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人不学心理学,认为它非常小众,是专业人员研究的学科。但绝大多数人却又离不开心理学,甚至运用心理学,比如“情商”这一概念,很少有人去学习,但却经常讲。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搜索这么方便,也极少有人去搜一搜就敢凭想当然认为那些会察颜观色、八面玲珑、长袖善舞、左右逢源、溜须拍马的人情商高。我们当地的方言叫“会来事儿”——它的意思可就丰富了,主要指上上下下关系处理得好,总是占便宜。
“会来事儿”是情商高,几乎已经成为社会共识,我却认为这是道德滑坡、社会堕落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国古代一直把耿介、正直、本分、厚道作为正能量,认为是优秀品质;把那些阿谀奉承的人称为无耻小人,瞧不起溜须拍马的人,对不守规矩的人蔑称为滑头,把一直奉迎巴结的人认为是跪舔……

改革开放之后,邓公提出“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可是,世人却只记得“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是好猫”,把“英雄不问出处”、“笑贫不笑娼”发挥到了极致。从而为了物质利益不择手段,为了权力、地位、名气不择手段。而这些人得了好处,生活得比别人富裕,周围的人都羡慕,并赞誉他们情商高。
我岳父村里有个人,初中没有上就在外面靠身体打拼。很早就达到了小康,把家庭也带富了。回村时穿金戴银,开轿车,盖新房,邻居们人人艳羡,有几个甚至请求她带着自家的女儿出去闯荡。最近村会计到她所在的城市求她办事,竟然能办成,回来赞叹不止。
这种情形每个村里都有。
我老家有个女孩子,在附近乡镇的一个工厂上班时,把老板父子二人都迷住了。这种乱伦不齿的丑行知道的人人当笑话,人人又都羡慕,因为她得到了很多财富。这个女人学历很低,只是初中生,但能讲普通话,也很时尚,与父子二人结束关系之后,到青岛又与一老外谈恋爱,确实有一套驭男人之术,“素质”不可谓不高。很多人认为她虽然智商不高,但情商高。
我一直认为情商是以智商为基础的,智商高的人情商不一定高,但情商高的人智商一定不低。智商低而所谓的情商高,那一定不是真正的情商,而是投机倒把,卑鄙无耻,出卖尊严换来的“会来事儿”。

比如丁羽心,大字识不了几个,年轻时卖鸡蛋还得两个两个的卖,凑整数才会算账。但她会来事儿,找到了成功的窍门,不断地巴结有权势的人。借钱送礼,讨好关键人物的夫人,帮人家干家务,洗衣服,买菜……最终成为刘志军的白手套,所有的工程都得通过她才能得到,手里掌握着多少亿的资产。她为了刘的嗜好,出资拍电视剧,选女主角,甚至不惜把自己的女儿也献上……
丁羽心是极端,最为典型。如果她不出事,会有多少人羡慕她,赞叹她,认为她情商高?
情商是美国心理学家彼德、萨洛维提出的概念,属于心理学范畴,是情绪商数的简称,一般用EQ表示。主要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它包括自我意识、控制情绪、自我激励、认知他人情绪和处理人际关系这五个方面。情商高的人一般具有如下的特点:社交能力强,外向而愉快,不易陷入恐惧或伤感,对事业较投入,为人正直,富于同情心,情感生活较丰富但不愈矩,无论是独处还是与许多人在一起时都能怡然自得。(来自网络资料)
从情商的概念可以看出,处理人际关系只是五方面的一方面,并且处理人际关系也需要正直,遵守规矩,也需要对事业真正的投入,而不是走捷径,不是搞人际关系。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要有同情心,而混得好的人极少有同情心,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心狠,只讨好有用的人,对没有用的下层人鄙视而厌恶。
现代人认为的“情商高”,实际上多数都是不道德的表现,都是传统道德所不允许的。高情商本来是心理健康并且积极向上的,但现在却成了获得权势地位金钱财富的人际关系能力,巴结权贵的能力,这是对情商高的曲解、误解。这种误解必然导致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因此,非常有必要厘清这一点。至少不能让投机倒把、阿谀奉承、行贿等本来极恶劣的行为通过一个褒义词“情商高”来洗白。

若人人羡慕那种不道德的行径,道德必然堕落,社会风气必然败坏。
我们不是反对人际关系好,不是反对上上下下和睦团结,不是反对识大体、受众人欢迎、拥护。相反,能处理复杂的人事,这确实是一种非常优秀的能力,是一种领导能力。我们反对的是察颜观色、溜须拍马、没有原则、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只唯上不顾下……
但凡守规矩,是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热爱的,必定会得罪一部分人。
但凡自尊自重,是不可能得到那些不优秀的上级的赏识的。
情商包括自我认识和对他人的认识,能客观认识自己、客观认识他人,古人早就讲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是需要智商的,是聪明人才能做到的。学习不好,却会办事儿,这不是真正的情商高,只是简单地掌握了为人之道——世俗的为人之道而已,过分强调这一点,就会把规矩变成潜规则,让小人得益,君子倒霉,毁德败道,腐朽堕落。
海晏河清,风清气正,中华复兴,需要的是一群不求私利的科学家,需要一群不迎合受众的艺术家,需要一群努力向上的劳动大众,需要一批清廉自守为民办事的官员,需要一批为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的知识分子。卑鄙小人、奸佞之徒、投机分子都是非主流,如果让这些人得济,成为人人羡慕的对象,那么社会真的就没有什么指望了。
希望每一个人都不要再把那些“会来事儿”的人称为情商高了。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