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端午,欢乐的同时,人们越来越看重的已经不是团圆或者屈原,而是假期,是跟心爱的人出去玩儿,不过吃粽子、挂艾叶等习俗还是有模有样的。
吃粽子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粽子要做成这个形状?
正儿八经的粽子
粽子起源之北方角黍
粽子的雏形,大概是北方之角黍与南方之筒粽的综合。
先说北方的角黍。所谓黍,是一种米,也叫黄小米,五谷之一,有黏性。从新石器时期到唐朝,黍一直是人们的食物之一,也能酿酒。《诗经·国风·黍离》中就有“彼黍离离,彼稷之苗”的诗句,唐代大诗人孟浩然也曾在《过故人庄》中写下“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角黍”一词最早见于周处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这个周处,就是《周处除三害》的主人公,西晋时期的人,他在《风土记》中还提到了角黍的做法:俗以菰叶裹黍米,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日啖之。
角黍
可见,角黍的做法是用菰叶包黍米煮熟,这和今天的粽子几乎一样。那么,人们做角黍有何作用呢?除了在五月初五和夏至吃,更早的是用于祭祀。
古人在祭祀祖先和神灵时,常常会用到黍作为祭品。《礼记·月令》载:仲夏之月,农乃登黍,月也,天子乃以雏尝黍,羞以含桃,先荐寝庙。
《礼记》成书于西汉时期,记载的大约是战国至秦汉这一段时间礼仪,这就说明,至少在战国时期,天子就会尝黍来祭祀。
周天子
最早时期,黍是生黍还是做成饭?是直接放在祭祀的器具里还是做成什么形状?我们不知道,但是最迟到汉朝,祭祀的黍就已经做成了“角黍”。(晋承魏,魏承汉)
为什么一定要包成角状呢?
其原因在于把黍饭包成角状是对牛角形状的模拟,而牛角在古代具有祭祀的象征意义。
先秦时期,天子祭祀社稷社为土地神,稷为谷物神)时,会用到牛羊猪三种动物,称之为“太牢”(诸侯只能用养和猪,称为少牢)。这里的牛,一定要是长着牛角的大公牛,因为这样的牛才是最好的牛,既然祭祀社稷,当然要用最好的牛才有诚意。
太牢之礼
《诗经·周颂·良耜》:“杀时犉牡,有捄其角。以似以续,续古之人。”意思就是杀了一头有长长的牛角的大公牛来祭祀,希望世世代代都能这样美好。
可问题是,古代没有先进的生产工具,牛是很重要的资源,杀得太多,用啥耕地犁地?祭祀也得悠着点儿,故而后来就用类似牛角的东西来替代牛,牛角状的角黍就这样出现了,人们在欢庆的同时,还会用牛角状的觥来饮酒。
牛角行觥
粽子起源之南方筒糭
“糭”是“粽”的古体字。《说文解字》:“糭,芦叶裹也。从米,声。作弄切。”糭字的右偏旁本义为“敛足”,即裹脚,与米旁合在一起,表示“糭”是一种把米包裹起来的食物,没错,就是粽子。
筒粽在今天依然有,就是南方的竹筒米饭。由于南方人种水稻离不开水,所以他们常常祭祀水神,具体说就是蛟龙,人们常常把竹筒米饭投入水中,以祭祀蛟龙。
筒饭
这个习俗到南朝时,发生了变化。
粽子和屈原到底什么关系?
南朝梁人吴均《续齐谐记》记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汉建武中,长沙区曲忽见一士人,自云三闾大夫,谓曲曰:‘闻君当见祭,甚善。常年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当以楝叶塞其上,以彩丝缠之。此二物蛟龙所惮。’曲依其言。今五月五日作粽,并带楝叶、五花丝,遗风也。”
大意是说:竹筒米饭投入河中都被蛟龙吃了,如果竹筒上缠着楝叶,再用彩线系住就不怕蛟龙了。
南朝吴均
《续齐谐记》是一部神话志怪小说,我们常说,凡是不看作者经历就解读其书的,都是不科学的。吴均所处的时代,和屈原的时代很像,他也像唤醒君王,报答国家,所以用屈原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种志怪神话的小说很受人们喜欢,从此这个说法便流传了下来。
从最早的喂蛟龙吃,到后来的怕蛟龙吃,不管蛟龙怎么想,反正从此以后,人们开始在五月初五这天祭屈原了。
南北朝时期,虽然长期动乱,却也促进了南北方饮食文化的交流,故而后来南方的筒粽和北方的角黍统称“粽子”。等到隋唐时期,中国处于大一统时代,南方的五月初五吃粽子祭祀屈原逐渐成为全国性的习俗。
屈原
从此,五月初五成为端午节,每年这天还要放一天假。
据说唐武宗有一次大搞土木工程,端午这天想让士兵加班,3000个士兵立马不乐意了,差点闹起来,吓得唐武宗立马说放假三天,每人还发了几匹布料,才安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