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时期,清军火炮射速与英军相比,差距明显。
清军传统型火炮─红夷大炮技术大致处于欧洲17世纪加农炮的水平上,而欧洲火炮在16-17世纪的射速,大量史书有明确的记载。
《1449─1660年之间的英国武器或战争》:17世纪,“英国野战炮在一天内发射60或70次,通常需要2个炮手和10个助手,小炮诸如鹰炮能在一天之内发射140次,所需的人更少”。即大炮每小时8发左右,小炮是其的2倍。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武器和战争》中云:“在19世纪,火炮每小时发射多于12次,此和火器家威廉•爱尔顿1646年设计的每小时19次差不多,火炮家格兰斯建议所有火炮在发射40次后至少应冷却一小时,为还原射击效果,平均每炮每小时发射8次,……每天每炮仅发射100次,等于每小时8次,每天射击12或13个小时。……另一个须考虑的是铜炮和铁炮易于损坏,铜炮在发射600次,铁炮在发射1000次后,就已不太堪用”。即8-12次/小时,平均为1次/6分钟。
鸦片战争时期,清军重型前膛装滑膛炮因机动性不强和装填弹药程序复杂,发射炮弹频率不高。在《海国图志》(卷87)中记载:“将炮门掩闭,用湿透炮刷子扫净炮膛,然后下药,用木棍送入炮膛,次下弹子,又用扎就麻球,如膛口大小塞入膛内使药不四泄,弹出有力。装毕再放,放毕如前法挽回,再装连发。四五炮后,须少停片刻,以防炮身透热”。
清军火炮射速,应和欧洲17、18世纪的火炮射速差不多,即1次/6分钟,它们通常带的火药大约能维持这样的射速一小时,但炮管无法承受持续射击,隔一段时间就需休息以冷却。如《演炮图说辑要》(卷3)中说:“我发一炮,彼可三炮,一船抵挡一炮台”。
清军炮台里的重型火炮射速与英军小炮相比射速要慢得多,再加上有不常操练的通病,射速更慢。当然,清军也在模仿着英军火炮的发火装置,也在逐渐提高着射速。《对华作战记》中载,1842年6月20日的中英上海之战,“清军铜铸大炮完全仿照英军发射18磅弹炮的大口内径短炮的式样铸造,舰炮上浇铸了瞄准器,还有火门,钻了孔,和火石制成的枪机密切配合,在我们所看到的中国人使用的战争武器中,这些是最最合用的了”。此处说清朝铜炮采取了燧发机点火装置,推断仿造的铁炮与此应是一样。
鸦片战争时期英军铁质舰炮的射速。英军舰炮的尾纽设计与同名陆军火炮有一定差别,因为在甲板上移动不必考虑越野问题,船上的炮车没有采用野战炮车的两个大径木轮。它有一个显著特点是尾部有一个圆孔,其作用是栓放绳子和穿插螺旋十字铁架,使火炮固定在船体上。英国铁炮除了还在使用斤两偏大的球形实心生铁或熟铁弹之外,已大量地使用链弹、杠弹、霰弹、葡萄弹、榴霰弹、新式爆炸弹和燃烧弹等。至于爆炸弹所占的比例,如此时的英军三层甲板战舰均配置了60%的实心弹加农炮和40%的空心爆炸弹火炮。
据欧洲史料记载,英军舰炮射速有1发/分钟、1.5-2发/分钟、3发/2分钟的数据。
《400—2001年间英国和爱尔兰的海军史》中云:“英国17和18世纪海军战术急剧地提高,前装和由四轮驱动的标准舰炮的设计却变化很小,但是,舰炮射速大约提高了6倍,在它的高峰阶段达到了1发/分钟”。
《1815年英法滑铁卢之战》中云:“欧洲加农舰炮允许发射1或1.5小时,(大约每门炮发射180次炮弹,包括霰弹)。在滑铁卢战争中,英军火炮平均发射了129次炮弹”。英军火炮射速为1.5—2/分钟。
《英法海战》云:18世纪末以来,英国“军舰驶往战场时,舰长按战备的规定,严酷地训练水兵。炮手们的射击速度是英国皇家海军的一大骄傲。后来在尼罗河战役中成为纳尔逊忠实的‘兄弟团’成员的科林伍德舰长,将他的炮手的射击速度训练到惊人的程度,平均每3发炮弹/2分钟”。
《1793-1830动乱时代的战争与和平》中说:18世纪末19世纪初以来,英国舰炮的射速约为3发/2分钟。
清朝史料有对英国重型舰炮射速记载的数据。1832年江苏清河人萧令裕著的《英吉利记》中说,其国“有大铳,能于两刻间连发四十余次,恐涉于夸,然亦可见其概矣”。即约3发/2分钟。鸦片战争的英国士兵是从本土或印度等地临时征集的雇佣兵,这些训练欠佳的士兵发射舰炮自然要慢一些。故萧令裕的记载应是可信的。
英国小型火炮射速数据-《停滞的帝国》中说:如早在鸦片战争之前的1793年,英使马嘎尔尼使团来华,此时,英军小型火炮射速很快,使团携带了8门小型铜质野战炮。1793年8月19日的野战炮射击表演中,这几门炮每分钟能发射7颗炮弹(当时清军火炮每分钟只能发射1发,而欧洲火炮也只能做到每分钟发射1-2发),开炮迅速、准确、灵活,大大优于清军中装备的火炮。
综合上述东西方史料,可见鸦片战争时期,英军重型舰炮的射速为3发/2分钟,6分钟可打9发,小型火炮射速比之要快一些,重型炮射速是清军重型铁质岸炮的9倍。#头条创作挑战赛#
他敢进入珠江口为啥不夜晚象海盗那样爬上船和他肉搏?
是有点差距,不过并非没有一战之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