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宋时期人物画题材的扩展,除了文人形象之外,还包括仕女、僧道、庶民、演员、儿童之类,涵盖了比以往人物画远为宽广的社会层面。从历史叙事到乡里杂俗,从宫廷丽人到贫苦乡妇,从市井生活到戏曲演出,从耕织劳动到母婴嬉戏,各种各样的题材涌入了绘画领域,南宋时期也因此成为风俗画的黄金时代。
2、南宋时期女性题材绘画发展的一个结果,就是以上层女性形象独占画面的“仕女画”成为独立画科。仕女画的一幅代表作是苏汉臣的《妆靓仕女图》。在这幅扇面画上,一位宫装女子坐在室外的妆台前引镜自照。时值春季,一棵桃树伸展着花枝,然而春光荡漾的景色却引起年轻女子的伤感:这些花儿依着季节的轮回自开自落,镜中映照的美丽容貌也将随着时日变化凋零。正所谓“孤芳自赏、对影自怜”。这张画所描绘的“闺怨”形象在这个历史时刻被定型,成为仕女画的一个定式。
苏汉臣《妆靓仕女图》;波士顿美术馆藏
3、南宋仕女画还有一种表现富家主母洗浴婴儿或与子女消闲度日。如佚名《蕉荫击球图》。这幅画中的湖石和芭蕉指涉着一座贵家庭院,其中一名少妇正专注地观看两个童子玩槌球游戏。其中一个童子穿戴着书生衣冠,小大人一般向另一男童发话。这张画因此把“仕女画”和“婴戏图”这两类流行绘画联系起来,后者以儿童为描绘对象,从北宋末年起发展成一个特殊领域。
佚名《蕉荫击球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4、在这个时期,与表现上层女性及其子女的图画形成尖锐对照的,是一些描绘贫苦妇女和她们的孩子的图画,此时也首次出现在中国绘画中。这类作品虽然不多,但突出地显示出南宋人物画中的写实倾向和批判精神,其最重要的代表作是故宫博物院藏的《纺车图》。
佚名《纺车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5、《纺车图》描绘的是两名穿着寒酸的村妇从事纺织活动的场面。右边的年轻妇女左臂抱着一个婴儿,右手操作纺车,婴儿的手抓着母亲裸露的乳房。画家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女子散乱的头发和短衫肩头的补丁。最使观者注目的是她企诉的眼神:从纺车上抬起头,注视着画面左半的老妪,手执线团在空白背景前站立。
《纺车图》局部
《纺车图》局部
6、当时出现的一个重要艺术现象,即文学和绘画成为针砭时政的工具。绘画中最著名的例子是郑侠绘《流民图》批评王安石变法的事件。据《宋史》记载,熙宁七年(1074年)春,天下大旱,饥民流离,民不聊生。郑侠把所见到的“流民扶老携幼困苦之状”绘成图画呈献给神宗皇帝,导致王安石被贬黜,从而在中国绘画中开启了被称作“流民图”的传统。
7、处于优美典雅的仕女画和揭露残酷现实的《纺车图》之间,是一大批表现城镇乡里人物和风情的风俗画,创作时间涵盖了北宋晚期和整个南宋时期。这些数量可观的作品反映了宋代绘画中的“公众转向”,把再现对象从宫廷和贵族扩展到街坊和村野。
8、宋代绘画的“公众转向”的原因中,最重要的是宋代城市的蓬勃发展和市民通俗文艺的繁荣。最具代表性的是把戏剧演出等为市民熟悉的景观带入画作之中。比如,朱玉的《灯戏图》、佚名画家的《眼药酸》等。《灯戏图》描绘杭州元宵节的庙会演出,戏棚前的13名艺人装扮各异,大部分戴着假面,夸张的动作似乎模仿傀儡。《眼药酸》表现同名杂剧,右方演员以手指眼,左边演员正递给他一瓶眼药,该演员带着高帽和所携布袋上画着许多眼睛,表示扮演的是个江湖眼科郎中。
朱玉《灯戏图》;私人收藏
佚名《眼药酸》;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9、宋画“公众转向”的另外二个原因,一是绘画市场的发展和对现实生活题材的需求,促使商品画家的增加和绘画题材的专业化;二是宫廷的支持,创作专注于表现庶民生活中的诙谐情节。这类作品中的一幅代表作是传李唐画的《村医图》(也称为《艾灸图》),描绘的是走方郎中为村民治病的情形。
(传)李唐《村医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村医图》局部
10、这类作品中的另一幅代表作品是李嵩《货郎图》。这幅扇面画描绘的是游方货郎到达一个村庄后与村妇和儿童互动的场面。这件作品最令人惊叹的还是他的技巧,特别是那个庞大的货郎担子,上面堆满各式货物,从生活用品到生产工具,从食品到文化用品,从装饰品到乐器书籍,从医药到家中什物,以及各色各样的儿童玩具,可说是应有尽有。
李嵩《货郎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货郎图》局部
11、南宋风俗画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对“戏剧性”的高度重视。对戏剧性的重视也可以解释南宋绘画中的其他一些变化,如人物的面部表情成为画家着力描绘的对象。一些画作进而把戏剧性因素引入神秘的幻想领域,比如李嵩的《骷髅幻戏图》。
李嵩《骷髅幻戏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12、这幅扇面画的中心形象是个头戴幞头、身穿透明纱袍的男性骷髅。他席地而坐,右手提控着一个提线小骷髅在表演傀儡戏。小骷髅一腿抬起,两臂前伸,和匍匐前来的小儿互动。小儿身后的女童,可能是他的姐姐伸出双手阻拦,但大骷髅身后的成年妇女则表情安详,平静地给怀中的小儿哺乳。
13、从更基本的美术史角度看,这幅画的价值一是显示出画家对人体结构的精确知识,因此否定了认为古代中国画家缺乏解剖学知识的成见;二是融合了货郎图、仕女画、婴戏图和戏剧图的元素,创造出与“传奇”和“志怪”对应的视觉表达,在生死幽明之间构造出戏剧性的幻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