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使命的头条号』
20世纪80年代张静生(左)和史常永合影。
2012年,张静生(前排左三)和下乡时共事的医务人员回宽甸县杨林地区医院探望。
张静生(前排左一)和师友在辽宁省中医研究院结课合影。
张静生,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曾任辽宁省中医研究院副院长、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他积极探索重症肌无力的治疗,提出用“补脾益肾法”,同时研发出“复方黄杞颗粒”,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病情,提出“补气血祛痰瘀”治疗冠心病,并研制“冠心康”,使患者大受裨益。
每周二和周四上午,走进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一间诊室,都会看到一位老人在聚精会神地为患者进行诊治,望闻问切,一丝不苟。从早上7时30分开始,连续接诊近5个小时,日门诊量50余人。
这位老人就是第四届国医大师张静生。从1968年至今,张静生已从医五十余载。他始终秉持着一颗仁心,急病人之所急、痛病人之所痛,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小方治大病。他熟谙经典,精研经方时方,致力于中医痿证(与现代医学的重症肌无力相似)等疑难疾病的研究,为患者找寻更好的救治办法。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张静生的座右铭,也是他一生行医的真实写照。“把中医传承下去、发扬光大”是张静生坚守的初心和毕生的追求,苍苍白发映照着他“治病救人、传道授业”的一片丹心。
大山深处,开启行医之路
1961年10月,张静生收到了辽宁中医学院中药学专业的录取通知书,然而他的报考志愿中并没有医药院校。
“入学后我才知道,我们班的学生是从沈阳重点高中选录的。”张静生介绍,由于当时中医类院校没有中药学专业,于是当时卫生部中医司开展了高级中药专业人才的试点班,然而一年后因中药系办系条件不成熟等原因,自己又被转入了中医专业。
“我是稀里糊涂地走上学医的道路,尤其是学中医,好在我父亲非常支持。”张静生回忆,小时候自己一有头疼脑热,父亲就带他到沈阳中医诊所,吃几服中药就好了。顺应父意,张静生下定了学习中医的决心。为了学好中医,他熟读四大经典,能背诵《伤寒论》《金匮要略》《黄帝内经》的重要条文,在跟师学习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临床经验,为日后行医做足了“基本功”。
1968年10月,张静生被分配到辽宁省丹东市宽甸县大西岔公社所属的杨林地区医院。医院是新建的战备医院,内外妇儿医生都是由县医院下派的,由沈阳医学院、大连医学院、丹东卫校等学校的毕业生组成,张静生是唯一的一名中医。在这里,他开始了自己的中医临床工作生涯。
宽东地区大山里,缺医少药,农民非常相信中医。当地领导很重视中医,专门为张静生开设了中医诊室,还从县城医药公司进了100余种常用的中草药,又配了一名当地的草医给他做助手,中医门诊就这样开始了。
张静生回忆,医院地处三个公社的交汇处,几十里以外的老乡都赶来看病。当地胆道蛔虫症、胆囊炎、胃溃疡、气管炎、小儿肺炎等发病率特别高,春秋两季出血热、钩体病、麻疹等防疫工作很重。好在此前张静生有临床实习的经验,临诊时不手忙脚乱。
张静生接触的第一个病人,感冒三天仍然高热不退,口苦咽干。经诊治,他凭借经验认定是太阳经病邪侵少阳,于是用小柴胡汤加味,三剂退热。
用乌梅丸加使君子治疗胆道蛔虫症;用麻杏石甘汤加鱼腥草治疗小儿肺炎;小青龙汤治疗支气管咳喘;少腹逐瘀汤治疗痛经;完带汤治疗脾虚带下症……在不断看诊中,张静生逐渐“轻车熟路”。
当然也会有遇到疑难病的时候,没有同行切磋,张静生只能向书本请教。“我下乡的时候带了好多医书,除四大经典外,还有《辨证奇闻》《医宗必读》《寿世保元》《医学衷中参西录》《景岳全书》《傅青主女科》等,还有大学二年级时订阅的《中医杂志》《上海中医药杂志》都让我受益匪浅。”
在农村行医的十年里,张静生帮助公社的每个大队建立了合作医疗站,培训二十多名赤脚医生,采药制药,自制黄连注射剂、板蓝根注射剂、苦参注射剂等,为农民解决了看病难的问题。
“大山养育了我,培养了我,农民的朴实忠厚勤劳的感情和作风,教育了我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工作。”十年的农村基层工作奠定了张静生宁静淡然的人生底色。
勤研文献,活用经方时方
1978年,中央56号文件转发了原中共卫生部党组《关于认真贯彻党的中医政策,解决中医队伍后继乏人问题的报告》,提出加强中医药研究机构的建设,各省、市、自治区都要办好一所中医药研究所。张静生被辽宁省卫生厅抽调回沈阳,协助院长史常永筹建辽宁省中医研究院。一边搞基本建设,一边做学术研究,筹建工作的同时,酷爱读书的张静生开始跟随史常永从事医史文献研究工作。
史常永是国内知名的医史文献理论研究专家。在他的带领下,研究院首先成立了医史文献研究室,接着成立了中华医史学会辽宁医史分会,史常永为主任委员,张静生为秘书,创办了《医史理论文献丛刊》,在国内医史文献研究领域有很大的影响。
在史老身边,张静生耳濡目染,阅读了大量古医籍,基本掌握了从金元四大家到明清各家的主要学术思想。“理论充实了,大大提高了我临床辨证认证识病的能力,有‘是证用是药’的水平,治疗效果显著提升。”
后来,张静生承担了卫生部古籍整理任务,完成《刘纯医学全集》等十部古医籍点校整理任务,《刘纯医学全集》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并荣获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全国中医古籍整理丛书奖。此外,他还主持、参编了《伤寒论方证研究》《急救广生集》《中医非药物疗法》3部著作。
中医文献的学习为张静生的临床开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在临床诊疗中,张静生诊治范围广泛,含内、妇、儿等科,且善除顽疾,尤其擅长重症肌无力等疑难杂症的诊治,不少外地患者慕名前来。在用药上,张静生更是以“简便廉捷”著称,擅长使用经方、名方、小方,这些药方价格不高,治疗效果又好,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方的组成是由证所决定的,证受客观环境的影响,有多变的特点。古今差异很大,气候的变迁,生活习惯也不断变化,所以应从历史的实际出发,活用经方时方。”张静生认为,经方和时方都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应积极创新古今接轨的新方剂。
“在治疗上,经方与时方要并重,要对时方兼收并蓄,应重视时方的应用。”张静生举例,如刘完素的寒凉泻火思想,代表名方地黄饮子;李东垣的脾胃论学说,健脾升阳的补中益气汤;朱丹溪的养阴论,滋阴补肾祛湿的二妙丸、虎潜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的温胆汤;《寿世保元》的高枕无忧汤;《医学心悟》半夏天麻丸、止嗽散及王清任的诸活血逐瘀方等。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张静生临危受命,挑起中医抗疫重任。作为辽宁省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专家组顾问,为辽宁省援鄂医疗队远程会诊,提出“三方一囊”的防治方案,研发了以“扶正解毒合剂”为代表的3种院内制剂,为疫情防控提供“辽宁中医方案”,获得“辽宁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衷中参西,积极探索治痿证
2017年,一名重症肌无力患者坐着轮椅,被家人推进张静生的诊室。在张静生为该患者诊治半年后,奇迹发生了,这名患者能够独立行走了,还介绍了身边的患者朋友前来就诊。
今年开春,一名大爷带着确诊为运动神经元病的老伴儿找到张静生。“医院说这病无因可查,无药可治,我们后来找到张大夫,他全力给我们治,效果很明显,增强了我们治病康复的信心。”
“只要来了基本都能治。”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康复二科主任王鹏琴说,治疗重症肌无力可以说是张静生及其弟子手里的“金刚钻”,多年来救治了无数患者。
重症肌无力被称为“不死的癌症”。20世纪八十年代,张静生在门诊中常常接诊重症肌无力患者,由于缺少有效治疗药物,患病家庭往往贫困潦倒,他有感于此,开始对重症肌无力开展研究。
当时研究和治疗该疾病的人比较少,在摸索治疗过程中,由早期的温补脾胃,到后来的脾肾双补,张静生逐渐认识到脾肾虚损是贯穿重症肌无力病程始终的基本病机。于是他在常法补中益气汤治疗痿证的基础上,加入枸杞子、山茱萸、何首乌等中药增强补肾的功效,使疗效得到了提高。
后来张静生又吸收现代中药药理研究成果,将具有改善平滑肌痉挛作用的枳壳、益母草加入处方中,有效地改善了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眼睑下垂,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将其命名为复方黄杞颗粒,作为医疗制剂应用于临床,为重症肌无力患者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治疗药物。
此外,张静生注重脾胃阳气,重视肝肾阴精的作用,提出的益气养阴、祛痰化瘀法治疗冠心病,以及温补脾肾法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经验,经过了临床与科研的双重验证。
到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工作的二十余年来,张静生的研究方向逐渐明确,学术思想成熟。在临床、科研、培养学生各方面成绩斐然,完成了神经系统难治病重症肌无力和心血管系统冠心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科研需扎根临床成长,临床需借助科研升华。”张静生强调,中医科研必须根于临床,遵从经典,古方今用,衷中参西。
得益于广泛的临床经验,张静生在中医临床科研、中药创新药物研发方面同样成就斐然。研发补益脾肾的复方黄杞颗粒,益气养阴、化痰祛瘀的“冠心康颗粒”均获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并成功申报国家发明专利,完成成果转化。
厚德育人,传承生生不息
面对患者,张静生始终保持医者仁心。有一年,一对吉林的夫妻带着肌营养不良的孩子来张静生处寻求救治,诊方中有一味药材比较稀有,张静生珍藏多年,他二话没说就给了这个孩子。他常常提醒学生们做到“目中有人,口中有德,行中有善,心中有爱。”
除了治病救人,张静生将传承发展中医药视为己任。“中医药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中医人有责任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更好地为老百姓治病。”张静生这些年始终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坚持“师带徒”。
“张老与人为善,对学生很亲,大家私下里都喊张老‘老爹’。”张静生的弟子、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冷锦红是张静生传承工作室的负责人,她说,面对诚心来学医的人,张老总是“来者不拒”“有求必应”的,他一辈子的事业就是多看几个病人,多教几个学生。
每个出诊日的早晨7时,张静生都会带着学生诵读经典、研究医案;出诊时,他都让学生现场观摩,药方从不保密,治疗经验和诊疗技术更是倾囊相授。
张静生十分重视学生们对经典的学习,每次跟诊,张静生都会谆谆告诫经典学习的重要性,要求大家熟读经典。每位学生临床跟诊前,张静生要求第一件事就是熟背《伤寒论》序与《大医精诚》,并撰写心得感悟。
“读经典、做临床是我辈开拓中医事业的前提。”张静生强调,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医传承和发展的源泉,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根基,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只有多读古籍,才能做好中医的传承与创新。读经典的目的是古为今用,不能钻到古文纸堆里咬文嚼字,一定要讲究方法与技巧,但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必须不怕吃苦,耐得住寂寞,要有坚强的毅力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当时怀着忐忑的心情去找张老,希望能跟他学医。他对我说,爱学习是好事,你来吧。”回忆起刚开始跟诊学习时的情景,王鹏琴感慨地说:“每次我跟老师请教,他转头就会查资料、看文献,再来指导我。他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读文献。为了让自己的学术经验更多地传承,张静生分享的课件内容基本都没有重复,每次都是遍查文献,精心准备,他也常常告诫学生,不要拿着一个课件到处讲。
“勤奋学习,科学钻研,不断积累,继承创新”,这是张静生诊室墙上悬挂的师训,他以此要求自己和学生。“我这一辈子的目标就是培养中医高水平人才,让中医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张静生说。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几十年来,张静生培养中医人才逾千人,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项目学员、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近百名,省市级名中医10余名,这些人均已成为临床各科的业务骨干。
“国医大师”“首届全国名中医”“辽宁省名中医”“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无论多少荣誉加身,张静生始终坚守初心,尽心尽力为患者解除病痛,兢兢业业地教授弟子,坚持用行动践行“做苍生大医,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念。
— 完 —I 注:本文来源:中国中医药报3版 作者:本报记者 王青云。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本文旨在传播中医诊治思路,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请勿盲目试用!(感谢您的关注,传播中医文化,感受中医力量,让更多的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