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具有调畅情志的功能。当人长期处于生气、愤怒、抑郁等不良情绪状态时,会导致肝气郁结,即肝脏的疏泄功能失常,气的运行不畅。肝郁气滞时间久了,可能会进一步引发一系列病理变化,如气郁化火,形成肝火;或导致气血瘀滞,影响血液的运行;还可能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出现肝脾不调等情况,进而对肝脏产生不良影响,引发肝病。今天给大家分享一味中药的煮水喝,可泻火除烦,疏肝理气!
栀子对肝脏的作用
1.解郁除烦
肝主疏泄,调畅情志。若肝气不舒,容易导致情志抑郁、心烦不宁等症状。栀子具有解郁除烦的作用,能够帮助舒缓情绪,调节精神状态,使肝气得以舒畅。从情志与肝脏的关系角度来看,这有助于维护肝脏的正常生理功能,防止因情志因素导致的肝气郁结,进而影响肝脏的疏泄和藏血功能。
2.清肝泻火
栀子性寒,归心、肺、三焦经,亦与肝经有密切联系。其苦寒之性可清泻肝火,对于肝郁化火或外感热邪侵袭肝经所致的肝火上炎之证,如目赤肿痛、头晕目眩、急躁易怒等症状有很好的调理作用。通过清除肝火,能使肝脏的疏泄功能恢复正常,避免肝火过旺对肝脏自身及其他脏腑造成的不良影响。
3.改善肝脏微循环
从中医气血理论来讲,栀子有助于促进气血运行。肝脏的正常功能依赖于气血的充足和流畅,栀子能够改善肝脏的气血循环,使肝脏得到充分的气血滋养,有利于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增强肝脏的生理功能,维持肝脏的健康状态。
栀子的用法
1.栀子泡水喝
使用方法很简单,把栀子洗净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大水煮开后转呢小火煮10~20分钟左右,尽可能饮用。适用于肝郁化火,或者肝胆湿热导致的肝病问题。
2.栀子菊花茶
栀子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等功效。菊花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作用。
一般选用 3-5 克栀子,5-10 克菊花,将栀子和菊花放入茶壶或杯子中,用沸水冲泡,浸泡 5-10 分钟后即可饮用。可根据个人喜好多次冲泡,直至味道变淡。两者均入肝经,可清肝泻火,还可帮助舒缓情绪,缓解烦躁不安、心情抑郁等症状,使人心情舒畅,对于因情绪不畅引起的肝郁气滞有一定的调理效果。
中医讲究辩证,以上中药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还请立刻前往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