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病要因势利导:给病邪以出路

鸿朗说健康 2024-11-14 14:38:54

引邪外出,调畅全身气机治疗抑郁症。一女30 岁,出现眼皮沉重、不欲睁眼、畏寒、不易出汗、喜卧懒言、情绪低落,曾有轻生意愿,抗抑郁药物治疗中。1 月前因宫角妊娠清宫后,诸症加重。寻求中医诊治。

刻下见:畏寒,汗不易出;喜卧,倦怠懒言;无食欲,食后易痞;痤疮,唇干,脸部皮肤“紧绷感”;无性欲;脉细滑略缓弦,舌淡红略滞苔白润略腻。

经过辨证,认为是阳气内郁,气机郁滞,即中医的“郁证”范畴。患者出现眼干、唇干、头晕等症状是因其玄府闭塞,难以引邪外出,导致气机升降出入失调,阳气壅遏闭郁,不能上达于清窍。

选用葛根轻扬升散,可鼓舞正气,引邪外出;麻黄入肺经,可通九窍,开腠理,发越体内阳气;桂枝解肌发表,与麻黄相配,可开上源之闭塞。配合小柴胡汤等,调理1月,患者情绪低落改善明显,诸证不适均大减,效如桴鼓。

历代医家多将郁证责之于肝,治疗重在疏肝。然“诸气膹郁,皆属于肺”,又因肺主治节,故在疏肝理气的基础上我用“开鬼门,宣肺气”法,以调畅全身气机。选用葛根轻扬升散,可鼓舞正气,引邪外出;麻黄入肺经,可通九窍,开腠理,发越体内阳气;桂枝解肌发表,与麻黄相配,可开上源之闭塞。

用“开鬼门”法治疗抑郁,还受到了前辈李可老先生的启发。据说李可老先生曾治100多例抑郁症,基本就是四逆汤,逐日加附子量,到一定程度,出一身臭汗,就有说有笑了。阳气得助,正气渐复,这也是“开鬼门”的最好范例。

《黄帝内经》最关键的就是记住一个原则,治疗要因势利导。比如说肺热,只用苦寒不行,你得把肺热宣发出来。比如寒在身体里边,它是往里凝,往里凝的话,这种情况下,咱能让寒在到身体内脏,肯定不行,你得散寒,风流于表面呢,你得散风。湿性粘滞下沉,湿气都往下走,这时候你应该利湿,从小便甚至从大便把湿排出来,还有一些湿在身体表面,你用汗法或者是用散法宣发出来,通过体表给他走,这都是因势利导。

无论是风寒暑湿燥火还是内脏的各种杂病,只要遇到情况之后,要是能给他解到表就解到表,能给他通过大小便排就通过大小便排,古人还有吐法,但是吐法现在很少用,也有的患者咨询,说彭博士你能不能给我开点药让我吐,其实这种情况很少,如果是经常反胃也对身体不好,除张子和之后,用吐法的医家就没有那么多,我们大多数就是让疾病往外走的方式,都是用汗法,包括把这些病散到皮肤上来,有的人散到皮肤上来,他是有点表证,就像感冒发烧或者有点出汗,或者有点鼻塞,骨节疼痛这种情况,他有有点像表证,实际上它是内在的病往外走,这时候用这些解表药给他一解这个寒气就出来了。

还有的人是身体里边的一些问题是通过大小便往外排,有的人在吃中药的时候,小便特别特别的黄,而且味特别大,这说明什么?就是把这些浊气得排出来,通过小便往外排,还有人一吃中药之后就腹泻,有人的人一吃之后就大便,他就拉出来的就是特别黑,特别黏腻,把身体里的病邪就给排出来了,但是通过中药帮助身体恢复正气之后往外排,这种情况虽然也是腹泻药但是他拉完了之后身体很轻松,他不会说拉完大便之后感觉身体虚弱,这就是区别身体正气恢复还是邪气当盛的一种表现,总而言之,用《黄帝内经》的话讲就是“苍天之气,如风之吹云”,就是我们把患者身体治好。

这种情况下,患者的感觉就是神清气爽,特别舒适,同时邪气也往外排,有的人一发汗之后,感觉浑身轻松了,有的人大便之后,感觉整个人都清爽了,这说明就是把这些邪气排出去之后,身体就正气恢复之后,阴阳调和,元气能够升清降浊,中气斡旋,人就感觉大脑清爽,眼睛也亮了,浑身也有力气了,感觉很轻盈,动作很敏捷,这实际就是中医的这样一个思路的,把病邪排出去的效果。这其实就是《黄帝内经》我们之前讲的“邪气之客于身也,以胜相加”,也就是说邪气侵袭身体的时候是以胜相加的,但是咱们身体往外排的话,是“自得其位而起”,或者是“至其所生而愈”,就是通过元气的恢复,把这些病邪排出去了就治好了。

病邪从体内驱除有三条途径:一是发汗,二是利小便,三是通大便。

太阳病,病邪在表,正邪相争,实热并见,欲攻之法,必须发汗以解表,通过发汗将病邪排出体外,热随汗解,实随汗泄,实热双清,病证自愈。

故太阳治则发汗解表,误用他法,则使病邪内陷,反为误治,切记勿误。

太阳病的主方用葛根麻黄汤,是在实践中逐步确定的。

过去,一般认为桂枝汤和麻黄汤是太阳病的治疗方剂,从实际临床应用的结果看是不适宜的,为什么呢?因为太阳病是表部的阳性病,病性属热,病势属实,阳病的治则应该是“热则 寒之”“实则泻之”,宜发汗解表以祛表部实热,而不应该用麻黄汤和桂枝汤之辛温热性方剂。

太阳病代表着表邪的实热,需以辛凉药解表,辛以发散,凉以治热,治疗是针锋相对,辛凉药类很多,依三原则筛选,葛根比较理想,因葛根性凉,又有发汗作用,可以解表。

解表药都有发汗作用,治太阳病可收到一定的效果。但由于一些药发汗力大,易致大量出汗而耗损津液;一些药发汗力小,又不能达到发汗驱邪的目的。葛根这味药则不然,它既可发汗解表,又清热生津,久服无副作用(有以葛粉代藕粉食者),根据这一特点,故选用葛根 作太阳病主药。

但葛根亦有其不足,发汗之力不及麻黄,对于无汗之实证,则嫌其力逊,故选用麻黄作副主药以治太阳之实,取其发汗,驱邪外出。

二药伍用,共同完成治疗太阳病的实热之证。但终因葛根汤是以桂枝汤为基础方,疗效仍不理想,根据 “热则寒之”的原则,将桂枝汤更为麻杏甘石汤,取名葛根麻黄汤,并和原方以示区别。

方中五药,葛根辛凉以散太阳之热;麻黄辛温以驱太阳之实,麻黄与石膏为伍,麻黄可限制石膏之过凉,石膏又可限制麻黄之过汗,石膏与麻黄之比,通常以3∶1为宜;麻黄佐杏仁, 可以降肺气以定喘;麻、杏、石、甘四药合用,宣通肺气以清泄肺中之热,甘草可以安胃和中。

葛根麻黄汤五药并用,体表与肺内之热可俱解,在治疗中掌握主要矛盾,只要有头项强痛,即可用主方治之。用葛根麻黄汤治疗外感高热不退者,每每收到奇功。

王冰曾云:“开鬼门,是启玄府遣气也。”将“开鬼门”解释为“打开汗孔”。张景岳《类经》云:“鬼门,汗孔也,肺主皮毛,其藏魄,阴之属,故曰鬼门。”《黄帝素问直解》有云 :“开鬼门,乃开发毛腠而汗出也。”

“开鬼门”就是通过宣肺气、开汗窍使病邪从肌表腠理排出。

肺主宣发,宣发卫气,卫气具有护卫肌表,温养肌腠皮毛、调节和控制腠理开阖的作用。机体代谢所产生的汗液及浊气,通过汗孔排出体外,腠理开则汗孔开并排汗;腠理闭则汗孔闭则无汗。

临床运用“开鬼门,洁净府”成为中医重要的施治法则之一,《金匮要略》提出“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发汗、利小便已经成为治水肿的两大法门。其实,对于其他非水肿的疾病,如上二例,也可以用“开鬼门”的方法治疗。

中医有“善治者,治其皮毛”的原则,这里的治其皮毛是广义的, 不但指初病时把好皮毛这一关,防其入里;也指治疗慢性病时,让病邪仍由皮毛而出。

外邪初中时,邪在体表,可以一汗而解。如迁延不治或妄用苦寒,病邪将袭人体内,这时表证就不明显了。但高明的中医大夫认为虽然邪气已不在表,但仍然希望它能够还出体表。当代河北名医李士懋先生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等疾患时,遇到脉沉紧的,先给予小青龙汤散其里寒,得汗后,脉往往就转缓和,真是善用仲景方者。

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篇》论述了什么是战汗排邪:“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治疗慢性病时,如果最后出现表证而痊愈,就是一个时间拉长的战汗过程,和战汗机理是一样的,都是正气蓄积力量而排邪外出。这就叫“搜邪外出”,有些治慢性病的方子里用防风、荆芥、白芷等风药,就是这个目的。

“开鬼门”“洁净府”“去宛陈莝”,其核心作用均为祛除体内病邪浊水,荡涤六腑,或从汗孔,或从小便,虽途径不一,但法理一辙,都是中医“排邪”的有效手段。

0 阅读:7

鸿朗说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