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五位志愿军女战士被美军包围后神秘失踪。
50年后,抗美援朝50周年纪念日上,一名美国老太走下飞机,颤颤巍巍拿出五张画像,揭开了这段为国而战的英雄血泪史!
新中国成立后,新的机遇、新的考验接踵而至,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带领下,广大人民迎难而上,共绘出一片欣欣向荣之景。
一年后,朝鲜战争便爆发了,老美强行干预他国纷争,还将战火烧到东北边境,来之不易的和平眼看着又将摧毁,伟人深思熟虑后,作出抗美援朝的决定。
身经百战的彭老总对上狂妄自大的麦克阿瑟,结局可想而知,“圣诞节回家”成为国际笑话,“谁想和中国陆军打仗,脑子一定有病”,成为世界军事史的光辉一笔。
然而,李奇微走马上任,彭老总棋逢对手,对方以敏锐的眼光发现志愿军后勤补给不到位的问题。
随之开展长时间的“礼拜攻势”,让志愿军的阻击战,硬生生变为一场惨烈至极的突围战。
关键时刻,还得请示毛主席,伟人对战场局势有着惊人的敏感度,他以最快的速度回电报,提出“小歼灭战”的打法,在此基础上,衍生出“零敲牛皮糖”战术。
最终在1951年的7月份,志愿军将战线顺利稳定在“三八线”,迫使美方接受停战谈判。
表面上看志愿军第一阶段取得了胜利,但背后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8月份的战斗减员人数统计时,得出阵亡11万余,伤22万余,失踪、被俘近3万余的数据。
这些血淋淋的数据中,有5位志愿军女兵的失踪格外引人注目。
战场上,女兵数量一向很少,不管是在招兵或者安排工作时,都偏向安全系数高的后勤,因此,一个队伍中,同时有5位女兵失踪的情况,极其罕见。
部队当时进行了一次大范围的搜查,结果不尽如人意,所有阵亡、战俘、受伤的名单中,都没有她们的身影。
众人有了很多遐想,牺牲了?背叛国家了?隐姓埋名了?
猜测良多,却没有实际证据作依靠,直到50多年后,一位美国老太的到来,曝光了“女兵失踪”背后的真相。
那是李奇微发动“礼拜攻势”后不久,美军利用机械化部队强大的机动性,对我志愿军战士发起全面反攻,万般无奈之际,彭老总下令撤回三八线。
撤退就必须有一部分人垫后,很多志愿军自愿留下,受伤的战士则在第一时间进行转移。
离奇失踪背后的真相作为卫生员的女兵,就承担了转移伤员的重任,其中王文慧任指导员,带着张兰、王招娣,护送一众伤员撤离。
一开始,战士们行进速度不快,也非常顺利,但在经过一处山坳时,与突然冲出来的美军撞上,这些士兵是绕过我军防线,准备从背后袭击的敌军,他们很快发现了转移的一行人,并开枪射击。
三名女子加一众伤员,对上凶悍的美军,结局无疑是全军覆没。
但王文慧临危不乱,与手下二人商议,先将伤员找个安全的地方隐藏,咱们出去引开敌军。
夜色朦胧,敌军无法确定我方具体人数,三名女兵直接开枪射杀,吸引对方注意力,然后朝着伤兵相反的方向跑去。
后头有武装完整的美军,女兵们却丝毫不慌,她们在出发前便商议了具体细节,带着敌军在高山密林中行走,让他们机动性的优势发挥不出来,很长一段时间后,敌人的身影渐渐消失,枪声也听不见了,女兵们便想着原路返回,同伤员会和。
但行至一半,密集的枪声传来,三人立刻意识到,有我军战士同敌方相遇了,一番勘察,很快发现是两名女兵,这二人分别是文工团宣传部的李毅力、孙娜娜。
其中一人已经受伤,但还是扛枪坚持与敌斗争,察觉形势不妙,三人立刻冲出去携同作战。
在美军看来,我方“援军”已赶到,分辨不出具体兵力,不敢痴缠,交火不久后便快速撤离。
五人明白,安全只是暂时的,等他们反应过来,肯定难逃魔爪,因此扶着受伤的战士快速离开。
而伤兵队伍本身行进速度就慢,五人顺利和一行人会合,这边美军也反应过来了,想起之前的枪声寥寥无几,自己恐怕上当了,顺着印记朝女兵们追去。
敌军是群健全的男子,追击速度自然很快,不久便发现了我军队伍。
志愿军们同样也察觉到了对方的存在,为了掩护伤兵们撤离,五位女兵再次做了决定,以身犯险,引开敌人。
或许从此刻开始,她们便明白自己的生命,将要留在这片朝鲜大地上,将要献给自己热爱的祖国,但,没有人后悔!
伤员们隐藏在密林中,目睹着女兵们悲壮赴死,更加坚定保家卫国的作战信念。
美军没发现伤兵的痕迹,顺着女兵们开枪的方向追去,陡峭的高山、茂密的丛林、黝黑的深夜,每一个都是天然的隐藏点,女兵们灵巧的在山间徘徊,美军很快便失去了她们的踪迹。
预备无功而返时,头顶突然掉下一颗石子,啪嗒一声在寂静的夜晚格外引人注目,原来一位女兵在赶路时,不小心踢到石子,山势陡峭,很快顺着痕迹掉到美军所在地。
这时的女兵们在长时间的奔波中,身体机能快要抵达极限,但她们没有放弃求生的机会,幸运的是,天无绝人之路,在一人高的杂草丛中,她们意外的发现了一处山洞。
一番思量后,五人认为,夜色深沉,山洞隐蔽,很难被发现,而山洞也是天然的防御点,架上一顶枪,守着洞口,只要对方敢进来,立刻射杀。
体力耗尽的她们便躲了进去,短暂休息的时刻,也牢牢抓着枪紧盯洞口的方向。
所幸美军搜查不仔细,多次路过都没有察觉,但不能保证天亮后会不会被发现,王文慧便提议,由她一人镇守洞口,其余四人往里走,看能否寻到其他出口。
阴冷的山洞令人瑟瑟发抖,黑暗中,一声惨叫令四人瞬间警觉,她们举起枪朝着声音来源处走去,很快便发现是一名即将生产的孕妇。
了解过后,她们知道了对方是朝鲜人,先前与志愿军一起转移,但身子笨重跟不上队伍,为了不给大家添麻烦,便与丈夫一起躲到了山洞中,两天前,丈夫出去寻找食物,到现在都没有回来,生死未卜。
四名女兵听后,立刻检查产妇情况,发现除了长期的营养不良,身子比较差外,胎儿一切正常。
便安抚着产妇情绪的同时,搜索着其他出口,但结局并不乐观。
王文慧根据情况,作出突围决定,众人一致同意,毕竟坐以待毙是最下等的办法。
但她们刚冲出洞口,巨大的探照灯便从高处照射,刺眼的强光让她们有一瞬间的眩晕,很快退回洞内。作为指导员的王文慧此刻没有慌乱,叫几人中枪法最好的张兰打掉探照灯,再趁着夜色突围。
不过她们小瞧了对方的毅力,探照灯被打碎了,周围陷入黑暗,但很快,四面八方再次亮起好几个探照灯,看来,她们被包围了,但是,美军为什么不直接进来杀掉她们呢?
原来,在后续大部队到来时,对方便发现了山洞,但当时随军中有记者、有摄影师,用心险恶的美军便计划拍下女志愿军们向他们投降的镜头,采访到当时的投降感受,让其对老美歌功颂德一番,然后发表到国际报社上,让媒体看看老美与中国的差距,也打击志愿军们的作战信心。
王文慧观察到了对方的摄影机,很快想明白个中原委,向其余四人陈述了美军的用心,所有人立刻表示,宁可战死,决不投降,若是强攻,便同归于尽!
五位女兵认清局势,安心在洞中等候,过程中,宣布部的李毅力同志给她们各画了一副肖像画,当作最后留在人世间的念想。
洞中的人悠然自若,洞外的美军按捺不住了,为了逼迫她们出来,美军向内投放了大量燃烧瓶,企图用浓烟将女兵们逼出去,但山洞极深,对她们构不成威胁。
对方又打心理战,耗光她们的粮食,饿极了自然就出来了,坚持到了第四天,粮食耗光了,但女兵们没有出去,她们开始在洞内抓老鼠、飞虫吃。
一日,负责侦察的女兵发现洞外没有美军身影了,众人惊喜交加,以为对方撤退了,准备出洞时,密集的子弹传来,原来这是对方给她们下的套,不得已重回洞中。
但孕妇受到了惊吓,肚子开始疼痛,有了生产迹象,3名卫生员被迫在洞中接生,幸运的是,婴儿顺利降生。
但产妇情况不容乐观,刚出生的婴儿也急需安全健康的环境,为了保住她们的生命,五人决定“妥协”。
她们主动派人谈判,以投降为条件,换取孕妇、婴儿的安全转移。对方很快答应,毕竟女志愿军的投降足以抵过一切。
为了宣传效果,美军摄影机早早对准了洞口位置,只待女兵出来,美军上前制住她们,快门便可按下了。
然而,期盼中的画面没有到来,五位女志愿军战士眼神清澈,步伐坚定的走出来,等站到美军小队中,迅速将手背到身后一拉,剧烈的爆炸声响起,女兵们和数十名美军同归于尽!
在场众人惊呆了,他们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中国女子,竟也有这般铮铮铁骨、不惧生死的气魄。
待一切烟消云散后,随军记者进入山洞,想要寻找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却只看到了五人的画像。
2001年,一位退休的美国记者玛丽走下飞机,在志愿者的陪同下,从破旧的挎包中,缓缓拿出五张画像,她就是当年那个随军记者。
这一刻,烈士的英灵仿佛随着画像回到了深爱的祖国,透过画像上一双双清澈的眼眸,仿佛是五位女兵荣归故里,在注视着她们为之牺牲的、和平盛世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