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大型研究发现,食用水果、葡萄酒、咖啡和巧克力等富含多酚的食物可使代谢综合征的风险降低 23%,凸显了它们对心脏代谢疾病的保护作用。

关于膳食多酚摄入如何影响心脏代谢问题风险的最广泛研究对 6,000 多名巴西人进行了为期八年的监测。
一项对 6,000 多名巴西人开展的同类研究中规模最大的一项研究发现,富含葡萄、草莓、巴西莓、橙子、巧克力、葡萄酒和咖啡等多酚含量丰富的食物的饮食可使代谢综合征风险降低高达 23%。该研究结果发表在《营养学杂志》上,强调了多酚对心脏代谢疾病的保护作用。
代谢综合征是代谢失衡和激素紊乱的综合表现,会显著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多酚以其抗氧化和抗炎特性而闻名,可能有助于抵消这些风险。
“这对喜欢水果、巧克力、咖啡和葡萄酒的人来说是个好消息,因为这些食物都富含多酚。尽管之前的研究表明,摄入多酚与降低代谢综合征风险之间存在联系,但之前从未在如此大的研究样本(6,378 人)和如此长时间(八年)内得到证实。我们在这项研究中的发现毫无疑问:推广富含多酚的饮食可以成为降低心脏代谢疾病风险和预防代谢综合征的有效策略。”本文合著者、巴西圣保罗大学医学院 (FM-USP) 教授 Isabela Benseñor 指出。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研究中分析的数据取自 ELSA-Brazil,这是一项纵向成人健康调查,自 2008 年以来跟踪了六所巴西大学和研究机构雇用的约 15,000 名公务员,资金来自卫生部和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委员会 (CNPq),后者是科学、技术和创新部 (MCTI) 的一个分支机构。该分析在同一所大学的药学院 (FCF-USP) 进行,是 Renata Carnaúba 博士后研究的一部分,由食品研究中心( FoRC ) 赞助,该中心是 FAPESP 资助的研究、创新和传播中心 (RIDC) 之一。
在接受分析的 6,378 名参与者中,有 2,031 人患有代谢综合征。当存在以下五个风险因素中的至少三个时,即可诊断出患有该疾病:
腹部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甘油三酯不健康脂质含量高(血脂异常)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流行病的趋势。根据之前发表的研究,在巴西,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将从2013 年的 29.6% 上升到2022 年的33% 。
“我们计划进一步研究多酚在预防心脏代谢疾病方面的作用。我们目前所知道的是这些化合物的抗炎和抗氧化特性,以及对肠道微生物群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负责 ELSA-Brazil 项目的 Benseñor 说道。
膳食多酚摄入量自然界中已发现 8,000 多种多酚。最知名且研究最多的是酚酸(存在于咖啡和葡萄酒中)、黄酮类化合物(一般水果、豆类和巧克力中)、木脂素(种子和橙子中)和芪类化合物(红葡萄和红酒中)。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详细访谈,了解参与者的饮食习惯和摄入 92 种富含多酚的食物的频率。研究还考虑了不同烹饪和加工方法的影响,以确保准确测量多酚的摄入量。
主要结论是,摄入不同食物中的多酚,估计最高水平(每天 469 毫克)与摄入最低水平(每天 177 毫克)相比,可使患代谢综合征的风险降低 23%。摄入酚酸(一种特定类型的多酚,富含于咖啡、红酒和茶中)可使风险降低类似量。
Carnaúba 表示,与降低代谢综合征风险相关的多酚数量来自总膳食摄入量。“食物多样性很重要,因为多酚对健康有益的原因之一是它们能够调节肠道微生物群。这个过程可以刺激益生菌或‘好’细菌的生长。然而,一个人的饮食摄入量和多酚来源越多样化,对其肠道微生物群的影响就越大,从而对其整体健康的影响就越大。”
分析还显示,增加摄入黄烷-3-醇(一种黄酮类亚群)可使患代谢综合征的风险降低 20%。红酒是研究样本中黄烷-3-醇的主要来源,占该化合物总摄入量的 80%。巧克力也是一个重要来源,占 10%。
研究人员还研究了多酚对与代谢综合征相关的其他心脏代谢疾病的影响,例如高血压、胰岛素抵抗和甘油三酯升高等。
“结果表明,多酚对新陈代谢和心脏病的影响不容忽视。无论性别、年龄、吸烟和体力活动等各种心脏代谢风险因素如何,摄入更多多酚的参与者患高血压或胰岛素抵抗的可能性降低 30 倍,甘油三酯升高的可能性降低 17 倍。”Carnaúba 强调。
该研究由圣保罗研究基金会资助。
参考文献:《巴西成人健康纵向研究 (ELSA-Brasil) 中多酚摄入量、心脏代谢危险因素和代谢综合征之间的关系》,作者:Renata A Carnauba、Flavia M Sarti、Camille P Coutinho、Neuza MA Hassimotto、Dirce M Marchioni、Paulo A Lotufo、Isabela M Bensenor 和 Franco M Lajolo,2024 年 11 月 26 日,《营养学杂志》。DOI:10.1016/j.tjnut.2024.11.016
来源:巴西圣保罗研究基金会(FAPESP)
免责声明:康加号致力于健康常识分享,内容根据公开资料编辑,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在线留言删除。文章旨在介绍健康科学进展,不能作为治疗方案;如需精准健康指导,请至正规医院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