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鸡鸣山(五):鸡鸣山上众神聚,佛道儒融圣迹殊

牛爷大走四方 2024-12-11 17:12:37

(续接上文:鸡鸣灵秀藏古寺,永宁佛光映圣山)

离开永宁寺,沿着寺前向上的山路继续前行。

远远可以望见前方有个类似骆驼的巨型石雕。

骆驼峰位于鸡鸣山的半山腰处,形似骆驼,左边部分如同昂扬的驼头,高耸的部分恰似驼峰,形态逼真,栩栩如生,让人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从骆驼峰再往上,山路变得更具挑战性。

虽然山路变得更加崎岖,更具挑战,但也能欣赏到更多的美景。

永宁寺、观音院错落有致,山巅古寺与远处城市遥相呼应,形成一幅独特的美景。

永宁寺、观音院、念佛堂、临济光明塔、山脚下的文化长廊和山门牌坊形成一幅古寺的连环画卷。

经过骆驼峰,沿着上行的山路继续向上攀爬。

远方的山坡上有座引颈高歌的雄鸡巨雕,这只雕塑形态上惟妙惟肖,犹如一只真正的雄鸡在引吭高歌,从尖嘴、鸡冠到鸡尾都十分形象,上面的岩片宛如鸡身上的根根羽毛,栩栩如生。这座雕塑与鸡鸣山的名字由来相呼应。据记载,唐太宗驻跸山下,闻雉啼而命曰鸡鸣山。雄鸡雕塑作为一种景观标志,名曰鸡鸣春晓。

继续前行的路边有一块平坦如床的巨石,名曰卧龙石。据载,康熙帝御驾亲征葛尔丹凯旋返朝,途径下花园。见鸡鸣山巍峨秀丽,游兴大发,信步登山,行至山腰。见路边一石平坦如床,便坐下休息,耳听小鸟鸣唱,目睹山中美景,灵感突发,吟出淑琴诗篇:“鸟道盘空近塞垣,洋河如带绕山根;停銮预览沿边势,石上藤萝手自扪。”因康熙皇帝曾在此石休息、吟诗,被当地百姓广为传颂。“卧龙石”亦因此而得名。

站在“卧龙石”眺望山下,由近及远:骆驼峰、观音院、学佛堂、临济光明塔、文化长廊、山门牌坊以及远方的下花园城市层层递进,骆驼峰两侧的永宁寺和财神庙左右拱卫。

继续往上的山路相对平坦,并且路面用小石块垒砌成不同的形状,由外圆内方的钱币形,也有用几条支线组成类似窗槅的形状,也为相对疲劳的登山增添了一丝乐趣。

山路的转弯处有一观景平台,可以远眺下花园城区的城市风光。

鸡鸣山西侧的下花园城区,山水相依,洋河从城区西侧蜿蜒流过,河水波光粼粼,为城区增添了灵动之美。

沿着青石铺就的山路,穿行在丛林中

穿过丛林,眺望远方。

山路的前方有一洞穴,名曰朱砂洞。

相传唐朝大将尉迟恭扫北时被困鸡鸣山,士兵中暑吃了此洞中朱砂而痊愈。千百年来无数善男信女时常挖掘洞中朱砂祈福平安,渐渐形成此洞。

远方的五指峰是鸡鸣山上众多形神兼备的奇峰怪石景观之一。五指峰因形似人的五根手指而得名,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其形态独特,在众多山峰、岩石景观中别具一格,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行走在山路上,远方的城市在洋河的围绕下,形成崇山和城市的完美组合。

山路的另一侧,则是一片平原。全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较为完整的鸡鸣山驿就在山脚下。

山脚下一路走来的鸡鸣山诸多庙宇。

转过山弯,前方是一处架设在两峰之间的避风桥。避风桥全由石头砌成,是一座单孔石桥。条石铺就的桥面宽约2米,长约12.5米。两侧设有汉白玉护栏,每个护栏各有十个望柱,柱头上雕刻着大大小小、姿态各异、活灵活现的石狮子。拦墙上还雕刻着人物花卉、鸟兽鱼虫等图案,造型十分美观。

关于避风桥的由来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王母娘娘蟠桃会上,豺狼修炼成的风神碰碎了九龙神壶,王母一气之下把他贬到鸡鸣山上的风口处。风神经常发怒,狂风大作、飞沙走石,伤害了不少百姓。后来吕洞宾到鸡鸣山上游玩,见风神如此猖狂,便用手一挥从黄羊山调来一棵大松树,点化成这座桥,又点化了石狮子镇住风神,随后抽出宝剑一划,让风都从桥洞钻出。

在海拔1128.9米的高空,即使周围狂风大作,但只要登上避风桥,桥面上便一下子没了风声,万籁俱静,风都从桥洞穿过钻出,不会有一丝一缕的风跃上桥面,这种奇特的现象堪称塞外一绝、国内罕见。

避风桥下山谷幽深,从桥上凭栏远眺,可将四周的山水风光尽收眼底。远处山峦起伏,连绵不断,山间云雾缭绕,仿佛一幅山水画卷。

过了避风桥就是南天门。南天门位于鸡鸣山山顶,是进入山顶建筑群的重要门户。其石匾上写着“南天门”三个大字,整体为城楼式建筑,气势雄伟。全由石头砌成,风格古朴厚重,与鸡鸣山的山势相得益彰,彰显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过了南天门,就是灵官庙。

灵官庙位于南天门之后,整体建筑古色古香,飞檐斗拱,庙内的空间布局较为紧凑。

灵官庙前廊两侧分别绘有千里眼和顺风耳的彩绘像。

殿中供奉着王灵官。王灵官本名王善,是道教的重要护法神将,在明代其地位开始显赫。传说他具有驱妖压魔的能力,能保佑人们仕途通达。在灵官庙中,王灵官的塑像通常造型威武,赤面髯须,身披金甲,三目怒视,手持钢鞭或法器,给人以威严的感觉。

殿中两侧墙面上有关王灵官的彩绘壁画。

沿着灵官庙旁的山路继续前行。

路边的台阶上是在道教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的三清殿。

三清殿的左前方石台上悬挂有一口祈福钟。祈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三清殿坐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单檐硬山顶,上覆黄色琉璃瓦。

殿内正中供奉着三清尊神,即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元始天尊象征着“天地未形,万物未生”的“无极”状态。灵宝天尊供奉在元始天尊的左边,象征“混沌始清,阴阳初分”。道德天尊在元始天尊的右边,象征清净无为和道德高尚。

殿内东西两边供奉四位协助玉皇执掌天道的尊神。东边为: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协助玉皇执掌南北两极与天地人三才及人间兵革之事。南极长生大帝,协助玉皇执掌人间寿夭祸福。

西边为:中天紫薇北极大帝,协助玉皇执掌天经地纬,日月星辰及四时气候;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协助玉皇执掌大地河山及阴阳生育。

三清殿的东侧是玉皇殿。

玉皇殿坐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单檐硬山顶,上覆黄色琉璃瓦。

玉皇殿是供奉玉皇大帝的殿堂,在我国传统的文化思想中,玉皇大帝是道教神仙王国的万神之王,是天庭的帝王,全称“昊上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掌管着整个天界、人间以及自然万物。

玉皇殿内两侧的神像。

三清殿前石阶下的古色古香的拴马桩。

三清殿的西侧是鸡鸣山上最重要的庙宇碧霞元君殿。碧霞元君殿始建于魏孝文帝五年(公元231年),此殿建筑精美,翘角飞檐,古色古香,气势雄伟。

“碧霞元君殿”内供奉着碧霞元君、琼霞元君、御霞元君等三位“奶奶”,民间称为“大奶奶”“二奶奶”“三奶奶”。因“碧霞元君”的道场在泰山,故“碧霞元君”又称“泰山奶奶”,鸡鸣山也称“奶奶山”。

由于“碧霞元君殿”供奉有三位“奶奶”,特别是碧霞元君“奶奶”更是家喻户晓,无论是道教界信众,还是平民百姓,都对她极其崇拜,是心目中的女神,在北方民间视她为保佑万事顺利、母子平安、消灾祛邪的神灵。

“碧霞元君殿”的西侧是一个平台,平台上分别建有正殿和西配殿,目前为山顶庙宇僧众的寮房。

鸡鸣山顶上的玉皇阁、碧霞元君庙等,这些建筑共同构成了鸡鸣山山顶的宗教文化景观群。

沿着山边的小路,穿过南天门,走过避风桥。

山边有一相对平坦的观景平台

山脚下的鸡鸣古驿

远方的京藏高速穿行在原野中。

鸡鸣山是文化圣山,佛、道、儒三教在此融合。永宁寺等众多寺庙精美绝伦,承载着宗教内涵与历史价值。唐太宗亲征得名等传说与诗词碑刻,丰富了其文化底蕴。

2024-09-13

感谢您的关注与观看!

0 阅读:26
牛爷大走四方

牛爷大走四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