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晚,碧桂园公告宣布,杨惠妍、莫斌、杨子莹及陈翀主动提出降低薪酬请求。
碧桂园高管的这一主动降薪行为又着实引起了市场对于碧桂园的强烈关注。
壹
碧桂园四位高管的月薪统一降为1万元,不管之前的薪酬是多少。而此前,杨惠妍和陈翀夫妇的年薪是37万元,莫斌的年薪是300万,杨子莹为200万。
从37万降为12万,这个落差虽然大,还能够理解。但从300万降到12万,相当于从珠穆朗玛峰直接跳进马里亚纳海沟。
此外,碧桂园还取消了所有高管的配车,高管体检报销和免费食堂等待遇亦均予取消。全集团行政费用开销均按归零原则,非必要不支出,刚性支出通过整合集约等方式尽量缩减。
削减行政费用的目标是在整个2023年的开销比2021年大幅降低近60%。
对于碧桂园,公众想错开眼珠都不行,因为下半年的碧桂园妥妥的就是地产界的流量担当,各种消息不断霸屏。
仅在7月,碧桂园就遭遇了股债双杀,取消18亿股的配售计划,李长江大规模套现,杨惠妍把60多亿直接捐给了国强公益基金会等大事件。
单拎出来一件,放在以往房地产的黄金岁月里,就足以让业内震惊,何况这么多大事密集发生在同一月份?
8月,碧桂园未能按时兑付两笔美元债的利息。宇宙第一大房企沦落到拿不出区区数千万美元的利息的地步。
典型的王子落难戏码。
10月份,碧桂园还不起境外债,以及杨老板要卖飞机的新闻又狠狠为碧桂园刷了一波存在。
12月初,碧桂园合并14个区域公司为7个新区域,而在3月份之前,碧桂园有58个区域。
在12月8日的月度管理会议上,杨惠妍称,“家族肯定会砸锅卖铁支持公司的,公司会努力成为出险企业尽快恢复的一个样板。”
未来12个月碧桂园主要有三项工作——保交付、保经营和保信用。
其中,“保交付”被放在首位。
碧桂园的公众号也在大肆宣传今年已经交付了超过50万套房屋。
这半年,碧桂园走得可谓步步惊心。
碧桂园可能从未想过,曾经连续6年占据着行业的头把交椅的宇宙第一大房企,有朝一日会陷入如此困窘的境地。
贰
碧桂园高管降薪不是个案。
在生存的压力之下,降薪已经成为各大房企的必然选择。
房地产行业曾经是一个公认的高薪行业,涌现过无数的“打工皇帝”。
譬如,恒大总裁夏海钧曾以2.7亿元薪酬名列福布斯《香港上市中资股CEO薪酬榜》榜首。朱荣斌在碧桂园任职期间,最高曾领到2185.8万元的年薪。就连网红经济学家任泽平,入职恒大时,许老板也开过1500万的年薪。
然而,随着房企此起彼伏的暴雷声响起,降薪潮也随之如宿命般来临。
搜狐财经曾经统计整理过21家典型房企今年上半年的薪资情况,有15家房企员工月均福利缩减,缩减幅度集中在10%-40%左右。
恒大员工最惨。
平均月收入仅为4200元,这还包括了工资、奖金、各种津贴以及退休金计划和社会保险等。
郁亮去年在年会上就说过:“地产行业已经到了黑铁时代,发展到今天已经没有出价能力,只为了金钱激励的人不适合在黑铁时代的行业中工作。”
所以,恒大的员工精神境界到了超越金钱的地步了吗?
在房地产黄金时代,房企还为员工开启了绩效和跟投等多种创收渠道,使固定薪资成为他们收入中占比很小的一部分。
而如今,他们连固定的薪资也保不住了。
当然,在其他房企,高管降薪也已经是常态。
乐居财经曾统计过87家上市房企CEO的薪酬,2022年,87位CEO总薪酬达到3.68亿元,较2021年的6.88亿元,大幅缩水近一半。
像俞建午、王俊、汪孟德、李从瑞等千万级别年薪的大佬,也掉落至百万级别的行列。
俱往矣。
看到碧桂园高管降薪的消息,不知怎么,跃入环环脑海的就是一句“雕栏玉砌应犹在”。
南唐覆灭,后主北上,世界于他不过是汴京的一处宅院。
在南方,那座他曾经拥有的富丽堂皇的宫殿中,无数次流连过的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就的台阶永恒长在。
春天的花依旧在盛放,秋夜的月华依旧洒满人家,可他却再也回不去了。
同样,房地产的好日子,过去了就是过去了。
千万分红你怎么一个字不提[得瑟]
这帮人原来生活开支都走公司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