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难见真情,说的应该是李白与郭子仪这对好哥们

学典历史 2023-08-04 22:02:58

大多数人可能对李白比较熟悉,是因为以前上学的时候学过他的很多诗篇,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蜀道难》;而对于郭子仪,则知之甚少。总感觉两个人不是一个时代的,但事实又摆在眼前,确实是一个时代的;这一点也无需质疑。

李白出生于公元701年,郭子仪出生于公元697年;实际上郭子仪就比李白大四岁。李白很早就出名了,力士脱靴就发生在李白42岁的时候;而郭子仪是年近60岁才出现在了老百姓的视野中,算得上是大器晚成了。

此时唐肃宗李亨即位不久,安史之乱给了郭子仪崭露头角的机会;郭子仪凭借自身实力收复两京,多次力挽狂澜,并且历经四朝而不倒。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更是给了郭子仪极高的评价,“天下以其身为安危殆三十年,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疾,穷奢极欲而人不非之。”

李白与郭子仪的故事要从年少时说起。年轻时,郭子仪还只是一个普通士卒,因有过失,按律当斩;李白正好在并州遇到了此事,于是便为其劫了一次法场。裴敬的《翰林学士李公墓碑》里记载了这件事,曰:“客并州,识郭汾阳于行伍间,为免脱其刑责而奖重之。”之后李白请郭子仪喝酒,李白也是爱交朋友,觉得郭子仪与自己兴趣相投,两人便成为了知己。令李白没想到的是,这位知己却能在日后救自己一命。

公元755年,由于晚年的唐玄宗开始荒废朝政,导致了安史之乱爆发。安史之乱之后,李白站错了队,受到了永王李璘叛乱的牵连,因此被抓入狱。

“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新唐书》

在监狱里,李白看清了人情冷暖,曾经对外宣称自己的好朋友很多;结果在落难之时竟无一人倾心相助。汪伦、岑夫子、高适等等都没有伸出援助之手,即便有能力帮助自己的高适在这时也沉默了;真的是令人寒心。

当李白最后走出监狱的时候,见到的第一个人就是郭子仪;李白应该庆幸,要不是自己当年乐善好施,估计生命很快就走到尽头了。由于郭子仪劝谏唐肃宗李亨,并拿着自己的官职爵位替李白作保,最终才改为了流放;郭子仪也曾说过:"一代威名迈光弼,千秋知己属青莲。"青莲就是指李白,由此可以看出,郭子仪倾其所有救李白是值得的。

所谓患难见真情,李白与郭子仪这对好哥们印证了这一点,真的是羡煞旁人。你的身边也有像郭子仪这样的真心朋友吗?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点赞分享,谢谢!

1 阅读:476
学典历史

学典历史

学习历史,品读书中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