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竟然提出过辞职?恐怕很多人不知道这件事吧。他辞职,辞什么职?自然是他姓后面的这个“职”。其他高层对此都作何反应?
1958年6月9日的一场重要会议上,周总理委婉地提出辞职,说:“我继续担任总理是否适当?”会议挽留了周总理,不让他辞职。具体是怎样挽留,谁挽留的?参加此次会议的毛主席、朱老总、彭真、贺老总、罗帅、陈老总、叶帅、黄克诚等14人,均没有留下相关的讲述或回忆。
不过有一个会议记录,上面写道:“认为周应该担任现任的工作,没有必要加以改变。”这个记录还被报送到了毛主席处。
1966年到1976年的的十年时间里,都没想过辞职不干的周总理,这时候为什么主动提出了辞职呢?
熟悉历史的朋友应该清楚1958年这个时间节点,它意味着什么。没错,就是“大跃进”,开始于1958年、结束于1960年的工农业生产活动。
早在1955年,因经验不足、对经济形势的判断较为乐观,到1956年,出现“经济过热”的情况,资金、原材料和市场等,均出现紧张的问题。周总理等人发现这一情况后,当机立断,开始“反冒进”,把过大、不迫切的建设取消。
周总理刹住车了,但问题尚未真正解决。因为一股批评“反冒进”的风,刮起来了。毛主席认为“宁可犯保守的错误,也不要犯冒进的错误”是不对的。之后,这股风越刮越厉害,周总理为了顾全大局,便进行了多次的“检讨”。
周总理的心情很郁闷,郁闷到身边的工作人员都发现了。有一天,周总理找一个叫梅行的工作人员,到自己办公室布置工作。梅行马上就去了,他到了后发现周总理在打乒乓球。周总理见梅行到了,便说:“你先等等。”
过了会,周总理才把梅行带到办公室谈工作,聊了十几分钟。梅行觉得很奇怪,周总理今天怎么打起了乒乓球,还让我等他打完再工作?梅行问周总理身边的工作人员许明,许明一副心情很不好的样子,说:“你难道不知道吗?”
梅行摇了摇头,许明便说起周总理因“反冒进”受到的一些影响,“他因为做惯了工作,没有工作他会很难受。”梅行有点明白,因为过去周总理都是雷厉风行、忙得不可开交,别说打乒乓球了,就是吃饭时有工作来,他都会放下碗筷马上去处理。
周总理的秘书,应该是最能感觉到周总理郁闷的人。就一次重要会议的发言——作“检讨”,他没让秘书起草,而是自己讲一句,秘书记一句。周总理说得很慢,在接到一个不知道谁的电话后,说得更慢了,有时甚至五六分钟才蹦出一句。
这时候,秘书再木讷也能感觉到,在“反冒进”的问题上,周总理的内心充满矛盾,所以找不到恰当的词句,来表达他真正想讲的话。而且在1956年9月,一个权力更大、管理方面更广的机构诞生了——书记处。
这些种种,都让周总理觉得,自己跟不上时代了、跟不上毛主席的步伐了,自己是不是应该辞职退位让贤、做些别的工作?但他的地位是不可动摇,没人希望他辞职,更没人能接受,他是新中国不可或缺的“大管家”。
周总理的那次辞职,像是一种询问和自我怀疑。
九妹
伟大的周总理!我们永远怀念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