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4月,中共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在武汉被捕后叛变,其掌握的情报足以摧毁上海的中共中央机关。危急时刻,潜伏在国民党特务头子徐恩曾身边的钱壮飞截获了六封标注“亲译”的绝密电报。凭借此前复制的密码本,他破译出顾顺章叛变的消息,并连夜通过女婿刘杞夫将情报送至上海的李克农处。李克农迅速行动,但因当日并非与中央特科联络人陈赓的接头日,他辗转多方才将情报送达周恩来。中共中央当即启动紧急撤离,周恩来、瞿秋白、邓颖超等领导人及数十处秘密机关在24小时内转移完毕。当国民党军警按顾顺章提供的名单突袭时,仅剩空楼。钱壮飞为掩护身份,将电报原样封存后撤离南京,而胡底则收到李克农的暗语电报“克潮病笃”(“克”指李克农,“潮”为钱壮飞化名,“病笃”喻事态危急),从天津紧急潜回上海。这一事件被毛泽东称为“挽救了党中央”,周恩来更直言:“没有他们,党的历史将被改写。
龙潭三杰的分工堪称情报战的典范:钱壮飞任徐恩曾机要秘书,掌控国民党最高特务机构的中枢;李克农在上海主持中央特科情报科,统筹全局;胡底则以天津“长城通讯社”社长为掩护,构建华北情报网。三人形成地理与职能的“铁三角”,覆盖国民党政治、军事核心圈。
钱壮飞
他们的贡献不仅在于截获情报,更在于系统性瓦解敌人优势。钱壮飞借徐恩曾信任,复制了国民党高级官员专用的密码本,使中共得以破译国民党军事部署;李克农则策反国民党特务杨登瀛,使其成为双面间谍,甚至将青帮大佬杜月笙的密友杨度发展为特别党员。胡底在天津以通讯社为幌子,传递华北军政动态,为红军反“围剿”提供关键支持。
胡底
龙潭三杰的结局充满悲壮色彩:钱壮飞在长征途中遭反动民团杀害,年仅40岁;胡底因反对张国焘分裂路线被诬陷为“特务”处决;唯有李克农见证新中国诞生,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成为唯一未带兵作战的开国上将。他们的战略价值远超传统战场。毛泽东曾言:“李克农一人可抵几个师。”而周恩来则将情报工作视为“上兵伐谋”的终极体现。三人的故事揭示了一个真理:在历史转折点上,无形战线的智慧往往比枪炮更具决定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