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几个因素进入中央核心领导层?

见谈历史 2025-03-12 05:14:40

‌刘少奇(1898年11月24日-1969年11月12日),湖南省宁乡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

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7年党的五大上当选中央委员。

1933年4月,任全国总工会苏区中央执行局委员长。

1934年~1936年,任工农红军第八、第五军团党中央代表、第三军团政治部主任。

1937年,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

1938年,任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

1941年,任新四军政委。

1943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进入中央书记处。

1945年,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

1959年4月,第二届全国人大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从刘少奇的个人履历上看,与他在党内的贡献、政治能力以及历史时期的需求有关。刘少奇几个关键因素进入中央核心领导层?

一、进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参与共产国际的工作;参与工人运动,成为党内的工人运动领袖。

1920年–1930年期间。

1921年8月3日,刘少奇进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系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并参与共产国际的工作。

同年冬天,他由青年团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成为我们党最早的党员之一。组织成立中国共产党在莫斯科的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旅莫支部,刘少奇担任支部书记。

1922年回国后,投身工人运动。不久到江西省西北部的安源煤矿同李立三等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成功组织数万工人大罢工;参加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和武汉工人群众收回汉口英租界的斗争,展现卓越的组织能力,成为党内工人运动领袖。

1927年~1937年,大革命失败后,刘少奇先后在河北、上海、东北长期从事党在白区工作。曾担任中央处理顺直省委问题特派员、满洲省委书记等重要职务。

刘少奇提出“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白区工作方针,反对“左”倾冒险主义策略,为党保存了力量,得到中央认可。后来被 毛主席肯定为“正确路线”。

长征期间(1934–1935年),他明确支持毛主席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1935年1月在贵州省遵义县城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支持毛主席的正确主张。

二、延安整风运动奠定了他在党内的理论家地位,赢得毛主席高度评价。

1941年5月,毛主席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

刘少奇1939年撰写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成为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的重要文献,该书系统阐述党员的思想改造方法,强调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纪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体现。奠定他在党内的理论家地位。受到毛主席的高度评价。被赞为“对党的建设的重大贡献”。

参与整风运动,批判王明教条主义,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支持毛主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路线。加强了毛主席的领导地位。

‌在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上,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首次明确提出“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为确立毛主席的权威作出历史性贡献。

三、抗日战争时期的贡献在于创建华北、华中抗日根据地

刘少奇是华北、华中抗日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

抗日战争时期,他先后担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中原局书记、华中局书记,曾在三大战略地区卓有成就的开辟根据地。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刘少奇任中共北方局书记,开创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工作。

1938年11月任中共中原局书记,深入敌后,经过三年艰苦斗争,开辟鄂豫皖湘赣边区根据地,创建新四军第五师。

1941年皖南事变后,刘少奇就认新四军政委与华中局书记,重组新四军并巩固根据地。

四、始终支持毛主席革命路线,获毛主席的信任倚重、党内支持与认同。

刘少奇始终支持毛主席军事路线等,并在关键历史节点发挥重要作用。尤其在批判王明左右倾机会主义、反对张国涛分裂,推广毛泽东思想过程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刘少奇获得毛主席的信任倚重,在1941年“九月会议”等重要场合对刘少奇予以公开高度评价,为刘少奇进入中央核心层奠定基础。

党内陈云等人也对刘少奇的工作业绩,实际能力表示认可。‌具备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能力‌:既具备白区、根据地建设的实践经验,又用革命的理论指导实践。

1943年,刘少奇进入中共中央书记处,成为主席团成员。与毛泽东、周恩来等共同领导全党,成为党内“五大书记”之一。‌

1945 年毛主席去重庆谈判时,做出了一项关键的决策,由刘少奇代理中共中央主席的职务。

由此开始,1945年,七届一中全会上刘少奇当选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

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会上,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1956年9月,在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1959年4月,第二届全国人大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2 阅读:286
见谈历史

见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