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风作案”的江南布衣为何有恃无恐?
因小学数学教材插图而引起的风波还在持续发酵中,服装品牌江南布衣又开始“顶风作案”了。继去年儿童服装系列的“邪典”画风事件之后,江南布衣“贼心不死”,再次上演挑战大众神经的戏码:有用户反映,江南布衣童装上面出现鬼头、罂粟花、“我害怕,希望他们停下来,我不想掉下去”等令人倍感不适的图案或文案。
而官方客户的态度也再次刷新很多人的三观——“不喜欢可以不买”“已反馈总部,对于图案上的西方艺术绘画消费者感受不一样。”
如果说第一次情有可原,那么这次多少有点说不过去了。
去年9月的道歉声明犹在耳畔,不到一年又开始“作妖”,看来江南布衣并没有吸取教训——抑或人家根本就没有把消费者的意见放在眼里,依然我行我素,坚持品牌“个性”,官方的态度似乎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
这种不屑一顾的态度,像极了某些所谓的国际知名大牌对中国消费者的轻视和傲慢。
过去很多对中国消费者不屑一顾的国际品牌,这些年随着中国崛起,都或多或少地尝到了一些教训。今后如果再有哪个品牌敢不把中国消费者放在眼里,那么结局我们也能很容易想到。
假如江南布衣是国外品牌,那么我们大可以让它“滚出中国”。但使人想不通的是,一家妥妥的中国企业,竟然以所谓的“西方艺术审美”来设计中国儿童服装,并以此来塑造自身小众且高端的调性。这多少有些“吃里扒外”“翅膀硬了不念家”的势利和冷血了。
当然,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中国品牌都以“中国形象”示外,尤其是那些追求国际化的本土品牌,我们应当允许他们以所谓的“国际化形象”对外。
可即便从这个思路出发,江南布衣的做法和说法,也多少有点牵强。服装设计可以“天马行空”,但公然游走在主流艺术审美之外,以耸人听闻的图案和文字让儿童穿在身上、看在眼里,是值得严肃对待的。
而当你以“小学教材事件”的思路去深挖这家企业,更会细思恐极:
官网地图公然删去中国版图(说是大意,太过牵强,是何居心,恐怕只有官方知道)、儿童照片涉嫌性暗示、童模画风诡异、女模手势充满挑衅……
江南布衣儿童服装上的“儿童邪典”和“暗黑”风,莫不是堂而皇之地对中国儿童进行西方邪恶文化渗透和不良教唆的又一个例证?
你可以走“高冷范儿”,也可以主打“小众艺术”,这些都没问题,但有些东西印在服装上面,尤其是儿童服装上面,是需要慎重的。
儿童服装插图的视觉冲击和语言暗示跟课本插画一样,多少会对小孩子的审美和身心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
作为一个在全球拥有1500多家门店的年轻服装品牌,江南布衣大概率不会考虑价值观层面的问题,而更多只会考虑丰厚的资本回报。
当儿童服装品牌jnby by JNBY从成立6年,年营收不足3亿,迅速增长到2021年的6.57亿,并带来超60%的毛利率之后,jnby by JNBY显然已经成了江南布衣的又一个现金牛业务。而恰恰是资本的逐利性使他们蒙蔽了双眼,没有吸取去年的教训,即便舆论风评不佳,依旧没有改变过往策略。
江南布衣“不知悔改”,可能也是尝到了“名声大噪”的甜头——即便这个名声是不佳的。在经济消费不景气的当下,或也有故伎重施,为品牌添一把火,为6.18大促助一把力的“邪念”作祟。
殊不知,这种以负面话题博流量,挑战大众情绪的做法,对品牌来说是很危险的。虽然带来了短期流量的暴涨,但透支的却是品牌的长期价值。
也许有人会说,消费者太敏感了,服装图案而已,小孩子又看不懂,至于上纲上线么?
要我说,这个问题还真得斟酌一下。
小学数学教材插图事件刚曝出来时,确有不少专家学者,认为网友“小题大做”“吹毛求疵”,不过是简单的审美问题,没有那么复杂,舆论有点矫枉过正。
可随着越来越多内容对比和相似案例的出现,我们不禁开始深思:这个问题似乎确实需要认真对待一下了。
我们不去想那些“阴谋论”的东西,单纯从商业道德和社会价值的角度来看,任何品牌和机构都应当重视自己的出品,预估到它们可能会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是正面多,还是负面多。借用“广告教父”大卫·奥格威的一句名言:“不要创作你不希望自己家人看到的广告”——同样,作为创作者和品牌商,不要出品或生产你不希望自己家人看到或使用的东西。
结语孔子言:“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君子要做到说话谨慎,做事行动敏捷。
古人往往对自己的作品异常重视,因为他们希望自己的作品流传后人,百年流芳;古人对自己的品行也异常重视,因为他们知道“人在做,天在看”,心怀敬畏。
希望我们也能在浮躁和逐利的时代,保有一颗敬畏之心,不触碰社会道德底线,堂堂正正做人做事,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摆正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做一个受人尊敬的人,做一家受人尊敬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