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赐履按:上一回,我们讲到,慕容廆向晋朝廷称臣,趁着中原大乱,招揽士人,安抚百姓,慕容部的实力不断增强。
公元310年代,晋朝发生巨大变化。公元313年,汉赵帝国杀害了被俘虏的晋怀帝司马炽,皇太子司马邺在长安继皇帝位,是为晋愍帝。公元316年,十一月,司马邺也被汉赵帝国俘虏。被俘之前,司马邺派使者前往建康,将天下托付给琅邪王司马睿。
公元317年,三月,琅邪王司马睿承皇帝制,改元建武,称晋王。
衣赐履说:注意,晋王和琅邪王都是王,但政治涵义差别很大。司马家篡夺曹魏政权之前,司马昭、司马炎父子都做过晋王。司马睿此时改称晋王,是向天下宣告,国祚转到我身上来了。
司马睿任命慕容廆为假节、散骑常侍、都督辽左杂夷流民诸军事、龙骧将军、大单于、昌黎公。
慕容廆推辞公爵不受。
征虏将军鲁昌劝慕容廆说:
如今,洛阳、长安二京覆没,天子蒙尘(被俘),琅邪王承制于江东,明摆着已经成为天下的主宰(实人命所系)。明公您虽然雄据一方,但各部落仍有不服的,甚至敢跟您武力对抗。为什么呢?一是因为那帮家伙有部队,再一个就是,明公您现在的职务,不伦不类的,不是天子所授诶。现在,应该派人出使建康,劝琅邪王赶紧称帝啊!他称帝之后,再授予您官职,那含金量就不一样了。到时,明公奉皇帝的诏令讨伐有罪,还有哪个敢不服!
辽东处士(没做官的士人)高诩说:
要成就霸王之业,不讲大义是做不到的。现在,晋室虽然衰微,但人心还是向着他们的。应该派使节前往江东,显示我们有所尊崇,然后,仗大义征讨诸部落,就不用担心没有理由了(仗大义以征诸部,不患无辞矣)。
【奉旨乞食,谁敢不给!】
衣赐履说:“仗大义以征诸部,不患无辞矣”,这话说得实在到位。啥意思?就是以前攻打、并吞其他部落,唯一的理由就是“我要打你”!而有了皇命之后,就不一样了,打谁都师出有名。就像周星驰的《武状元苏乞儿》,皇上给了他一块“奉旨乞食”的金牌,奉旨乞食,谁敢不给!这句话道出了大部分侵略战争的本质。高举“大义”的旗帜,侵犯他国,把野蛮的行为包装成正义之举。古今中外,对号入座。
慕容廆于是派长史王济,走海路前往建康,劝司马睿登基。
当时,朝臣和地方官员,很多人都跟慕容廆一样,力劝司马睿披上龙袍,但司马睿坚辞不受。
十二月,汉赵帝国杀害愍帝司马邺。
公元318年,三月,司马邺的死讯传至建康,司马睿继皇帝位,是为晋元帝。
司马睿再次派出使者重申之前对慕容廆的任命,慕容廆依然推辞公爵不受。
慕容廆任命游邃为龙骧长史(慕容廆是龙骧将军),刘翔为主簿,让游邃创定军府礼仪。
手下干部裴嶷对慕容廆说:
晋王室衰微,偏居江南,国威和恩德都无法覆及远方,中原地区打成一团乱麻,除了明公您,没有人能够消弭战争。现在各部落都有武装,但他们没头脑没知识没见识,不过是一群蠢货罢了,我们应该逐个兼并,充实将来向西征讨的力量。
慕容廆说:
老裴啊,你说的宏图远大,但现在孤还做不到啊。你是中原名士,德高望重,能够不介意孤荒僻孤陋,对孤加以教诲,这是上天把你赐给孤而护佑国家啊!
于是,慕容廆任命裴嶷为长史,着他策划军国之事,逐步吞灭实力较弱的部落。
公元319年,慕容廆的地盘越来越大,进据棘城(辽宁省义县西)。
衣赐履说:此处原文是“廆封略渐广,进据棘城”。这就有点怪,因为我们一直以为慕容廆本来就在棘城,为何又“进据棘城”?上一回,我们讲过,慕容廆因“大棘城”就是“颛顼之墟”,因此迁居于此。如果史书记录无误,“棘城”和“大棘城”,可能不是一个地方,但两地相距不远。
晋帝国平州(辽宁省)刺史、东夷校尉崔毖,认为自己在中原一带很有声望,现在镇守辽东(辽宁省辽阳市),当然应该很有号召力。于是,崔毖收揽接纳流亡之人,但不管是士大夫还是老百姓,都跑到慕容廆那儿去了,崔毖就很有些不爽。组织了好几次招纳流亡的工作,但效果甚微,崔毖就怀疑,是不是慕容廆把流亡百姓给扣留了?于是,他暗中游说高句丽、段部和宇文部,让他们共同攻打慕容廆,灭了慕容廆之后,三下五除二把慕容部的地盘儿、老百姓一分,齐活!
崔毖的亲信、勃海(河北省南皮县)人高瞻极力劝谏,崔毖不听。
高句丽、段部、宇文部一拍即合,三国联军攻打慕容廆,慕容廆手下诸将请战,慕容廆说:
他们被崔毖所惑,都想分块肥肉吃。三家部队刚刚汇合,锋芒正盛,他们现在最盼望的事儿,就是我们立马跟他们死磕,所以,我们偏偏不跟他们打,晾着他们,我们固守城池,挫挫他们的锐气。他们虽然人数多,但都是临时凑起来的,既无统一号令,又互相不服,时间久了,各种矛盾就会冒出来,心里就会犯嘀咕,一个是怀疑我和崔毖设了个局,打算消灭他们;再一个是,这三伙儿人也会互相猜忌。等到这些问题出现,势必人心离散,到时我们出击,一定大获全胜。
三国联军进攻棘城,慕容廆坚守不出。然后,慕容廆玩儿了一招儿邪的,他派了个使者去犒劳宇文部,献上了牛和酒。使者拎着高音大喇叭,到处宣扬说,东夷校尉崔毖的使者,昨天刚刚到达我们那儿。这消息迅速传播出去,高句丽和段部就开始怀疑,宇文部与慕容部是不是相互勾结啊!于是,他们就各自撤军了。
宇文部首领宇文悉独官说:
高句丽和段部,回去就回去吧,我难道不能自己揍慕容廆吗!
宇文部大军数十万,营连四十里,逼进棘城。慕容廆派人征召镇守徒河(辽宁省锦州市)的儿子慕容翰回军协防。慕容翰派使者向老爹报告说:
宇文悉独官倾国来犯,敌众我寡,硬拼肯定是不行的,必须智取。现在棘城的军队,单纯防御,已经足够,我请求作为一支奇兵,伺机进攻,我们内外同时发动,他们惊骇之下,必乱方寸,一定会被我们击破。如果我们现在把所有兵力都集中到棘城,则他们就没了其他顾虑,只需专心攻城就行了,我认为,这不是正确的计策。并且,合兵一处,官兵将认为我们怯战,仗还没打,士气已衰。
慕容廆有些犹疑。辽东人韩寿说:
宇文悉独官自恃强大,有吞灭我们的想法。他的将领骄纵,士卒怠惰,特别是军队组织极为松散,毫无纪律,我们建立一支奇兵,在他们防备松懈时突然发难,这是必定获胜的策略。
慕容廆这才同意慕容翰留在徒河。
宇文悉独官听说慕容翰仍然在徒河,并未回防,就对手下说:
慕容翰素来以骁勇果敢闻名,他现在没有赶回棘城,可能正憋着坏呢,我们应该先去打他,棘城这边,不足为虑。
于是,宇文悉独官派数千骑兵攻打慕容翰。早有探子向慕容翰报告,慕容翰就派人假扮成段部的使者,在半路迎上宇文悉独官的人马,对他们说:
慕容翰一直是我们的心头之患,听说你们要攻打他,我们已严阵以待,你们应该迅速进击。
使者出发后,慕容翰就率军出城,设下埋伏,等待宇文部军队。宇文部的骑兵见过慕容翰的使者后,非常高兴,哼着小调儿就冲入慕容翰的包围圈。慕容翰一声令下,伏兵暴起,宇文部的骑兵全部被俘。慕容翰乘胜进军,同时派密使通知老爹慕容廆,让他出兵与宇文部决战。慕容廆命儿子慕容皝(读如晃,去声)和长史裴嶷率精兵为前锋,自己亲统大军随后。宇文悉独官仗着人多势众,一直也没把慕容廆当根儿葱,根本就没怎么防备,听说慕容部杀将过来,才下令迎战。两军前锋部队刚刚交战,慕容翰率千余骑兵从侧翼突然杀到,直冲入宇文悉独官的大营,四处点火焚烧,军营里浓烟滚滚,宇文部士卒都晕菜了,慕容部大军呼啸而至,宇文部大败,宇文悉独官只身逃脱。慕容廆将宇文部的士卒全部俘获,并缴获了皇帝玉玺三纽。
衣赐履说:第一,宇文部一定没有数十万那么多,史官似乎比较喜欢慕容家,有点儿“慕容吹”的意思。第二,俘获了大量宇文部的士卒,慕容部实力大增。第三,皇帝玉玺三纽,颇值得玩味。宇文部目前没有当皇帝的条件,似不应自刻玉玺,应该是从别处所得。晋朝原来的皇帝玉玺一共六纽,据说落在了汉赵帝国手里,但史书并未交待,汉赵帝国得到了几纽。公元352年,冉魏帝国灭亡之前,将玉玺呈送东晋朝廷,但没有交待是几纽。而在公元323年时,大将军王敦也曾向朝廷献上玉玺一纽。假如宇文部的玉玺即为晋朝六纽中的三纽,则这几纽玉玺,一定有我们尚不知晓的精彩故事。
宇文部惨败,崔毖心里打鼓,赶紧派老哥的儿子崔焘前往棘城,向慕容廆祝贺胜利。好巧不巧的,高句丽、宇文部、段部三国也派使者与慕容廆请和,他们看到崔焘,眼珠子都瞪出来了,都对慕容廆说:
我们可没想跟你打,都是崔毖让我们干的!
慕容廆把崔焘带到和宇文部攻战之处,又派一帮战士,都握着大砍刀,站在崔焘身边儿,恶狠狠瞪着他,崔焘被瞪得腿肚子直转筋。慕容廆说,你叔父让三国来打我,为何又派你来假装向我道贺?
崔焘恐惧,坦白服罪。
慕容廆让崔焘回去告诉他叔,投降是上策,逃跑是下策。
同时,派军队尾随在崔焘身后。崔毖得到消息,啥也顾不上了,就率了数十骑逃奔高句丽,手下部众全都向慕容廆投降。慕容廆任命儿子慕容仁为征虏将军,镇守辽东。
衣赐履说:史书把崔毖介绍得有些猥琐,我倒是挺欣赏他的。崔毖出身著名的清河崔氏,是曹魏名臣崔琰的曾孙。我感觉,崔毖很有点前瞻性的,他已经看到,慕容廆迟早会成为晋朝的心腹之患。崔毖宁可逃往高句丽,也不向慕容廆投降,颇有风骨。
崔毖手下干部,崔焘、高瞻、韩恒、石琮等人,都被送往棘城,慕容廆以客人之礼对待他们。慕容廆任高瞻为将军,高瞻以有病为由拒绝。慕容瘣多次亲临问侯,抚摸高瞻的胸口,说:
老高啊,你的病在这里,不在别处啊。现在晋室丧乱,天子流离,四海分崩,老百姓都不知道该依靠谁。孤想和你们一道,匡复帝室,翦除洛阳、长安二京的贼寇,将天子从吴会之地迎回。这是我的真心,也是我的愿望。你是中州望族,应当与我同有此愿,为何因为华夷有别,便耿耿于怀,故意疏远呢!大禹出于西羌,文王生于东夷,立功成事,只问志向、谋略如何,为什么因为风俗不同,就过不了心里那道坎儿呢?
高瞻还是以生病为由,不肯做慕容廆的官,搞得慕容廆心里颇为不爽。龙骧主簿宋该,早先与高瞻有矛盾,劝慕容廆干掉高瞻,慕容廆没有同意。高瞻听说之后,终于忧虑而死。
宋该劝慕容廆向元帝司马睿献捷。慕容廆派裴嶷出使建康,同时献上刚刚得到的那三纽玉玺。
公元320年,三月,裴嶷到达建康,盛赞慕容廆的威德,表示贤俊之士都愿意为他效力,朝廷这才开始重视慕容廆。
元帝司马睿对裴嶷说:
老裴啊,你本是朝中名臣,干脆留在建康吧,朕可以下诏,让龙骧将军(慕容廆)把你的家眷送过来。
裴嶷说:
我自小受到朝廷的厚恩,出入于宫禁之间(裴嶷在洛阳时代,曾任中书侍郎、给事黄门郎),如果能重新侍奉皇上,是我无上的荣耀。但是,现在两京沦陷,国家破损,名臣宿将,也无力光复中原。而龙骧将军忠于王室,立志除凶,因此不远万里派我前来向皇上表示他的忠诚。如果我来而不返,他一定会认为朝廷瞧不起他,恐怕会挫伤他崇尚大义之心,惰怠讨伐逆贼之事,我不敢因为个人私利而忘却公义。
司马睿说,老裴啊,你说的对!
于是,司马睿派使者随同裴嶷返回,任命慕容廆为监平州诸军事、安北将军、平州刺史,增邑一千户。
衣赐履说:安北将军高于龙骧将军,崔毖的平州刺史,给了慕容廆,这次的封官,含金量不低。
公元321年,十二月,司马睿加封慕容廆使持节,都督幽州、平州、东夷诸军事、车骑将军、平州牧,封辽东郡公,食邑一万户,侍中、单于如故。派谒者前往授予印绶、丹书铁券,允许慕容廆秉承皇帝旨意设置官府机构、委任官员。
衣赐履说:所谓丹书,就是用朱砂写字;铁券,就是用铁制的凭证。丹书铁券,是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以丹书写铁板上,故名丹书铁券。
【可能就这玩意儿】
慕容廆于是配置了完备的僚属,立儿子慕容皝为世子,七七八八任命了很多干部。又以朱左车、孔纂、胡母翼等素有声望之人为宾友,以博通儒学的平原人刘赞为东庠祭酒(官名,掌教授经学),命慕容皝和其他贵胄子弟一起学习儒家经典。慕容廆在公务之余,自己也前来听讲。于是,史称路有颂读之声,礼让之风兴起。
衣赐履说:这是慕容廆进一步吸引儒家士人的重要举措,同时说明,慕容部的汉化程度进一部加深。
早在公元318年年初,段部老大、辽西公段疾陆眷去世,段部内讧,分裂为段匹磾(读如滴)、段末柸(读如呸)两个阵营,段匹磾在蓟县,段末柸在令支(河北省迁安市)。公元321年,段匹磾为后赵天王石勒所害。公元322年,十二月,慕容廆派慕容皝袭击段末柸,段末柸没有防备,慕容皝攻入令支,抢了一千多户老百姓,带着名马宝物返回。
公元323年,二月,慕容廆任命长史裴嶷为辽东相。
四月,后赵天王石勒派使者与慕容廆结好,慕容廆把石勒的使者押送建康。
公元324年,七月,晋朝廷派使者,加封慕容廆采邑五千户,重申前好。
衣赐履说:慕容廆一直以晋臣自居,为何晋朝廷会与他“重申前好”?大约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换皇帝了,公元323年,元帝司马睿去世,明帝司马绍即位;二是东晋发生了王敦之乱,司马绍一直在跟大将军王敦斗法,公元324年七月,王敦病故,司马绍才有余暇处理其他事务。
公元325年,二月,石勒授予宇文部首领宇文乞得归官爵,让他攻击慕容廆。慕容廆派慕容皝、拓跋部(索头)、段部迎击,以辽东相裴嶷为右翼,慕容仁为左翼。宇文乞得归占据浇水(西辽河上游),固垒不战,派老哥之子宇文悉拔雄抵御慕容仁。慕容仁击斩宇文悉拔雄,乘胜与慕容皝一道,大破宇文乞得归。
宇文乞得归丢下军队逃跑,慕容皝、慕容仁进入他的都城(柳城,辽宁省朝阳市西南),又派轻兵追击宇文乞得归,一直追出三百多里地才返回,宇文部的各种宝物重器,数以百万计的牲畜,全部被慕容部笑纳,又迁徙宇文部数万户老百姓返回。
宇文乞得归兵败,宇文部东部大人宇文逸豆归将其杀害,自立为主。
三月,段末柸去世,老弟段牙继位。
十一月,慕容廆正与段部相处融洽,他建议段牙迁都。段牙同意,打算离开令支,但国内很多人都不乐意。十二月,段疾陆眷的孙子段辽,以迁都作为段牙的罪名,率领国人将其杀害,自立为段部之主。
衣赐履说:段牙是段疾陆眷的堂弟,是段辽的堂叔祖。上面讲了,公元322年,慕容部打败段部,攻入令支,我怀疑段部已经向慕容部臣服,这才可能替慕容部对抗宇文部,而慕容廆建议段牙迁都,“建议”二字恐怕换成“威逼”更为妥当。故段辽才能联合部众杀害段牙。
至于索头,一般认为就是拓跋部。慕容廆与拓跋部有点老关系,这回随慕容部作战的,不知是拓跋部的哪一支。
公元325年,闰八月,晋明帝司马绍去世,儿子司马衍继位,是为晋成帝。
公元326年,九月,司马衍派使者,任命慕容廆为侍中,位特进,其他官职不变。
公元327年,二月,慕容廆派使者前往建康,固辞公爵爵位,朝廷不许。
公元330年,春季,司马衍又派使者,加慕容廆开府仪同三司,慕容廆固辞不受。
公元331年,秋天,慕容廆手下干部宋该等人开了个讨论会,与会人员大多认为,慕容廆为大晋朝立下大功,任务重,官阶低,显示不出威严,不足以镇抚华夷百姓,应该上表朝廷,擢升慕容廆的官爵。
参军韩恒反对,说:
立大功者,在于信义够不够,而不是名位高不高。咱厉兵秣马,铲除凶逆,功成之后,自会受到九锡之礼。这不比直接向皇上要官要爵,体面得多吗?
听了韩恒的话,慕容廆面色阴沉,没过几天儿,就打发韩恒去当新昌县县令。
衣赐履说:这下子,我们终于知道,为什么慕容廆一直坚决辞让公爵爵位了,人家早就瞄着要封王呢!慕容廆本年已经六十三了,晋朝廷一直装聋作哑,慕容廆已经等不及了,只好主动出击。
【气质差不多,打扮肯定不对】
这回,慕容廆没向晋朝廷派使者,而是给晋朝太尉陶侃(时驻武昌,湖北省鄂州市)写了封信,大概意思是说:
大晋朝那么多人才,全是光吃干饭不干事儿的,这么多年了,都不能光复中原,洗刷耻辱。我是想为大晋朝出力的,如今海内的希望,全在君侯您的身上。如果您率军北伐,思念晋朝的义士一定会倒戈归附,羯寇(石勒)必然灭亡,国耻自当得雪。我地处一隅,又岂敢不竭力效命!但如果君侯您不出兵,我自己个儿孤军轻进,不足以对石勒产生威慑,那些心向晋朝的义士,也没办法效力啊。
此外,东夷校尉封抽、行辽东相韩矫等三十余人,则联名给陶侃的太尉府呈报公文,建议朝廷晋封慕容廆为燕王、行大将军事。大家表示,封慕容廆为燕王,对大晋朝太重要了,但是我们老大慕容廆实在太低调,我们这些当手下的,都看不过去了,我们提出这个建议,完全是为大晋朝考虑的啊。
陶侃给慕容廆回信客套了几句,又给封抽等人回信表示,车骑将军确实功劳很大,也很忠诚,但封王的事儿,我说了不算,我给你们转呈给朝廷,能不能封,啥时候封,还得朝廷来决定。
慕容廆封王的事儿,晋朝廷大约是讨论过了,但没讨论出个结果。公元333年,五月六日,慕容廆去世,葬于青山,享年六十五岁,在位四十九年。到慕容廆的孙子慕容儁称帝之后,追谥慕容廆为武宣皇帝,庙号高祖。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