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黑白间|(十四)《石门颂》

翻蓁熙 2024-07-20 02:36:34

汉代是隶书的辉煌时期。西汉早期的隶书与秦隶同属古隶一脉,到了西汉后期,东汉初期,隶书逐渐成为官方书体。见于文献记载中的东汉碑刻大约有七百余种,目前传世的碑刻大概四百余种。

《石门颂》(图一)在众多汉隶中独树一帜,清王昶《金石萃编》说:“是刻书体劲挺有姿致,与开通褒斜道摩崖录字疏密不齐者,各具深趣,推为东汉人杰作。”

图一 【石门颂】

《石门颂》为摩崖刻石,而非碑文,依山而刻。全称《汉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又被称作《杨孟文颂》,是东汉桓帝建和二年(148年)时期摩崖石刻隶书,由汉中太守王升撰文的一篇颂词。

内容全面、详细地记述了东汉顺帝时期司隶校尉杨孟文上疏请求修褒斜道及主持修通褒斜道的过程。整碑共二十行,每行三十到三十一字不等,纵二米六一,横二米〇五,全文共六百五十五字。

《石门颂》原刻为竖立长方形,刻在陕西褒城古褒斜道的南端崖壁上,即今陕西汉中市褒城镇东北褒斜谷古石门隧道的西壁上。解放后因石门所在地需要修建大型水库,乃将整副刻石从崖壁上凿出,迁至汉中市博物馆保存至今。是“石门十三品”之第五品,属于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与略阳《郙阁頌》、甘肃成县《西狭颂》并称为“汉三颂”。 

《石门颂》被誉为“隶中草书”,它并不是说其书法是草体的隶书,而是因为其豪放不羁的用笔而留名。《石门颂》用笔具有典型八分的特征,游刃于篆隶之间,用笔圆方相间,提按明显,飘飘欲仙,动感十足。

风格的整体基调可以用潇洒舒展,宽博宏伟,气势开张,高古脱俗来概括。清末学者杨守敬在《平碑记》写道:“其行笔真如野鹤闲鸥,飘飘欲仙,六朝疏秀一派皆从此出。”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石门颂》笔画特征柔和飘逸,舒放圆浑。起收笔多圆少方,同时具备篆籀的笔意,有自然率真的趣味,亦未失去隶书的法度。如“高祖受命”中

字长近两字,收尾纵毫垂落,上细下粗;

字将短促的笔画替换成长捺,气势更为开张;

字中间笔画被压缩,左右大量留白;

字撇捺左右伸展,豪放不羁。

故此,《石门颂》作为汉碑中的精品,其临习难度巨大。清代张祖翼评其:“三百年来习汉碑者不知凡几,竟无人学《石门颂》者,盖其雄厚奔放之气,胆怯者不敢学也。” 正如姚孟起《字学忆参》中所说:“作隶须有万壑千岩奔赴腕下气象。”

文章来源:

【蓁熙文化】微信公众号,敬请关注

更多内容也可搜索并关注:喜马拉雅、bilibili平台【蓁熙文化】

更多学习平台可搜索:小鹅通【蓁熙文化】

版权申明:

文中音视频作品及图片版权归【蓁熙文化】所有,未经正式许可或授权,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

0 阅读:0

翻蓁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