正的中国北方少数民族传统信仰与仪式,保护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Xanadu这一象征“梦幻花园”的文化符号在世界的文学、音乐、建筑等艺术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并延续至今。
三、元上都遗址申遗历程
在各级党委、人民政府的亮度重视下,元上都遗址文化遗产申遗始于1992年,1997年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组建“元上都工作站”,从2004年开始,先后召开5次国际性研讨会,此后按照《世界速产公约》的要求陆续编制完成《元上都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元上都遗址保护管理规划》、《元上都遗址周边生态环境与特色景观规划》,并经自治区政府顾布实施2008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领导小组,同时锡林郭勒盟也成立相应机构积极推进,元上都遗址于2012年6月29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12年6月29日,在俄罗斯圣被得堡召开的第36届世界速产委员会会议一致同意将中国申报的文化遗产项目,元上都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元上都遗址也成为我国第30项世界文化遗产。
银鎏金扳耳杯·元代(公元1271-1368年)
(左)铜镜、(右)双龙纹铜镜·元代(公元1271-1368年)
三足铜火盆·元代(公元1271-1368年)
石质摆件·元代(公元1271-1368年)
石狮子·元代(公元1271-1368年)
云板·元代(公元1271-1368年)
赏瓶、青铜执壶、四系罐、青铜龟、青铜人、青铜锉银香炉、青铜笔筒、玉壶春瓶、青铜铃·元代(公元1271-1368年)
赏瓶·元代(公元1271-1368年)
青铜执壶·元代(公元1271-1368年)
四系罐·元代(公元1271-1368年)
青铜龟·元代(公元1271-1368年)
青铜人·元代(公元1271-1368年)
青铜锉银香炉·元代(公元1271-1368年)
青铜笔筒·元代(公元1271-1368年)
玉壶春瓶·元代(公元1271-1368年)
青铜铃·元代(公元1271-1368年)
云板·元代(公元1271-1368年)
柱基石·元代(公元1271-1368年)
汉白玉马槽·元代(公元1271-1368年)
汉白玉石板·元代(公元1271-1368年)
汉白玉雕龙角柱·元代(公元1271-1368年)。1996年出土于元上都遗址大安阁建筑基址西南角,高2.1米、宽0.53米、厚0.53米。两面采用高浮雕形式各雕有精美的五爪腾龙一条,龙体周围以牡丹花、菊花、荷花等花卉图案相衬。元代龙纹形象基本奠定了大众对于龙的形象认知,即有龙角、龙眼、张开的龙嘴、锋利的牙齿、龙须、粗壮强劲的龙躯以及尖锐的龙爪。原件为国家一级文物,现珍藏于锡林郭勒盟文化遗产博物馆。
门石·元代(公元1271-1368年)
乔泽灵应石碑·元代(公元1271-1368年)
元上都遗址是锡林郭勒这片沃土上各民族“一起走过”、“一起走来”的历史见证,是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多元一体格局的生动实证,诠释了我国近的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民族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走近元上都遗址,也就走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历史课堂,我们力图通过本展览,展现这座世界遗产深厚的中华文化魅力,通过展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不断增进各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为把祖国北部边疆建设得更加亮丽而继续努力奋斗。
2024-09-28
感谢您的关注与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