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为何一直diss郑州?

梦之看房产 2023-11-30 14:01:09

最近河南连上热搜,王老师也很忙。

一篇又一篇的小作文连续diss郑州,diss河南,从郑州割许昌平顶山的韭菜,到周口让大学生交公积金……不论什么新闻,都能找到diss郑州的角度。

这很难得。

昨天,王老师又发了一篇微博。

标题是《郑州不要再陶醉在米字形高铁了》。唯一的配图是“十堰到合肥”的2条路线。

从配图可以看出,其观点是:“西十高铁(西安十堰)通车后,未来从西安到华东的高铁不用走郑州了,走信阳、南阳,要近的多”。

既然王老师这么说,楼八觉得有必要聊聊这个话题。

【1】

三线对比pk

感谢关注《楼八地产研究所》,我是宇文播,专注郑州城市发展和高端地产研究。

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王老师犯了2个错误,第一个是技术层面,第二个是心理层面。

第一个技术层面,又分三点。

第一,王老师看问题太感性

我们来测量一下实际距离,用事实说话。

如下图:

上图:西安到南京的三条可能路线

西北到长三角的第一站是南京,然后无锡苏州到上海。所以,我们只需对比西安到南京的距离即可。

线路①:西安-洛阳-郑州-徐州-南京,总长1032公里线路②:西安-十堰-南阳-合肥-南京,总长1071公里

线路③:西安-十堰-武汉-合肥-南京,总长1132公里

不管西安到十堰的高铁通不通,西安到上海南京苏州,都郑州都是“最顺、最短、最快”。

真的不知道王老师“近的多”的结论是哪来的,王老师平时不看地图吗?

所以,所谓“西十高铁通车后,西北和华东不走郑州”的结论有点愚蠢,又略显无知。

第二,王老师看问题太单一

不知道王老师知不知道“连霍高速”是从哪儿到哪儿的,应该知道,从“霍尔果斯到连云港”的。

那楼八想问一个问题,每年有几辆车是直接“从霍尔果斯开到连云港”的?

我觉得可能一辆都没有。

高铁和高速一样,不仅仅是二端,重要的是沿线客流,这才是高铁的生命线,毕竟高铁是需要盈利的。

来看一下三条线路的沿线城市

上图:西安到南京三条路线城市布局

看完上图,有没有觉得“郑州线”上的人口远远超过“南阳信阳线”和“武汉线”?

我又看了一下西安到十堰的沿途站,分别是:

蓝田、商洛西、山阳、漫川关、郧西

上图:西安到十堰的人迹罕至

我仔细看了看卫星地图,又看了看这几个站点的城市数据,我才意识到,其实:西十高铁是一条扶贫线。

如果说南阳信阳方案比郑州方案强,我信,的确,在扶贫功能方面,这条线所起到的作用真的不是郑州所比得了的,咱服输。

第三,王老师看问题太局限

王老师的这个表象逻辑让我想起另外一条线

西安-太原-北京

如下图

上图:西安到北京的2条路线

西安到太原到北京的铁路通了。在未通之前,我估计也应该有相似的论调和观点:西太高铁一通,西北到北京到东北的人都不走郑州了,都直接走太原了,郑州废了,别再沉醉自己的米字型高铁了。

现实呢?目前西安到北京的高铁大多数依旧是绕行郑州,然后北上北京。

高铁运营不是你看看地图,看哪儿短的问题,专业领域的东西还是要敬畏,不知道还有人记得杨振威老师深夜打桩的事情不?

郑西高铁2010年建成通车,西十高铁预计(还是预计)2030年通车,整整晚了20年,20年在当下的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是个什么概念,那完全不是一个等级。

不要说西十高铁会影响不了西安到华东过郑州的频次,楼八可以负责任的说,它连对西安到华南过郑州的频次影响都有限,如果现有10条西安到广州的车,未来能分到西十线上2条就是很不错很不错了,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2】

郑州可以沉醉

上面我们讨论的是技术问题,我们现在讨论心理层面。

老王说:郑州不要在陶醉在米字型高铁枢纽里了。

我想问的是:郑州什么时候陶醉过了?

其一、即使是楼八专业研究郑州城市发展的,也是才知道西十高铁2026年“可能”通车,更不用说其他人了,其他人估计连关心都没关心过。

其二、读者可以从我的历史文章里看,至少楼八没有陶醉过,而且楼八也没有发现周围的人陶醉过。

这种诋毁最不道德,给你莫须有的戴上一个帽子,然后再攻击你戴这个帽子,这不仅不合适,甚至有点心理阴暗了。

楼八再退一步:郑州人即使陶醉,那也是“骄傲和自豪”,铁路枢纽从来都是郑州人的骄傲,关于陶醉一词,郑州不接受,您还是拿回去吧,把骄傲和自豪给我们留下。

郑州有资格为铁路枢纽而骄傲,任何人对这种骄傲没有指手画脚的资格。

刚才技术上分析了,西十高铁丝毫不影响郑州作为西安-华东的枢纽地位,除此之外,还有三点。

①全国米字型高铁的城市有几个,西安,武汉,郑州都是,但是从速度上(郑州几乎全部350km/㎡),不能骄傲一下?②郑州有双特大高铁站(郑州东和航空港站),不能骄傲一下?

③航空港站在支撑国家唯一的航空港区,不能骄傲一下?

毫不客气的说,仅拼这三点,郑州真的有资格按王老师所谓的“陶醉”20年都没问题。再不客气一点,如果中国只能有一条高铁,那必须是京广(方向线),如果中国只能有二条高铁,那必须是京广和连霍(方向线)。同样的出众,别的城市是骄傲,郑州是沉醉。承认郑州优秀都嫩难?我去年买了个表。楼八想起来小时候的一个故事。一个小孩考了100分,大家都夸奖小孩说:真棒!但有个邻居看不惯,喊了起来:“有什么了不起的,谁没考过100分”,晚上,小孩和大伙都入睡了,邻居还在嘀咕:别在陶醉在你那100分里了,有啥了不起的。事实上,大家可能都忘了白天那100分的事了。有时候我在想,如果是外地人黑我们河南也就算了,为什么我们自己人还黑自己人?如果是证据确凿也就算了,为什么还“费尽心思”找一些莫须有的去黑呢?有人说,王老师不喜欢郑州,就是想看郑州的笑话。我觉得也不一定,可能是王老师“爱郑州的方式”与众不同吧。给不喜欢郑州的人一句话:不喜欢拉黑郑州,不看郑州的东西就行了,不喜欢干嘛还天天盯着?这不是有病吗?活得很累。

【3】

郑州太包容

“沉醉门”是小事,但它反应了一件大事:

为什么有一部分人对郑州意见这么大呢?他们为什么就见不得郑州的好呢?

我觉得可能有三点:

看城下菜

其实,郑州的很多问题,是全国性的问题,他们为什么不直接抨击全面?或者抨击明星城市?他们不敢,怕惹麻烦,但怼郑州,他们就像打鸡血。

就像一个朋友说的,如果卖豆腐脑卖了油条被罚款发生在郑州,如果孩子成了软肋这些事发生在郑州……他们敢通宵写出很多篇《深度好文》出来,《三联生活周刊》能把那个卖豆腐脑的小商贩几点起来做早餐,几点收摊,父母患得什么病,孩子为了省2块钱公交费跑步上学……挖个底朝天出来。

郑州太包容

郑州一直是挺包容的,他容得下批评,连楼八也经常批评郑州,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选择性针对性刻意地去放大郑州的问题”,也不意味着可以“天天盯着郑州,不管好的坏的都解读成坏的”,也不意味着“不调查不调研发现郑州的新闻就凭固有印象去信口雌黄”!

《三联生活周刊》属于选择性左顾而言他,贩卖同情博流量王老师属于天天盯着郑州,不管好坏都是骂。

曹天聊斋属于不看事件内容,凭固有印象信口雌黄

这都是郑州太包容惹得,郑州不能沉默,是时候回击他们了。

他受过伤

离开河南、离开郑州,而攻击家乡的人,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因为在河南、在郑州工作生活创业失败过,或者受过什么不公平对待,离开后,就憋不住要发泄。

心情可以理解,但这种思想也有问题的。

失败过受伤过,有没有想过是不是自己的问题,如果是自己的问题,就该忍回去,不该发泄到城市头上;如果不是自己的问题,那就是企业的问题,那你骂企业,你在哪个企业过得不愉快,在哪个企业受过不公平待遇,天天骂那个企业就行了,和城市什么关系?

当然,这不是在为郑州开脱,在很多数据方面显示,郑州确实做得不够好,比如大家说的营商环境什么之类的,那就骂你所遇到的“营商环境不好的事”,你也可以打市长热线反应,都可以,就事论事。

结语

楼八的话

还记得2000年前后,郑州的“公交车让位风气”享誉全国,这说明河南人民、郑州人民是友好的,是善良的,是好样的,但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这2年郑州还是太低调,是时候正视城市形象问题了,也时候对那些“不友好的人”反击了。

最后补充一句,如果知识量不足,视野大局观受限,还是慎言,说实话,这篇文章,我们是真的不想写。

最后欢迎郑州黑子放马过来。

0 阅读:2

梦之看房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