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意文案走红的短视频博主,是这个时代的小确幸
近期,某音上一位以文案为核心卖点的短视频博主走红,其凭借诗意文案和朴素的日常画面,成为500万粉丝催更的新晋“网红”。
初看邱奇遇的视频,感觉平平无奇,但当你仔细看完,定会被其出彩的文案所打动。诗意的文案,搭配上温暖而干净的男性嗓音,颇具治愈色彩,在鱼龙混杂的短视频海洋里,邱奇遇仿佛一股人间清流。尽管其视频画面略显粗糙和随意,但依旧吸粉无数。短短20多条视频,仅用3个月时间,粉丝便突破了500万。
这几年,短视频平台不乏突然爆红的素人,但如邱奇遇这般,凭借文学才华出圈的个案,仍旧十分让人感动。
邱奇遇爆火的偶然与必然坦白来说,从成功本身倒推出成功因素,多少有点“事后诸葛亮”。但通过背后原因探索,我们仍会得到一些有益启发。
首先,从偶然因素来看,无外乎两点:一是本人的“阴差阳错”,二是平台机会使然。
就邱奇遇本人来说,其相貌平平无奇,自身也没有太多故事可讲。而如今的视频形式,也不过是他不断摸索和试错的形式之一。
之前,27岁的邱奇遇做过旅游博主、做过亲情vlog、也做过镜拍语录(视频中有2条),但都不算成功,起码效果不佳,自己也没有坚持太久;转而做文学式vlog,竟然一炮而红。短短一天内,获赞186万,增粉36万,并且连续三天霸占带粉榜首,15个视频吸粉300万。
这样的结果肯定也离不开短视频平台的助推,而平台会不会推,其实偶然因素也很大。
拿李子柒来说,当初连续拍了1年视频仍不见起色,正打算放弃的时候,恰好赶上平台扶持政策,于是一炮而红。
张同学也始于偶然。按照常理来说,那种记录东北农村大龄剩男日常的短视频有谁会去看呢?结果配上上头的音乐,加上神剪辑的助攻,竟然就这么“出圈”了。
但偶然之外,邱奇遇的走红也有必然因素,这便是他的与众不同。
如今短视频平台上,讲诗歌、讲文学、讲亲情、讲生活故事的博主不在少数,但唯独他把生活跟诗歌、跟文学结合了起来,并且结合得自然而巧妙、朴素而真诚。
从邱奇遇目前的20多条视频来看,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展现亲情的(围绕姥姥、爸爸、妈妈)和展现宠物的(围绕猫、狗,以猫为主)。
这两类具有鲜明的情感特征,容易抓住很多人的注意力,击中人心最柔软的角落。
宠物自不必说,人类天生的保护欲和母爱泛滥,已经成为商业世界的一大财富密码。无数的宠物店、宠物美食、宠物周边、宠物营销,已经证明了利用猫、狗吸引流量何其容易。前几年星巴克热炒的“猫抓杯”,便见证了消费者的疯狂。
而亲情对于很多人来说,往往也是最容易引发共情的存在。这离不开中国传统孝道的传承,更离不开媒体对孝道的宣扬。
但有了以上两点其实还不够,想要内容吸引人其实并不太容易,这就要引出邱奇遇视频的第一个特点——真情实感。
1.真情实感是短视频吸引人的内核
从每一句文案、每一个画面以及邱奇遇的每一次诉说中,你都能感受到他对生活浓烈的爱。而唯有对平凡生活最深刻的洞察,才能写出这样充满诗意,又直抵人心的文案:
(1)
以前他也是一个鲁莽的少年
急匆匆地跑到中年
成了我的父亲又撑起了我的天
……
我的父亲却甘愿把自己
留在苦寒的冬天
又一次次坚决地把我推向那个
他也很向往的春天
(2)
我不过是陪她走过了一条条的长街
她手里的那把伞
却无数次地在向我倾斜
她给了我满怀的温柔与勇气
自己偷偷迎下了一身的风和雨
(3)
我给了她两根火腿肠
看清了她的模样
满身的泥泞和风霜
都没抖落她眼里的光和对爱的向往
在如今不少博主为了博流量,不惜逢场作戏、炒作造假的当下,真诚对于很多创作者来说,越发显得难能可贵。
2.故事化是短视频吸引人的基础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人天生爱听故事,而通过短短1分钟便读懂一个故事,了解一个事实,早已成为人们快节奏生活的“快餐式消费”的常态。如果能从中有所收获,获得对生活的感悟,则显得尤为珍贵。
很多人讨厌说教,讨厌一板一眼的装腔作势,却没有人会拒绝生动的故事,一个感人的故事更会赢得交口称赞。
纵观邱奇遇的20多支片子,你可能会忘记文案写了什么,但却很难忘记其中的小故事,并会不自觉地由人及己,感怀良多。
3.生活化是短视频引发广泛共鸣的催化剂
没有高大上的运镜和滤镜,没有漂亮的构图和高级感,跟张同学的“乡土气息”类似,邱奇遇的视频有一种生活的真实感和亲切感。而越是这样,越容易让人觉得真实不装,更容易放下怀疑和戒备,去感受、去体悟视频内容。由此,更容易增加人们对其的喜爱和追捧。
4.文案是短视频出彩的核心和点睛之笔
没有出众的文案,视频会黯然失色。可贵之处在于,他的文案不仅优美、押韵,而且充满诗意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而更大的意义或许在于,通过这些飞扬的文字,他让文学重新浪漫了起来。
5.文艺范是其增粉无数的加分项
播音系出身,同时具备一定的文学功底,为邱奇遇加分不少。他用文学青年的浪漫,把平凡生活写成了一首首诗;没有一句我爱你,却处处体现着爱的暖意。
据统计,他的粉丝80%都是18-30岁之间的年轻人,18-23岁的人群更是高达50%,基本与他处于同一时代,因此更容易引发共鸣。
邱奇遇的视频留言区,也呈现出一种少有的文艺气息。这不免让人想到网易云音乐上的走心乐评。
当然,即便拥有不少优点和独特之处,邱奇遇的视频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比如,为了迎合用户观看习惯,单支视频平均时长只有30秒,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内容受限,或者被迫语速变快,而过快的语速必然影响意境的传达——当然,这也许恰恰是其能够迅速出圈的必要条件之一。
在注意力稀缺时代,如果再用常规的朗诵方式,无疑会拒人于千里之外;而过慢的节奏,也会让人很难有看下去的欲望;并且,太传统的表达方式也有故作深沉之嫌,难免让人远离。
再比如,处处押韵的词句,固然有朗诵和欣赏的愉快感,但也很容易陷入“为了押韵而押韵”的怪圈,限制了语境、语义的表达——当然,同古诗词和现代歌词一样,押韵的文案又何尝不是带着镣铐跳舞呢。纵然有自身的局限,但也有更多可发挥创造的空间。中国的象形文字博大精深,也许我们大可不必担心词穷的问题。但,这就考验邱奇遇的文学功底了。
诗意文案的走红,是这个时代的小确幸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消遣娱乐类的短视频日渐风靡。由于迎合了人们渴望逃离现实、获得片刻欢愉的心理,加之大数据算法的泛滥,“娱乐至死”成为短视频时代不容忽视的现象。
短视频当道,文字已经不吃香了。近些年,以微信公众号为主的图文创作者,粉丝增长乏力,阅读完播率也不断走低。而与之相对的,却是短视频用户时长的不断走高。《2021年短视频用户价值研究报告》显示,10岁及以上网民观看短视频的比例为90.4%,日均观看短视频超过60分钟的用户占比56.5%,人均每天观看时长升至87分钟。
短视频越短,人心越浮躁。随着30秒甚至15秒短视频的兴起,人们越来越没有耐心和精力阅读文章,想要通过文字打动人越来越难。
为了迎合这种趋势,千字以内的短文章越来越多,更有人为了点击量和吸引用户阅读,在文字标题和内容上大动脑筋,顺势产生了不少“标题党”“快餐爽文”。文章的快餐化,也让文字失去了昔日的光芒。在与短视频趋势的对抗中,更显无力感。
这不免使人想到如今的歌坛。
随着TMEA公布“十大金曲”和“十大热门歌曲”,歌坛衰落的声音便此起彼伏。人们对这些动辄上亿播放量的热门“口水歌”,不乏唾弃之声:除了旋律的千篇一律和似曾相似,歌词水平也江河日下,洗脑又毫无营养,再难现当年罗大佑、李宗盛、方文山、时代的盛况。
于歌坛而言,这也许的确是一种悲哀,但好在我们仍看到很多人在歌坛坚守:陈奕迅的《孤勇者》,让我们看到英雄的不甘和力量;毛不易的《无名的人》,让我们体会普通人的隐忍与坚强;赵英俊的《送你一朵小红花》,让我们看到病患者的乐观与洒脱……
尽管除了《送你一朵小红花》,其他两个都未入榜,但在很多人心里,年度十大金曲一定有他们的一席之地。
如今,邱奇遇的出圈,也恰恰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以文案为核心的内容价值的坚守和回归。
也许,他不会像当年周杰伦和方文山的歌坛一样,不会像北岛、汪国真的现代诗坛一样,不会像沈从文、路遥的文坛一样,引领一时风潮,但至少点燃了年轻人对中国文学的热爱。以视频为主要传播形式的当下,他让文字重新散发光芒。
而另一重意义在于,邱奇遇的爆红,其实也展现了视频创造生态层面的多元化趋势。
当千篇一律的内容充斥其间的时候,“二八定律”的表现会越发明显,由此必然会导致视频内容的分化,从而衍生出无数争奇斗艳的存在,短视频内容的多元化生态便逐渐成型。
实际上,这几年短视频平台都在大力扩充内容领域,不断扶持各个领域的创作者,以丰富内容生态,而这也为各类垂直KOL提供了展示舞台和脱颖而出的契机。
手工达人、竹编艺人、古装达人、COS达人、科普达人等,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俘获了众多铁杆粉丝。手工耿、潘云峰、李子柒、罗翔、何同学、张同学……无不是贴着新标签的网红博主。
在视频生态蓬勃发展的当下,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贡献自己对一个行业、一种技艺、一种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得益于迅猛增长的粉丝量和用户影响力,邱奇遇也接到不少品牌商的广告,如YSL、DR、喵喵记账、望山楂、珍爱网等。从目前的效果来看,植入还算自然,没有过多损害内容本身。
不过,随着影响力的日渐增长,以及创作面临瓶颈(对于原创达人,尤其是依靠个人才华的创作者来说,创意枯竭、创造力下降是普遍现象),邱奇遇能不能依然保持旺盛的创作力,持续写出充满诗意,又洞察人性的文案,是个值得警惕的问题。
如果他的文案不是原创,而且又有团队支持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当然,这同样会面临一个问题,即他的才华会受到质疑,而不少人会粉转黑,并且争议也会与日俱增。
结语本次邱奇遇的蹿红会不会是昙花一现,尚不好说,还需时日观察。不过,我们倒乐见这样的优质内容创作者,能够通过自身努力,丰富甚至引领视频生态向好、向更高处跃迁,进而让更多人看到短视频行业好的、积极的一面,而不只是“数据算法”“时间毒药”等负面印象。
而对于视频平台来说,也需要平衡视频内容结构,适当调整内容的推荐逻辑,让各类内容百花争艳,让人们逐渐摆脱“信息茧房”的禁锢,看见丰富多彩的世界,看见更多有趣的人、有趣的灵魂、有趣的生活。
同时更重要的是,希望平台用户通过这些好的内容,能否从中有所领悟、有所收获,由人及己,活出更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